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阔天空的云

我们在自己的世界里独自狂欢

0%

十年2005--2015(四)


前三部分,请翻我前文。
#2013

《东北人不是单纯,而是很high》
(2013-05-18 14:32:44)
大学物理课算是本学期的最后一节课,本来心情很平静,可是偏偏有人打乱了我的预想,当然这自然也不能怪被人。快上课的时候,某君与某君讨论起电影来,某君A硬要让我给他推荐几部好看的电影,然后我说我其实也没有看过几部电影,他把本子递了过来,但是我接了,但是却没有往上面写一个字,而是把它当作扇子折了折扇了扇。然后他也只好把那张纸又拿回去了。于是上课了,我就开始考虑究竟我看过啥好看的电影呢,只是很多的确是经典的,经典到几乎所有的学生之类都应该可以看过。某君说想看<阿甘正传>然后是我的玩笑”这部电影据说是很多高考状元必看的电影之一”然后某君B开始反驳我’这么说你看过没有看过呢’我说我看过啊.他便回答”那你怎么到这里了呢’’我只说了一句话”这是必要条件,而不是充分条件”,是的,那家伙哑口无言了.是的,多少的事情,,,总是要有逻辑的.于是上课的时候,脑子里面就开始胡思乱想起来,,先是想什么有关电影的问题,然后又开始想某些逻辑思想的问题,再然后又开始天马行空的想起高中时的某些比较二的事情来,总之对我而言呢,那两节课,不过是在走神中度过的.

后来很多事.很多事,很多小事,总感觉他们应该被我记下来,;也许以后就可以成为让人十分怀念的某些东西,也许有时候他们就会成为不幸或者幸运发生的预言,而那样的预言,恐怕有时候也只能发生一次,所以我们要记录下来。

譬如那一天,班里面放了一场电影,名字叫做《下一个奇迹》我们一边看一边猜测着里面即将发生的情节,猜测着这些人物之间的错综复杂的关系,放这个电影的初衷是为了励志,结果似乎是达到了目的,至少我们娱乐了一番。我们同学之间的感情貌似又有了一定的提高,从这个角度上说,这次还是很不错的。电影,不必细说,电影背后的故事,确实是很有趣的。在昏暗的电影光亮下,我们几个一边看电影,一边吐槽的故事,多少年后我是否还会记得呢?
看电影之情,来的稍微早了一点,生活委员东北哥们开始了他的“胡吹”,但是我依然能够听出这其中很多的别样味道,比如他说东北人不是单纯,而是很hign。我认为high这个词有的实在是好,长久以来,至少是半年多以来,其实我对于他都是有点偏见的,这种偏见其实仅仅是来自于军训时候的他所谓的hign,可是今天当他亲口说出这个东北人的特点时,我倒是觉得我自己特别的狭隘,狭隘。我不得不说,我的误解,的确,我从一件事情上面给他在我心里面判了一个刑,然后无论人家用怎么样的努力,我都不能给他改判,这对于他而言显然是不公平的,不是吗”

他告诉我们,他希望考研,他希望考回到吉林,他希望回家去上硕士,这再次应征了他自己的那句话,东北人不是单纯,而是high。他的确很high,他的确不单纯,他有自己独立的思考,独立的思考着自己应该过一个怎样的生活,大学应该怎样度过,应该怎样过。我看到过,尽管他仍然时不时的拿出手机来玩,但是我仍然看到了在他的手机的主屏幕上面写了那样的一段话“大学应该怎样度过呢?你不能再荒废你的人生了,你有你的目标,我相信你可以的”从这个角度上看,我完败给了他。

这件事告诉我说“东北人不是单纯,而是骨子里透出来的很hign。

短评:其实大学对于我的意义更像是思想解放,开始更多地接受新鲜的事物和思想,开始不再拘泥于课本,开始读更多自己喜欢读的书,开始看更多自己喜欢的电影,电视剧,开始做更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开始找寻自己真正的兴趣点。说回到这里来,这个文字当时我自己写的时候很有感触,一直到现在我眼前还能浮现出当时的情景来,这件事情其实教育了我很多。写这篇文字的时候,我们才只是大一的孩子,而如今,即将奔赴大四。

#2014

《考研or not》
也许是真的“时日不多”了,最近经常被问到这个问题,总有个四五次,而在他们问之前实际上我自己也是已经考虑过了的。考虑的结果是我自己肯定不适合继续考“自动化”方面的研,但是是否会考其他专业的就很难说了,那谁曾经告诉我,考其他专业的会更难,然后我回复他,可是本专业我是真的不喜欢啊。感觉过程是大一还好,是专业基础课,到了现在这个时候基本上已经明白了怎么回事,尤其是听到了那一番“屠龙术”的解释之后更是觉得自己不适合这样一个专业,我是那样一个享受着能够立刻看到别人的对我工作满意笑容的人,如果是工厂的话,我能够天天面对的不过就是那些工人和老板,用户在哪里?就算考了研,又能怎么样,我还是混日子喽。现在的自己越来越喜欢“IT”,可是自己也知道自己这半斤八两,对我而言,如果能够找到一个契机,让我跳出去那真的是再好不过了,可是命运啊,总是这样。

当然,机会是自己争取的,永远也不要怨天尤人,考研之于现在的我重要吗?我问我自己,结论其实是如果考研,考本专业那一定不是我想要的,如果不考,如果正常地走下去,没准有一天真得去了水泥厂,这也不是我想要的。好像现在进入了一个死胡同,然后就开始想怎么能够独立于这二者之外呢?于是想到了文字,希望在未来的两年里能够出名一点,人一旦出了名,什么事就都好说了。于是也带着这样的功利的心理写过很多东西,当然也是自己爱写,愿意写。可是实际上,你会发现想要在网上出名比考研还难!我总是有几分投机取巧的心理的,这在什么事上都要不得,人终归还是要脚踏实地的。
所以,既然说到了脚踏实地,就还是要回到考研上,过去的一年多里,我坚定的不去考研,结果前不久,Hz说他也考研了,而他曾经也是个坚定的不考研者,而还有一个现象是好像在我眼中稍微积极点上进点的同学也都选择了考研,这对我也是一个动摇,不过前面我说过,如果考,我希望跨考,只是还有一个问题,岁月不饶人!如果真的成功了,时间,生活等等!很多时候你并不愿意承认你的学校是个垃圾学校,即使你穿了一件bazinga的tshirt也不会有人明白其中的含义,告诉你我也喜欢大爆炸,即使身边很多人并不能够区分汪峰和地下摇滚,但是仍然能够看到很多让我欣赏,刮目相看的人,比如最早在学校贴吧上宣传他们网站的那哥们,他是我校计算机系的,比如微博上那几个爱摇滚的哥们,比如微博上那几个有才的姑娘他们都在用实际行动告诉我,即使这个学校并不出众,但依然有人才,这又让我想到室友,他也算个人才了。

这几天在图书馆,看到那么多爱学习的同学,觉得学习的氛围真的有了。在图书馆外面,看见那些穿着学士服或者民国风服装的大四毕业生们正在照相,有时甚至会觉得他们很做作,摆了那么多造型,如千手观音,四人成love图案,于我而言,总觉得他们是在为了留住青春而青春,是在为了拍照而拍照,可是我也并不能说我到了那个时候是否会也如他们一般的做作,可能到了那个时候我会更愿意用庄重这个词形容而不是做作吧!
可是谁又知道呢?也许两年后,我还是会如今天这般设想。拿着自己的相机把学校里的风景照遍,唯独将人儿略去,就像是在我多次的游玩里,人从来都不是重点。然而既然说到了那些人的毕业,总觉得离我很近很近,昨晚去跑步,看到操场上有一群人围在一起在唱歌,突然想到了我的一个美好愿望,同样是晚上,同样是操场,我弹着吉他,一群人围在我的周围听着我的曲子!这个场景曾经在电影电视剧里面看过,对我只是理想了。

重新回到考研与否的问题上来,我觉得这两年我收获很多,但更多的是软的知识,也就是包括思想的,人文的,It数码怎么玩的。而这些软的东西并没有转化为生产力,所以困境就出来了。今天的我,真的好想如果继续这样不拐弯地走下去最终结果是水泥厂,不过如前所说,那是我不希望的。一个在内心深处总觉得自己是个文人,也是个农民的人,是很难接受这些的。

不过时间似乎也还有,还能做一些改变,只是问题是怎样的改变。
说到这里,我很清楚,曾经给自己的设想,毕业之后去大城市闯荡,不过也会问自己,我真的可以吗?于是也这样回答,人只有逼急了,好多事才做的出来。

短评:坦白讲,考研是我这几年大学生活里一直在思考的一个话题,所以你会看到本文和上一篇都提到了考研,当然,我的大学并非仅是如此,事实上,写长文的时候对我自己而言,无外乎这样几种情况,一则是自己觉得自己学到了某个本事或者有某些体会,可以分享出来,二则觉得自己发生了某个比较大的变化,可以记录之。三就是自己的迷茫与彷徨,希望梳理清楚。而这个十年的专题,我自己当然不会将目的一写出来,为了突出主要矛盾,故将此文拿出来,作为2014年的记录。事实是,大学生活是丰富多彩的,2014年更是如此,我开始在自己的独立博客写博客,开始学习更多关于计算机方面的东西,开始更加明白自己想要什么,不想要什么。

#2015

《寻找下一个平凡人的故事》
以前我很反感看意林读者之类杂志里面那些不知真假的故事,不过最近,读了很多人写的他们自己的故事,其实事情都不大,无非是爱情亲情友情这些曾经认为很「鸡毛蒜皮」的事情,但是却总能有吸引我的地方,各种人生各种经历,也是各种颜色各种精彩,是看微博朋友圈之类短消息所不能得到的。

看别人的故事经常能有一种ta和我并不在一个世界的感慨,觉得ta的那个世界和我的世界是平行的,ta的故事从来也不会出现在我的人生轨迹里。当然,这这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在我过往的岁月里,其实也不过只有几段经历,上学前,小学,初中,高中,大学,从一个地方到另外一个地方,一个地方比一个地方更大,视野更宽广,见识的人更广泛,但是尽管如此,实际上,最近读到的那些故事,他们所涉及的,都是关乎于生命中下一个或者两个阶段的事情,是人生22岁以后的事情,这些故事包含了亲情,友情,爱情,也许我也会在我的下一个阶段,得到相似的同他们那样的故事,关于职场,关于奋斗,关于亲情友情,爱情。事实上,即使是曾经过往的那些岁月,即使我们都曾经从小学上到大学,但是经历仍然千差万别,让你觉得别人的故事精彩,而你的故事平凡,尽管也许你们都是平凡人,但是实际上,也许,只是他比你会讲故事而已,你的故事同样精彩。是的,我的故事同样也很精彩,但这并不妨碍我去听别人的下一个故事。

当然,这也是最近的体会,在过去的很长的时间里,我因为距离就业还很遥远,所以即使看了别人很多的故事,也都只是单纯地将他们看成是一个个的故事。而现在,我开始重视那些人的故事,那些人的那些经历了。我开始试着在想,如果换作是我,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会怎么样选择,会怎样做。我开始关注这下故事,在意这些故事的内容,因为下一次我很可能就会遇到类似的事情,这就好像最小的时候模仿家长的习惯来学习生活一样,现在我也在模仿着借鉴别人的生活,事实上,我们似乎也无时无刻不在模仿,不在学习着别人的经验,所以故事总是能有好处的,只是看我们能读懂多少。

实际上,这又牵扯到一个关注点的问题,在大学以前,我的关注点是那些虚无缥缈的东西,先是喜欢中国的历史文化,后来关注过中国的政治娱乐圈这些新闻,再后来喜欢过几年体育,nba之类,这些都是有理由的,其实这些都和未来的职业发展没有太大关系,如果有,就是在高考填报志愿的时候,我确实有冲动要报一个体育方面的播音主持,梦想成为下一个于嘉,不过最后还是没有这样做。可以说,我的关注点,似乎从来没有太多是在现在社会的人和他们的故事上面,他们不关我的事,我也懒得思考,我看那些天朝家庭伦理电视剧就烦,讨厌那些关于人的斗争方面的东西,不过当我离就业越来越近的时候,我确实开始更加关注社会的变化,社会上人们的变化,哪一种人,哪一种生活我更加喜欢,我确实开始喜欢听故事,看故事了,尤其是普通人的奋斗故事。

当然我之前也在微博上谈到过类似的话题,我说:

其实我越来越发现,真正能够激励你的往往并不是那些演说家,什么俞敏洪,乔布斯等等,而往往就是身边的这些人,在一个不那么好的环境下每天逗逼地生活着的人,而这样的人,身边真的有。

我这两年来对于「励志」有一个变化,以前我以为像马云啊乔布斯啊俞敏洪啊这些人很励志,会专门找出他们的演讲拿出来看。但是现在我觉得他们高不可攀,「励志」不是你羡慕他,而是你学习他之后也许你也可以成为他。于是我现在觉得那些不大不小的人物反倒更励志了。简单来说,我现在更愿意听到那些人讲述他们通过自己的奋斗过上老婆孩子热炕头的,而不是某个大佬怎么成为世界首富,亚洲首富,中国首富的。
看别人的故事是为了学习他们,取长补短,现在我更愿意看普通人的生活了,原因就像上面所说的那样。

那么下面的问题是要不要看诸如刘同,张嘉嘉,卢思浩,这些人的文章呢?我的看法是,如果你是女生,可以看,可以大大方方的看,如果你是男生,尽量少看,为什么这么说呢,首先他们的这些文字有不少人指出是所谓的心灵鸡汤,但甭管是鸡汤还是鸡蛋,只要有用就是好的。如果说女生是柔,看也就看了,多看也最多是增加些多愁善感的情绪,当然前提是看进去了。而男生则不然,看多了鸡汤文实在无益,倒不如干点正事呢!当然,情绪低落,和女朋友分手,职场失意的时候,看就看了,看过之后鸡汤喝完,继续前进,前进,前进。

那么下一个问题又来了,应该看谁好呢?那还总说,在下啊!要故事给你故事,要知识给你知识,要八卦给你八卦,闲话少说,速速关注。。哈哈。

短评:毕竟2015年仅仅过去了一个月的时间,但是好像是为了凑出这个十年的「记录」,于是又将前不久的此文拿出来。这篇文字的思想是我最近的想法,事实上,如今你看过了我选的这十年来所有的文字,你会发现,我其实是在经历着一个越来越现实,越来越成熟的

#结语
真正写的时候发现,其实打字并不难,只是要翻看过往的那些东西,如何取舍犯了难,很多具有代表性的文字,却必须做取舍。再加上我自己本来就有拖延症,所以,历时这么长时间才完成。前面的从05年到09年那几年的原文和短评大概一万字是我用手一个字一个字打进去的,其实这样的过程,就好像是又重新写了一遍,在打字的过程中又体会了一次当时的情感,也让我重新回忆了一遍所谓少年时代。至于09年以后的文字,因为都是在我的电脑上就有的,所以只需要粗略的翻看,觉得合适这个主题的文字就copy过来,实在简单,但是这个过程,好像也让我减少了几分所谓「情怀」在里面,成了只是简单的摘录了,短评的文字变得越来越短。不过,事实上,短评的文字越来越短也是因为原文的思想越来越成熟,原文需要额外补充的东西确实越来越少了。沿着原文自然可以使我自己乃至不了解我自己的读者有了解。

十年,弹指。
下一个十年,我会怎么度过呢?

罗大佑有一个著名的《恋曲》系列
他恋了30年
我希望
十年后
我自己
让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