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阔天空的云

我们在自己的世界里独自狂欢

0%

十年前后的颐和园

2006年的夏天,我小学毕业。

那年的年底,我从音像店买了一盘盗版DVD碟片,这张碟里,有10部当年上映的电影,其中有冯小刚的<投名状»,有后来成为禁片的《苹果》,《色戒》,当然,也有那么《颐和园》。

投名状当时早有耳闻,便先将它看了。后来又挑着看了其中另外几部,当选择键指向那部《颐和园》时,我点击了遥控器上的确认键。

我完全出于好奇,在此之前,我全然不知道这部电影的任何背景资料。

然而,打开这部影片没几分钟,就发现有男女做爱的场景,那个时候,我还只是一个刚上初中的小同学,还没有接触过香港三级片,岛国动作片,「敏感度」还很低,看了有这样的场景,便以为会是一部走情色擦边球的电影。但那做爱的场景时间很短,梳着马尾辫的女主就穿好衣服,准备去往清北大学了 。

我料想应该还会有类似的场景,于是慌忙地按着遥控器上的快进按钮,在合适的时间位置停下来,细细品味。

也于是,原本两个多小时的电影,被我快进着看了只有十分钟,但却饶有兴味。

只是那兴味,是来自荷尔蒙。

我记得那个晚上,我看这部电影的晚上。

又过了两天,我想要看看这部我认为打着情色擦边球的电影究竟是怎样的情节,然而打开影片,不再快进,却觉得异常无聊。

我看不懂这电影!于是干脆关掉了DVD,这片子也只看了十几分钟而已。

2016年的夏天,我大学毕业

在逛知乎的时候,看到一个问题,大意是哪些电影的配乐堪称神作,排名比较靠前的是这部影片中女主角郝蕾唱的《氧气》。

于是,我又想起了我在卧室里一个人播放DVD碟片,看《颐和园》的那个晚上。

于是,我想再完整地看一遍这部电影。

这部影片是禁片,索性我有Youtube,我找到视频,看了起来。

我开始感受它,在看这部影片之前,略微看了几条评论,赞赏它的说这是中国最好的文艺片,贬低它的说它无病呻吟。

故事的情节并不复杂,我仍然还是会注意到女主角郝蕾分别与几个男子的裸戏,但是已经不为所动了。

余红不停地记笔记,不停地发泄着欲望,又不停地在迷失中寻找下一个希望。

我可能理解不了余红,不明白她为什么那么纵情甚至矫情,为什么要放弃学业,为什么要打胎,为什么会发生那一切。

但我也总觉得,那样的人生,也不失为精彩。

余红本可以顺利地在清北大学完成学业,找一份体面的工作,嫁一个好人,或者亦如那个年代的许多人一样,出国留学,定居在外,从此人生再无风浪。

但,余红显然没有那样做。

如果人生是一场电脑游戏,她给自己的是hard模式。

hard 模式本身也意味着经历更多的酸甜苦辣。

这多少让我想到了日本影片《被人嫌弃的松子》,这影片中同样有一个「欲望强烈」的女主角,她同样放荡不羁,同样人生并不如意。她也开启了人生的hard模式,而且注定是个loser。

我愿意相信,余红代表了那样一个年代的青年,愿意给自己的人生更多的变数,更加理想主义,更加浮躁,更加彷徨不安。

而当代的青年,只有在约炮这一点上与余红们最像了。

我还是不想写政治,尽管这的确是部映射政治的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