又到了吃丝瓜的季节,岳父从老家带来了姥姥(老婆姥姥)自己种的丝瓜,晚上抄了一盘虾米丝瓜,这丝瓜真嫩,吃着真好吃。便顺嘴跟媳妇提了句,回头跟姥姥面前夸两句,她种的这个丝瓜实在不错,结果媳妇来了句,你要是跟她说这些,下次我爸爸再过来,姥姥能让他给你带一筐。我听了笑了,细琢磨,姥姥还真是这么个人。
丝瓜是长在藤上的,这个知识我最早习得,是因为我的亲姥姥家也是种丝瓜的,小时候时常能够在初秋时节吃到丝瓜,那时节老妈每次从娘家回来,都会带着几根丝瓜,之后就是做炒丝瓜,丝瓜汤,大致和我现在的做法也相差不多。有时候,我们在那个时节去姥姥家,姥姥也会让我们自己去摘丝瓜。她家种的品种,又细又长,产量也不小,因此一次能摘上好多根,回家也能吃上好多顿。当然,那时候,姥姥家不光种丝瓜,也种大枣,不过枣似乎并不香甜,印象不深了。反倒是丝瓜,大概是以为平时在菜市场也不常见到,因此一旦见到,总还是会想到姥姥。只因为她家曾经种过那么几年的丝瓜。因为她家种丝瓜,所以那些年也从来不在菜市场买丝瓜,也因此,当城市生活中,遇到村里来的自家种的蔬菜,就觉得格外喜欢。
我是这么想的,但是老婆却又有不同的看法。据她说,她小时候家里也种过丝瓜,那年月穷,到了下丝瓜的季节,也不上街买菜了,每天就是吃家里种的丝瓜,她说到这里,还会顺带讲一个更加生动的故事,那时候她家欠了别人家好多钱,要是家里买根火腿肠吃,都怕被别人看到说闲话。我自然没有经历过这样的时刻,她家这些年过得还不错,可是她看到丝瓜仍然会想到那些艰苦的岁月,也会觉得那些年吃了太多丝瓜,有点吃够了,不想再吃了,因此昨天的那盘炒丝瓜,我几乎全部吃光了,而她可能连一筷子也没有动。她这个对丝瓜的态度,有点像我对土豆的态度,小时候也是吃了太多土豆,有个段子似乎是姥姥常说的,住姥姥家,她问我最喜欢吃什么,我说吃炒土豆。好像是想以此来表达我并不挑食,什么都能吃。不过那时候,好像也不太能由我自主,炒土豆吃的最多,土豆丝土豆片,往往也只是放个大料瓣或者放根葱,就是一道菜了,你说能吃,肯定能吃,好吃吗,有营养吗,不一定了。后来我自己掌握了厨房,一年到头,最不爱做的菜便是炒土豆,我只是会把土豆放到炖菜里去炖。
同一种食物,我和老婆两个人有两个不同的故事,也得出了两个不同的态度。我们的性格处事方法,其实就是我们来时的路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