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阔天空的云

我们在自己的世界里独自狂欢

0%

晓松奇谈拾遗之一字之错 韩复榘

我在去年年中的时候,写了一个系列的《晓松奇谈拾遗》 ,后来将这个做了简单的推广,在豆瓣上发了篇影评,附上了博客的地址。在知乎上面回答了个相关的问题。最近看了看博客的文章阅读量的统计这个系列的几篇博客在搜索和阅读量上还是不错的。而与此同时,前两天又看这个节目《离骚1949上》,又发现了个问题,于是继续来更新。

简而言之,就是一个字之错,但是这个错真的不应该。

简单说下节目内容,高晓松提到冯玉祥手下的十三太保,然后开始列举他们的名字,这个时候高晓松亲口说出了韩复榘,这三个字,高晓松亲口说的是 han fu qu(就是字幕中标注的声 「渠」),而实际上这个字正确的读法应该是「举」。
字幕中也是用的渠字

关于韩复榘这个人的维基百科介绍感兴趣的请戳:韩复榘–维基百科
当然,你可能会有疑问,为什么我知道这个,而自称「自由知识分子」的高晓松却不知道呢?这里面自然有高的学有疏漏之处,但并不是能够说明我个人有多么的学识渊博,仅仅是因为:韩某人与笔者我是同乡

是的,就是因为韩与笔者是同乡这个原因,让我得到了一个高错误而我正确的point。

在这里不妨以一个同乡的角度来聊聊此人,当然由于时间距离较远,我也只能是道听途说的。

第一个是事实,我们村子旁边有一个村子,叫做「韩家地」,是因为当年韩复榘家里面是地主,而那个村子整个就是他们家的土地,故这个村子也一直就叫做「韩家地」。另外一个信息是说韩某人虽然在外是个军阀,做了不少的坏事,但是对待家乡,却是很照顾有加的,所以,也正因为这点原因,我对此人倒谈不上怀感。

说到了同乡的话题,不妨再扯远一点。其实说来中国几千年历史,每个县出几个名人本也算不得稀奇的,不过有些确实也比较好玩吧。比如,我有一个同学来自河南周口项城县,我是先知道他是来自那里的,后来有一次上毛概课,老师讲起来《袁氏当国》来,说起了袁世凯此人来自于周口项城,偏偏我那同学就来自那里,这一下,倒也是让我惊讶不小。一是因为此二人同乡,二则是因为我那位同学谈不上精明,怎么我也不会把他和袁公扯上关系,不过细想一番,其实也并没有什么关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