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阔天空的云

我们在自己的世界里独自狂欢

0%

先知先觉和后知后觉

我应该是直到大一的时候,学校里面开设C语言课程才正式接触编程的 。印象之中,高中的时候,也曾经被数学老师启蒙,有点对编程感兴趣,当时有些题目还仿照着编程的设计出,那时候这种题又往往是算作创新题的,倒也不难,因此还曾经以为所谓的编程不过如此。后来上了大学接触地多了,知道这虚拟的网络世界都是由代码构成,便再也不敢小瞧编程了。

我经常会逛逛酷安网,这是一个app分发网站,类似于国内的应用宝或者国外的google play,我经常能够看到在某个app下面有一条被顶的很高的评论,大概是我今年六月份要高考了,这个app等我高考结束之后再更新吧,各位有什么好的建议意见请留下来吧。于是就总是能够看到紧跟着这条评论下面的是众多网友们的祝福和鼓励。

那样的事情三四起之多,以至于我也见怪不怪了。我想起来我知道的第一个少年app开发者,那个twitter第三方客户端twidere的作者宅里奥,我知道他的时候应该是三年前了,他那个时候应该是刚刚结束高考,我那个时候快上大二,从一篇长篇的报道中得知了这个在我看来颇有几分传奇色彩的人物。我心想我还比人家大一届呢,怎么差距就这么大呢?

三年前,我还一半羡慕一半嫉妒。三年之后,当我看到这数不清的初高中的编程少年们,他们凭借着code为外人所知,扣响了通向广阔世界的第一扇门,我真的已经见怪不怪了。

曾经跟朋友聊天聊起过ios 开发找工作,说到ios在2008年左右才开始接受第三方开发者,所以在2011年的时候能有三年ios开发经验是一件非常牛x的事情了。而如果你在2011年说你有5年ios开发经验的话,那基本上是找抽呢!一个平台发展的时间越来越长,不光是用户年龄越来越小,开发者的年龄也是可以越来越小的。前几天看过一个TED视频,演讲者是一个12岁的ios开发者,讲述他开发ios app的故事。现在网络上的资源如此之多,无论是ios,android还是前端后端的学习,与正规的学校教育的关联或许只有小学初中的一些数学知识罢了,最多再加上小学的语文帮助阅读理解,初中的英语帮助看懂基本的英文(毕竟好的代码应该是能够表意的)。如果说二十年以前,Aaron Swartz 这样的少年天才还比较罕见的话, 那么现如今,我们真的可以司空见惯了。

我很想把那些从小就方向明确的人叫做先知先觉者。如果不出意外的话,他们都会成为生活的成功者,这并不奇怪,他们的先知先觉正是因为他们站得高看的远。相比之下,也有很多人是一直处于迷茫之中,而事实上,相信大部分人都是如此:在中国传统的应试教育之下苦熬了十几年,将很多天性扼杀掉,终于来到了大学,又从打LOL开始培养天性。

然而,我也很想把那些终于还是能够幡然醒悟的人称作后知后觉者。他们至少比那些从来不懂得如何生活不懂得独立思考的,姑且称之为不知不觉者要强很多。

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个世界上,更多的人是后知后觉者,甚至后知后觉者取得的成就可能会超过先知先觉者。这里我当然可以举出大名鼎鼎的阿里巴巴创始人马云作为例证,他的事业并非一帆风顺,也曾经换过几次工作,可是就是他这个在人生之路上的后知后觉者,却成为了中国电子商务的先知先觉者。可也叹之。类似的例子当然还有很多,对我而言,我觉得后知后觉者们的成功更能够演绎成为一个励志故事。

许多年以前,当我还只是小学五六年级的时候,我总是很焦虑地盘算,我初中毕业时多少岁,我高中毕业时多少岁,我大学毕业多少岁,一遍一遍地数,觉得如果人生只有60年的话,那么生命的三分之一将献给学校了,但是后来我终于来到大学乃至终于即将大学毕业,我也逐渐地豁然开朗:

学习是一辈子的事情,生活也是一辈子的事情,有些人或许赢在了起跑线上,他们先知先觉,他们从一开始就比你视野广阔,但是这并不妨碍有一天后知后觉,从此开启跑分模式

写在最后:这当然并不是什么鸡汤,某种意义上说,如今的我,也不过是个Loser。但如我前面所说,我仍然乐观地相信,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只有我们认准了一个方向,前进,便已经是觉醒了,应该也还不晚!。怕只怕我们不知不觉:*大梦一场七十年,青山依旧白了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