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为初稿,待补充。
————————-分界线————————————————–
#前边的话
本人自知学识浅薄,然读者见到此类题目往往会认为是自上而下传授解惑之文,其实不然。这次我所说所讲,皆是最近心中所想,心中所悟,只是分享,若是能使读者有所悟,自然是好,这话写在文前,也好续文。
#缘起
好了,前边说了一小段酸话,言归正传。大概是在去年的年末的时候,有一次在学校里面走,正碰上学校里面来了书商卖书,有个认识的哥们问书商是否有《自控力》这本书,书商说没有,之后那哥们便离开了。这件事我一直记得,因为是期末,复习的时间比较充裕(主要是我学的浅,看不下去这正经的考试的书),于是找电子书来读,想到了这件事,想到了这本书,于是下载了这本书。
其实读书不同于看电视,看网文,甚至看杂志的一个很大区别就是,一本独立的书研究的是一个很系统的知识体系,即使是科普类型的书籍也依然是这样。当然这本《自控力》也是这样,回想一下,这是我读过的一本比较靠谱的心理学书籍,之前读过一本《天才在左,疯子在右》将之归于心理学书籍太过牵强,此书更多的是讨论事件的表面,即what,而不是事情的缘由,即why。故而,当我拿起这本《自控力》的时候,觉得整个心理学的体系,真的很有趣,就是在今天,我还看到了有类似这样的讨论,「世界上有两门科学最有趣,物理学让我们认识这个自然的世界,心理学让我们认识人心」,看到这样的话,我虽然赞同物理学的重要性,但是在心里还是没有把「心理学」放到一个那样重要的地位。当然比起一年两年以前,我对心理学的认识,对他的态度,已经实在是好得多了。
我一直对文科学科并不重视,认为这样的学科只需要简单的看点文章,不需要严谨的思考就可以做到,学起来一定不会特别难。我唯一认为很难的就是逻辑思维学,从我很小的时候,我就认为逻辑思维是一个很重要的事情,在人们的决策中扮演着很重要的角色,毕竟那个时候,我是十分痴迷于《名侦探柯南》,《福尔摩斯探案集》之类的,对于那里面所提到的逻辑思维崇拜的很,
#原因一
我曾经想过一个结论,我说,每个人都是有心理疾病的,或轻或重,只是我们并不曾察觉罢了。当然,据说也曾经有某些大师们也有过类似的言论,在此不做讨论。在这里想说的是,在我过往的二十几年里,如果你深入地了解下身边的这些人,你就会发现他们或者内向,或者外向,都是有些心结的。总有一些藏在心里面的不为人知的苦楚,从某种意义上说,是可以把这些叫做心理问题的,而我们应该如何来应对这些心理问题,是个问题。
我记得以前看过一些文章或者影视作品,介绍了在西方有些国家,一些中产阶级会定期的看心理医生,一个印象最深的例子是《纸牌屋》第二季中的总统夫妇因为夫妻感情出现问题而接受了副总统妻子的建议去某个牧师那里看了心理医生,好像后来这一对夫妻的确和好如初了。心理医生就像是一个中间人,直达人心,不可谓不锋利。
然而,我们是否也需要一个心理医生呢,应该是需要的吧。但是鉴于中国的国情,似乎无论城市还是农村,无论富有还是贫穷,都对看心理医生这样的事情并不感冒,甚至有些人会很自然地认为去看心理医生一定心理有病,有损尊严。这个时候,我们需要的,可能是一本心理学方面的书籍,当然,这些书最好要适当严肃,当然如果你之前对心理学并不感冒,提不起兴趣倒是不妨像我一样,先看一本更像是短篇小说集的《天才在左,疯子在右》。
学习心理学,如果学得深刻些,能够让我们有自我调节的能力,我看过很多人,他们即使是六七十岁,但是你去细细地看他们的思想,真的很像小孩子那样。如果我们每个人都能够学点学点心理学,那么我们就能够更了解自己。
#原因二
就像是我之前说过的,我对逻辑思维是很感兴趣的,怎么样让自己的思维更加严密,怎么样在思维的过程中能够始终在正确的轨道上(尽管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条条大路通罗马,但是能够快速地找到一条通向罗马的路本身就已经很不容易了),如果说思维是外在的,那么心理学所研究的很多问题,更加具有唯物主义色彩,比如说,心理学上常常提到的「多巴胺」这种物质可以促使人们兴奋,我曾经一直以为人的心理不过就是人们想一想就产生的一个「幻象」,但是后来才发现,其实并不是那样,人终究还是一个物理的实在,人的思维的产生,人的思想的产生,人心理的产生,从实际上来说,还是物质作用的结果。这些就让我对此有了一些新的认识,当一个非生物学相关专业的人在高中时代学的那些生物学知识,实际上需要经过足够地推理,才能够让人们意识到,物质在人们的心理活动中是占了多大的重要性。一个简单的例子是,我们的各种欲望的产生,比如最常见的性欲好了,我们在高中生物课上其实就已然学到过这是由于性激素的作用而使你有了这样的意识,但是,事实上,我们扪心自问,究竟有多少人,能够有这种意识我们的那些思想意识其实是由物质影响的,即使我们都知道唯物主义,我们甚至都相信唯物主义。所以,学习心理学,能够让我们对思想有新的认识。思想其实是和物质紧密相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