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阔天空的云

我们在自己的世界里独自狂欢

0%

这同时也是我在知乎上的一个答案 为什么近年来国产的都市爱情电影倾向于高端、小资、西式的生活形态设定?

就在刚刚,我在看徐静蕾导演的《有一个地方只有我们知道》,坦白讲,在看这部电影之前我个人是怀着很强烈的好奇心的。一方面在此之前我看过徐的《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以及《亲密敌人》《将爱情进行到底》《我爱你》等片子,我对这些片子印象都不错,另一方面关注了徐的ins,看到她在拍摄这部电影的片场也很唯美,总觉得这部电影不会太差。然而,我好像错了。

这部电影给我的直观感觉就是太假。

1 男主角设定为一个文艺高富帅男神,竟然还有一个可爱女儿,猜想是想吸引那部分喜欢看《爸爸去哪儿》的观众

2 一群京片子在一个遥远的捷克城市布拉格的爱情故事

3女主角的遭遇,男主角的遭遇,女主角奶奶的遭遇

4 就像题主所说,经常出现的豪车,苹果手机,电脑。

所以说,当我看到这个问题的时候,我觉得《有一个地方只有我们知道》完美的符合了题主问题中解释的「人手一台苹果电脑/手机;整天有各种西式舞会、party(大家都穿的很正式,讲究);主人公的家都是好几百平方,装修得像样板间一样豪华而没有生活气息……」。

我比较赞同排名第一的答案,说到了迎合二三线城市观众的需求的重要原因。不过我并不想对此多谈,我想到的是,对比。

《有一个》电影让我想到了韩国电影《假如爱有天意》,同样是在一个电影中叙述两个不同年代的爱情故事。所不同的是,前者让我产生强烈的抗拒心理,后者我则很能接受,并且为之感动。甚至于看《有一个》的时候想到了前不久看过的《五十度灰》,没错,我觉得男主角太像《五十度灰》里的灰了,都是所谓的高富帅类型,然而即便如此,我仍然能够接受《五十度灰》而仍然反感《有一个》。

我只能这样解释:

我们在看电影的时候,习惯性地拿电影中的情节来与自己的生活做比照,看国产电影更是如此,看国产爱情电影更是如此,看国产爱情时装电影更是如此,所以当我看《有一个》时,有种强烈的抗绝心理,认为他不真实,因为它与我的生活差距甚大。而我在看外国电影的时候,即使外国电影有同样雷人的人物设定,剧情安排,因为我对于外国并不了解,不知道他们的生活究竟是什么样子,我会习惯性地放弃对比,而是假定他们的生活确实如此,理应如此。

当然我上面说的对比,并不是钻牛角尖似地对比。如果是钻牛角尖式的对比,那么国产电影就没有好电影了,事实肯定不是这样。就像我前面提到的,徐曾经的《我爱你》,《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在我看来就都是很不错的电影,我也试着对比,试着感同身受,并且带入到剧情之中,我都能耐心地看完,但是这个《有一个》我做不到,我看了一个小时之后快进着把后面的情节过完了。

所以,我现在看的更多的是外国电影,因为不了解,所以即便事实上多么雷人,多么假的情节,可能也都能使我接受。

回到问题本身来,为什么要这样设定呢?大概就像是排名第一的答案所说的那样,不过我不想扯什么几线城市,我想说的是人们喜欢看到灯红酒绿,人们喜欢看到现实中的童话生活吧,这在爱情电影里面尤其如此。只是,我恰恰不在这些人之中。原因嘛,看到有的知友的答案可作为原因,他说电影可以让人忘掉现实。我的看法是,这样的电影反而更加强烈地让我将之与我的生活对比。

鉴于以上的分析,我发现我近期应该都不会再看国产爱情电影了,老电影除外。

————————————–分割线—————————————
如果您喜欢本文,可以点下面的喜欢按钮,也可以关注本人简书
或简书专题:我们在自己的世界里独自狂欢

也可以阅读我的独立博客,了解更多内容。

图片来自Amazon

知乎上有对于Kindle 有哪些鲜为人知的使用技巧? 这个问题的热烈讨论,我并不想赘述,只是想在此基础之上,做一个简单的补充。

#位置信息
对于那些自己上传的书籍(也就是非正版),位置信息是个很纠结的问题。开始我很天真地以为位置信息==页数,然后我就发现,我那几本书都有几千页,这显然不靠谱。后来才发现,位置信息的玄机。

我参考了以下两个链接中的资料:
What does one Kindle location unit represent?
(kindle看书进度中的“位置”是个什么概念?

基本上得出了这样的观点:
每128byte为一个location(位置),由于每个汉字占用两个字符,所以实际上,每个location(位置)应该有64个汉字,当然在实际中,应当有标点符号的存在。中文标点占用两个字符的空间,英文标点占用一个字符的空间。所以实际上还需要考虑标点符号。

#记笔记和导出笔记

在实际使用kindle过程中,我发现笔记的记录和导出是个问题。同样经过搜索引擎的搜索,找到了两个支持导出笔记的网站(实际上还看到一个软件,不过我个人习惯使用web app,所以并不推荐)

一个是国内的 http://kindleand.me/myclips/
一个是国外的https://www.clippings.io/Explorer/

经过对比我发现,国内的那个网站功能较为单一,而且只支持导出为txt格式文件。而国外的那个网站,将笔记导入到该网站后,不仅仅支持在线编辑,添加小标签等功能,还能够支持导出evernote(国内为印象笔记)以及重新将笔记推送回kindle(前提自然是已经整理好了,我们知道在kindle里的笔记是放到一个txt文件中,按照标注时间来排列的,所以很杂乱)。将该网站与evernote(或印象笔记)或amazon账号关联之后,就可以实现导出,十分方便。然而需要注意的是,国外那个网站并不支持中文界面,所以对于英语能力偏弱的童鞋可能会一头雾水,不知所措。(看到了吧,英语挺重要的啊)

#rss订阅

大概用过kindle 的人都知道狗耳朵这个网站,不过经过我的使用,我发现,他的体验也并不很好,除非你购买了它的vip。

当然国外还有一个kindle4rss ,我更喜欢这一个。值得一提的是,这个网站还有中文界面,估计是看到了庞大的中国用户群,它也有vip服务,不过免费版基本能够满足需要了。

#竖版繁体书

前几天在刷社交网络的时候,看到timeline上面有人在晒她看的红楼梦,竟然是竖版的,顿时有一种古色古香之感。的确,如果一些古籍能够制成竖版繁体书一定会更有味道的,后来在网上搜了搜相关的资料,发现这方面资料也并不少,在此提个醒,给感兴趣的童鞋。

随手找了两本竖版繁体书
dropbox下载

#找书

请尽量支持正版,请尽量支持正版,请尽量支持正版

据说重要的话,要连说三遍。

kindle我买之前就发现一个现象,最近打击盗版比较严重。kindleren,kindle114这些网站都不同程度的受到了影响,kindleren的影响最为严重,基本上已经死了。而我在手机看电子书的时候,常去的读远 也已经不能下载了。还好,我自认为搜索能力很强,所以在过去的很多天,只借助搜索引擎也能满足我的需求了。

事实上,我的百度云盘里是有大量从别人那里转存过来的电子书资源的,然而我自己并不觉得有必要将他们全部下载下来,也不觉得我有必要总是翻阅这个库来找书。我对书的看法是,如果我想看哪一本了,我再找哪一本。这个时候,我自己认为直接上网搜索会更快一点。

索性,目前读远 又重新提供了下载功能,而且更加强大了。所以一般来说,用这个网站找书足矣。

#kindle相关新闻及技术网站推荐
kindle 伴侣: http://kindlefere.com/
这个网站,我看了下,更新比较频繁,内容也相对比较全面。

关于KPW的简单评价,请移步:http://hktkdy.com/2015/03/19/201503/031903/
#非6寸pdf转为6寸pdf

http://zhidao.baidu.com/link?url=KmKQAf4PbXyW86fvXktLhDUfDV1y2cOj0GoODKMfAer52I2MjbU8-QL2JFuE83OtPstClMxUjdoJ_2n585zcsa

————————————–分割线———————————————————
如果您喜欢本文,可以点下面的喜欢按钮,也可以关注本人简书
或简书专题:我们在自己的世界里独自狂欢

也可以阅读我的独立博客,了解更多内容。

图片来自Amazon
好吧,没有见过这么直接的题目了。

#心理历程
大概过年在家的时候就起了买这样一个东西的强烈念头,之所以说是强烈,是因为事实上之前就有想买一个kindle 的念头,只不过只是单纯的想想而已,很早以前就在坊间听说过一句为众人津津乐道的名言,所谓「单反穷三代,kindle富一生」。而与此同时,我也确实在网络上看过很多人在炫自己的kindle,在彰显所谓的逼格。逼格这东西,无所谓有,无所谓无,有的人多了,也就没有了。好吧,扯远了,开个玩笑。事实上是,在寒假的时间,因为我已经不再准备考研了,(是的,关于这个我思考了很久的问题,也许可能以后还会单独写篇博客扯一扯,不过现在我并不想谈),所以有大量的时间,与此同时,我也越来越觉得自己的这「半瓶子水」实在是不满,读书自然是很有必要的了。我也发现,网上有关于是否需要买一个kindle的讨论,一般的结论是kindle适合那些读书爱好者,还好我有豆瓣,在过去的两年里,我读过的每一本课外书在「豆瓣读书」上都有标记,根据统计,我13年读了16本书 ,到了14年已经增长到了60本,这其中迅速的增长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我渐渐地习惯了电子书阅读,以前我个人是不习惯于电子书的。所以如果一年读60本书,那么花几百元买一台kindle用上哪怕一两年也是值得。

所以,经过了以上的「心路历程」,最终在本学期开学决定有必要买一台kindle了。

#购买过程

整个过程其实比较有趣,因为我最初的想法是要买的话就买最先进的,即使是二手的也没有关系,毕竟我是个穷学生,哈哈 所以当我看到有贴吧吧友有意出让自己已经落了灰的kpw2的时候,我联系了他,不过当时我身在家中,并没有急于购入。而当我开学之后再度联系他时,他说他的kpw2又用上了,我自然也没有怪他。

后来我想到了海淘日版的kpw2,根据汇率计算得出了日版kindle paperwhite的价格大概在530元人民币,价格很具有诱惑力,然而如果加上运费的话,就超过600元了,在我的心中,600是最高限位此处再次哭穷,而且还极有可能在经过海关的时候被税,那么价格就会在700元左右了,这样和淘宝上某些卖家的出价相比并没有太大优势,而且时间耗费太多,我不想耽误。

而与此同时,在某海淘推荐网站上看到有美版的官翻kpw1,只要56刀,于是点进链接里犹豫半天以后下了单,没过二十分钟发现原来这个是官翻kindle, 没有paperwhite的字眼, 赶紧取消了订单 这要是买了就亏了,不仅没价格优势,还是翻新的。
取消的订单

之所以当时心动于官翻的kpw1,是因为价格上比较有优势,而根据网上可查的资料官翻机与新机基本没有什么区别。不过实际上我上面那个差点买成的只是最新的kindle6而不是kpw1,所以是虚惊一场了。不过经过上面的折腾之后,确定了方向,突然想到以前看过的很多评测文章都写过kpw2对kpw1并没有明显的提升,这让我动了购买二手kpw1的心。

于是在闲鱼,也就是淘宝二手客户端上泡了两天,挑选到了最后我拿到手的这一台。细节不便多讲,否则便成了软文了。只提两点,一点是起初我看中某个卖家的货,问他「xxx元包邮?」,我并没有讲「xxx元我会买」,结果他没过多久回复说「可以」,并且没过多久又补充说,「如果要的话立刻拍下我改价」,这倒是让我不平衡了,到觉得好像会吃亏似的,于是又在我刚才的要价基础上降价50元,问他「如果xxx元的话,我立刻拍」,这下,对方没有再说话,甚至把我的留言也全部删除了。好像我是个无信用的人,之前给价xxx,见人家爽快,立刻再次降价,其实我当时有意在文字上没给他把柄,只是说的「xxx元包邮?」,当然,文字游戏而已。

第二个细节是,后来在另外一个卖家那里买到的,顺丰包邮,价格不再提了。送了两个皮套,后来东西到货之后看卖家联系地址原来是北京某科技公司的,我并不知道这个公司,后来上网查了查,竟然也在纳斯达克上市了,机器寄出的地址就是该公司网上提供的所在地址,如此一来我倒是对这个人很信任了。

整个的流程基本上是这样的:
3月7日:计划买官翻,发现信息错误取消订单。
3月9日:下单
3月10日:由于卖家人在天津,后回到北京才发货,耽误一天,这天发货。
3月12日:到货,确认收货。

于是事实上到目前为止也仅仅使用了5天的时间。在这5天的时间里,看了两本半书,大概20几万字,才终于觉得还是有必要 写点东西留个念想了。

#评价

##优点

我就不发自己这里的原创照片了,的确电纸书就是电纸书,真正读文字的时候确实就像是在读纸质书一本,阅读体验很不错。另外,由于是买的kpw1,我一直在强调这是kpw1,其实我的买入价格是可以买到一台新的国行kindle6的,不过我没有这样做,很主要的原因就在于两个指标上,一个ppi,一个续航时间,根据网上可查的资料,kpw的续航时间是kindle6的两倍(这里我不说那些理论上的四小时,八小时),所以它的续航时间也是我很喜欢的。

##缺点
缺点也很明显,系统实在是太慢了,用惯了我的四儿子,再用这个kpw简直不能接受,因为是二手的,我甚至怀疑是机器本身出了问题,不过因为之前特意看了视频评测也对此点进行了很深的吐槽,我才确信不是机器的问题。我后来只能安慰自己,这大概就是为了让你沉浸在阅读上,少做其他事情而设计的吧,不过尽管如此也不合理啊,做笔记打字完全不能适应,所以尽量少在上面写字。我不知道kpw2是不是这样!

#结尾
结尾讲一个真事:

我们班班长买了台surface 3,然后又引起了我们班一股电子产品热,与此同时,那天我在咸鱼上买的kpw也到货了。碰巧就听到有一位女同学说,她的有位同学买了一个东西,只能看书,别的什么都不能做,只是那个屏幕显示效果就像是纸一样,三百多块钱。。。 尼玛,我当时真想把我的拿出给他看 是这个吗

#说明
这是我对知乎上为什么有人愿意用喝酒吹牛,看无营养的综艺节目来消磨时间,有人却能选择用这些时间来看一本好书? 这个问题的回答,如果你觉得有道理,可以点进链接,投以赞同表示支持。

#正文
这个问题之前看到过,起初我是拒绝回答的.不过,现在,我觉得我有必要谈一谈,因为这个问题的确说到了我的心坎.

就是在我按动键盘的这个时刻,我身在大学的宿舍,这里还要我的两个室友,一个在很激情地打着游戏,一个将笔记本电脑搬到床上看电视剧.

如果他们过来看我的电脑屏幕,他们也许并不知道我此时此刻正在浏览的这个网站叫做什么名字,是用来干什么的,他们可能也压根并不会在意你在浏览什么网站.对他们来说,他们很快乐,很满足.我也如此.

我 很讨厌「逼格」这个词,也很讨厌「装逼」.我尽量是做自己的.在去年的年底,我买了我人生中的第一双new balance,也许内心有些许装逼的成分,但是并没有被任何一个人问起或者夸奖,对我来说,这「无逼可装」.在前不久,我买了我人生中第一台 kindle,同样的,我低调地用着这个机器,也没有所谓的炫耀,而与此同时,我们班长买了一台苏菲3代,则在班上引起了不小的轰动.

事 实上,当我学的越多,越觉得自己没有理由去教训别人,没有理由去看低别人,我在过去的两三年里,听过不少的英文歌曲,看过大量的外国电影,看过一百多本 书,然而我所有的这些都是因为,我觉得这个世界有太多的东西我不知道,太多的东西让我好奇,太多的东西我希望体验.我渴望通过这些事情来给我的人生更多的 不一样.。

回过头去看我人生的前许多年,高中的时候,我回到家里的爱好就是看NBA,听的音乐只有beyond(这里不是黑 Beyond,我是真爱粉),几乎从来不看课外书 。在我的初中时代,也经常和朋友们去喝酒,去吹牛逼。高中的时候认为NBA,是那么的陌生而神秘,我能够从中得到很多的乐趣,那个时候虽然每两周不到48 小时的回家休息时间,但我却可以在这期间两天看三四场篮球,仍然乐此不疲。初中的时候觉得喝酒是一件那个年纪很叛逆的事情,我觉得这样让我活的很潇洒,那 个时侯我能够和同学在学校外面喝光一杯(200ml被子)红星二锅头,再加一两瓶啤酒,回到学校继续上课,假装没事人一样。

然而现在我不 是那样了,我觉得喝酒对我来说变成了应酬的手段,是「不得不」做的事情。看NBA对我来说也少了很多兴趣,我渐渐发觉即使是曾经最兴奋的结束前几分钟内的 厮杀,绝杀与绝杀,看得多了,在心中也越来越觉得无聊了,当然如果能够有机会现场体验那是另当别论的,至少是在电视机前,电脑前,我觉得这些对我的兴趣越 来越低了。我开始看更多的书,看更多的电影,听更多的外国的音乐,但是这也只是暂时的,也许有一天,我会对这些失去好奇之心,然后喜欢上京剧,喜欢上歌 剧?也未可知。事实上,我们都是俗人嘛,也许你现在正在听英文歌曲,日文歌曲,然后就意味自己可以「谈笑风生」了,too young ,too native,图样图森破,你没有看到还有那么一些自称高雅的人在看着话剧,看着歌剧。

我在微博上有个哥们儿,我们偶尔会在一起讨论摇滚乐,有一天他发了一条微博,内容大致是左小这个歌手的歌他听了,实在不能接受,搞不清楚为什么那么多所谓「有逼格」的人会喜欢,我回答他,不喜欢就先不要听,干嘛做不喜欢的事。

前不久也是在知乎,看到了一个答案,为什么美剧英剧比国产剧好看? - 云墨语的回答 我看过之后并不认同。首先,好看与否本身就是一个主观的判定,非要拿那么多的数据来说话其实也是可以得,然而在那个答案中有着明显的感情倾向,按照那位答 主的说法,似乎节奏快就应当好看,那你直接开火车吧,开飞机也是可以的。其他的观点我就不一一驳斥了,我的基本观点是这完全就是一个主观的喜好问题,如果 你非要量化,请看看收视率好不好,看看网站的视频点击率,这时,你会发现事实上,国产剧的收视率和点击率远远超过美剧英剧。

我本人很相信一个观点,所谓的二八定律,他的基本观点就是20%的人掌握了80%的财富,如果拓展一下,就是少数人比多说人的知识水平和欣赏水平要高很多。帕雷托法则我渐渐觉得,少数人在做的事情,也许反倒是正确的。

把 前面我的几个观点串起来就是:喝大酒吹牛逼都是在享受生活,生活本身就是这样短暂,所谓人生苦短,为何不趁此时机即时行乐呢,如果你喜欢这样做,而没有这 么做,抱歉,人家本没有错,错的是你,是你自己想不开。然而当我们慢慢地提升,慢慢地发现生活中有更多的精彩我们没有发现,生活中有更多的事情我们没有做 的时候,我们会本能地拿起书本来充电,而这个过程本身就应该是享受的,在我看来也和喝酒吹牛没有什么分别。当你见得多了,看得多了,你会不满足于看国内的 综艺节目,电视剧,听大陆的流行歌曲,你会好奇于其他风格,其他元素的娱乐,你会对他们比较,更加明白自己想要什么,不想要什么。也许确实很多人喝酒吹 牛,而且他们是大部分人,然而二八定律,让我觉得,如果你想要看得更远,读书比喝酒吹牛看综艺更有价值。

注1:我这个的提升仅仅指的是视野,见识上的增加,而这些提升并不意味着你比别人在这方面更加出色。如果举例来说,也许你在三楼,他在一楼,你们同时向窗外 眺望风景,也许看到的并不相同,然而这并不影响,你们在各自的家里面的生活是否幸福,可能在很多情况下,一楼的会比三楼的生活更幸福。

注2:这个答案是看了另外一个答主的答案之后写的,在原题目中并未涉及国产剧,应美剧的讨论,所以有些跑题,望见谅。

昨天晚上梦见去世的爷爷了。

梦里的假定情景是他还活着,尽管他已经去世了二十年左右了。梦里面,我是第一个发现他已经去世的人,而身边并没有其他亲人,奇怪的是,我听从了家乡人的方法,把爷爷的身体放到了一个小推车上,也许是我自己害怕见到他的面容,又在他的身体上覆盖了一层玻璃之类的东西。又把他生前的衣服拿出来,放到另外的一个车子上。就在那里等着父母回来,在等的过程中,我已经意识到这是个梦了,因为爷爷确实已经去世了将近二十年了,然而并没有醒来,仍然在等待,后来父母回来了,奶奶回来了,老叔回来了,知道爷爷已经去世了,问为什么要把他放到一辆小推车上,我无言以对。于是众人料理丧事,我则沉默良久。

我记事以前,我的爷爷就已经去世了。对于爷爷的印象大概只停留在身边亲人的讲述之中,在他们的讲述中爷爷是个老实人,但对待父亲,老叔特别严格,但对于我则特别宠爱,经常把我扛在他的脖子上(我们这里叫江江着),经常「江江着」小时候的我出去玩,不过,后来在五十岁上下的年纪去世了。

我经常会有那样的梦,梦见爷爷奶奶辈的亲人去世,之所以会有这样的梦,是因为在我的印象中并没有经历过亲人的离世,我害怕他们的离开,不敢想象他们的离开,不知道那样以后会是个怎样的情景,于是经常会做亲人离世的噩梦。

对于这样的梦,大概也只能警醒自己,要珍惜眼前之人了,要行孝于人在之时。至于为何这次会梦到爷爷,我完全不明白,其实我总是觉得虽然爷爷之于我来说更像是个「存在的陌生的熟人」,我的所有对于他的了解都是来源于其他亲人的教导,而即便是如此,在他们的言语之中,我自己似乎仍然无形当中在心中塑造了这样一个爷爷的形象,而这个形象,好像也是个榜样,不会让我做太出格的事情。有时候,我在想,这也许就是「先人」的力量,也就是为何我们要祭祖,要缅怀先人的原因。

我家在农村,过年的时候,年三十要去上坟,挨个给祖先们撒纸钱,磕头,我和爸爸总是会给爷爷的坟头上多放几沓纸钱,烧给所谓「阴间」的我的爷爷。回来之后,我的奶奶总是会问我,在磕头烧纸的时候是否跟爷爷说话了。我摇摇头,说没有。她嗔怪我,说这样怎么行,撒纸钱要让你爷爷听见,让他知道,要告诉他,他的孙子考上大学了。

我很少相信迷信,但是,也许,下次过年上坟的时候,我会照着奶奶说的,跟爷爷默默说上几句话吧。

error:src refspec master does not match any
这个问题,我之前也遇到过,这次又遇到了只是时间间隔比较长了,为了防止以后再遇到类似问题,还是把这个方法简单记录在此。

当然,是通过搜索引擎找到的答案,开始用谷歌,我以为stackoverflow会很权威的,结果在这上面没有找到合适的。

http://stackoverflow.com/questions/21264738/error-src-refspec-master-does-not-match-any
反倒是换用百度输入,查看中文的东西才解决了这个问题。

问题产生

原因分析

引起该错误的原因是,目录中没有文件,空目录是不能提交上去的

解决方法

touch README
git add README 
git commit -m 'first commit'
git push origin master

来自:http://www.open-open.com/lib/view/open1366080269265.html
实际上

 git init

这一步之后创建了一个名为.git的文件夹,不过它在默认状态下是隐藏的,系统将隐藏文件夹显示出来,可以看到有这样一个文件夹。
github上传项目方法:
http://www.oschina.net/question/159132_86728
在你的电脑上装好git

大致流程是:

1、在github上创建项目

2、使用git clone https://github.com/xxxxxxx/xxxxx.git克隆到本地

3、编辑项目

4、git add . (将改动添加到暂存区)

5、git commit -m “提交说明”

6、git push origin master 将本地更改推送到远程master分支。

这样你就完成了向远程仓库的推送。

如果在github的remote上已经有了文件,会出现错误。此时应当先pull一下,即:

git pull origin master

然后再进行:

git push origin master

2015.03.29更新
2015.04.04更新:

后来我发现,我总以为只需要一次add就可以了,其实每一次上传都需要
git add –all
这个命令
如果你愿意的话,也可以这一步是必须的!
git commit -m ‘’
接着再
git push origin master

事情的经过大概是这样的:

大概是三个多月以前,一次偶然的机会,我在微博上看到了别人转发过来的王垠的文章《我和 Google 的故事(2015 修订版)》 ,因为转发分享这篇文章的人我向来很崇敬,再加上这篇文章讨论的内容涉及到谷歌(我个人一直也算是半个脑残粉)于是对转发分享过来的这篇文章更感兴趣了。认真的读了读,发现内容上另辟蹊径的感觉,态度很倔犟,视角很独特(当然这是好听的话,不好听的话就是装逼了)。于是带着对这个人的好奇,在谷歌上搜索了一下。看到他在知乎这个所谓高逼格的社区也引起了热烈的讨论。

比如:

怎样看待王垠的《我和 Google 的故事》?
王垠的「40 行代码」真如他说的那么厉害吗?
如何评价王垠的《程序员的心理疾病》?
你如何看待王垠的《什么是“脚本语言”》?

太多了,就不一一列举了。总之,因为他的个人博客没有开放博客,所以几乎每一篇他自己写的文章,都会有「好心」的网友来在知乎上开个贴子,来让大家畅所欲言。

我对于王垠的了解到此告一段落,因为他的博客没有feed输出,所以也就没有订阅他的博客。但是尽管如此,还是能看到很多人对他博客的关注,比如有一个叫做blogbar的个人博客聚合网站就收录了他的博客

也就是在刚才,无聊间刷贴吧,看到了有人全文转发了他的新博:赞用下半身思考的女人,觉得这篇文章不错,观点还是很独特,有趣,这让我想到要用feed43这样的工具来订阅他的博客,当时我人在外边,等到我回到电脑前,打开他的个人博客首页 ,才知道他已经注册了简书 ,并且已经开始在那上面写文章了。然后点开他的简书,关注了他。(在此之前我只在简书上关注了一个妹子!)

后来浏览了一下,他的简书和他的个人博客一样,没有开放评论。他自己在简书上没有关注任何人 ,也没有订阅任何专题之类,仅仅是将之视为一个写草稿的地方,尽管如此,还是很好奇 @简叔 是怎样将这位所谓「大牛」请来的。

至此,我解释了我的标题——「王垠来了」

注:
1我在此对此人不再多做评价,先看看再说。
2既然我此文首发在简书,既然王垠同学也在简书,理论上就有可能看
到, 既然他不开放评论,我就也不开放评论了。
3更多本文之外的拓展内容,可以参阅文中的几个超链接,不再复述。
4王垠的简书rss订阅地址在此: 点击方便订阅http://jianshu.milkythinking.com/feeds/users/b1dd2b2c87a8
也可以直接在feedly上搜索 「正义的花生」
5就在我写这篇博客的时候,因为要翻知乎上的问题,上知乎,此时碰巧看到我时间线上的最新的两条是 http://www.zhihu.com/question/28556607

这个之前事实上用过,不过不太清楚是我电脑的问题 还是当时那个zhihuhelp版本的问题,不能够正常地生成电子书。

前几天,我把我的电脑系统重新安装了一遍(当然不纯粹是为了这个简单的理由),又想到了这个小程序,便重新找到了它,下载了下来。

具体的使用方法,知乎上的原创作者姚泽源已经说的很清楚了。

最新版本下载:
百度云下载地址

于是乎,我生成了我自己在知乎上的答案合集epub

最近在用dropbox,顺手就把刚生成的文件放里面了。
dropbox网盘下载

如果你想在pc端查看epub文档,可参看本人之前的另外一篇博文:
pandoc小记

这真的是一个很大的题目,以至于我自己都觉得望见它而起敬畏之心。不过我这次想要说的并不是什么多么深刻的难以理解的学术问题,我自己也并没有在此方面有太多的所谓「研究」,完全是出于个人的兴趣。所以,本文,如果说有什么益处,那么于我而言,便是梳理一下我对于这方面的认识,以及期待着未来的自己的重新审视,倘若对于读者而言,则是希望能够让更多人,对于未来的科技产生更多的兴趣。

全息投影这个概念,我最早是在高中的课本上面看到的。因为中是光学部分,是正文之后的扩展阅读里面提到的。不过 ,我们高中物理老师人比较好,而且博学多才,故而在讲完正文之后,便又扯了一些关于全息投影的东西。如果粗略算来,那时大概是2010年,当然我们听得也是云里雾里,虽然很是好奇,然而毕竟不在高考范围之内,甚至连普通的月考考试范围都不在,于是便没有太多理会,权当是一个扯淡的话。所以,当我最近重新听说全息投影的时候,在头脑中并没有什么明确的概念,连它的应用也不晓得。

前些天,因为在YouTuBe上订阅了the wired这个channel,所以看到了有关虚拟现实的一两个 视频,也全然没有理会。后来又看到了霍炬写的人们想的太远了!强人工智能出现之前,人类命运已经注定灰暗 , 这篇文章很长,但是耐心的读完之后,觉得也许人工智能这些看似玄玄的东西离我们并不遥远。当然,总是有领先的,也总是有落后的。搭载微软操作系统的个人电脑80年代早期就已经问世了,但是在中国全面普及大概也是2000年以后的事情,而我们家拥有第一台PC机是在2009年,而与此同时还有那么多家庭没有一台电脑。就是在今天,还在课上听到一老师讲到「中国的科技发展落后美国30年」,我个人倒是觉得科技发展的距离已经在缩短了。虽然尽管是在缩短,但是仍然是落后的,这个基本上不存在争议。所以如果有一天虚拟现实的设备真正的投入市场之后,是否会像今天的apple watch 那样,中国大陆与美帝同步发售呢?也许有可能,然而即便是同步发售了,那么技术这个硬东西,不仍然是人家领先吗?而且好像更加重要的是,国内鲜有人关注这些方面,除了专业人士。

昨天,在课间的时候看了一个名叫「iPhone 5 Concept Features
」的视频,后来才知道这是2001年的视频,当我后来重新在油管上找到这个视频来看时,很有意思的看到,下面的评论有很多是这样写的「我看到这个视频的时候是2015年,我手里的手机是Iphone 5s,为什么没有这个功能?」,感觉真有点二逼青年欢乐多的味道。

后来吃饭的时候,和同学讨论这个视频的细节部分,同学问「为什么没有投影布就能够直接在空气中将画面投影出来?」,于是经过了一番讨论,他说根据基本的光学知识这是不可能做到的,他自我猜测是用到了「全息投影」技术,我则迷惑不解,首先便是甚至于不知道所谓「全息投影」的概念,不过因为联想到之前看过的霍炬的文章,所以竟然扯到了虚拟现实上面,我告诉他「虚拟现实,打个比方,你头上戴个头罩,蒙住双眼,你的眼前就会浮现出一些虚拟的画面来,你的意念支配着你游戏里面的角色完成任务」,发现自己当时不假思索吐露出来的竟然是我当年看过没几页的《三体》里面的重要情节,于是连忙解释说「啊不,那就是科幻了,科技现在还达不到,应该是你的身体的运动你的游戏里面的人物也能相应完成指定的动作」,因为当时在吃饭,并不方便 上网查资料,于是关于投影的这个问题便只好搁置了下来。

晚上的时候,看了几个视频刷了几个网页,大概一窥究竟了。

上面的视频同样上传于2011年,可以说已经并不新鲜了,然而其实对于我来说,仍然觉得很神奇,所以仍然可以想见关于科技的概念要想普及远远不是三年五年的事情吧。还有一个例子,之前有幸听了一个所谓中科院自动化研究所
的研究员的演讲,他说到了机器人,放了下面的这个视频

这个视频据介绍是拍摄于2008年,我们惊异于机器人发展,我总以为经过了七八年的时间会有更大的突破,可是当我昨天又带着几分兴趣,又在同一个channel下面看其他视频时,从一个外行的角度看,最新的视频内容与08年的差异并不大,当然这只是外行的看法,感性的看法,我的理解是越到后面,想要改进就越困难。抛开这些不提,想一想确实觉得可怕,如果这些突入到军事活动中,杀伤力之大也是有的。

另一个我觉得关于全息摄影(投影)的比较有趣的视频是下面这个,是微软主打的hololens(因为全息摄影的英文名叫做holography,全息投影是front-projected holographic display),这是随win10预览版一起出现在发布会上的一个产品,只是当时我并没有留意到。看这个视频的时候,让我对于昨天的那个问题,即「为什么没有投影布就能够直接在空气中将画面投影出来?」给出了一个猜想:

其实我们在那个Iphone 5的概念视频中看到的并不是肉眼直接看到的结果,而是由于全息摄像机将画面记录下来,我们再用肉眼看到原来的摄像机上面的画面,这就解释了为什么会出现直接在空气中投影的事情,当然这也只是我的猜想,我的猜想的理由是因为我看到在这个发布会上,从观众的普通视野看是一无所有的,而从全息摄像机的播放的画面,才能够看到hololens持有者所能够看到的画面,这有点像是皇帝的新衣,但是也的的确确是存在的。

而关于虚拟现实技术,我看的比较有趣的一个视频是下面这个:

这个视频中是一个月前才上传的,应该说比较新了。在这里面,虚拟现实技术还主要用于游戏产品的开发,不过这不妨碍我们往更深远的地步来思考,如果谷歌眼镜或者微软的hololens也算作是「虚拟现实」的话,那么,前景仍然十分广阔啊。虚拟现实与可穿戴设备也是可以完美结合的。

最后又想到了昨天聊天时脱口而出不假思索的关于「虚拟现实」的例子,那个《三体》里面的有趣的故事,也许有一天那将会成为「科幻」,而不是「科幻」,就像是《海底两万里》里面的「潜水挺」一样,也未可知。

开学之后,生活又改变了。总是很难适应的,今天才发现,我的农行卡,大概是丢了。之所以说大概,因为很多情况下,我丢了的东西总是能够找回来。明天去银行补一个,最可恨的是,我的卡号根本不记得,回忆了半天没想起来,又看我的备忘的笔记,也没有。后来搜了一下,才知道去银行带身份证应该可以补办。

然后在我的微博上搜索关键字‘丢’,发现在过去的两年里,丢过这么多东西,事实上还有一个价值三四百块的手机。这些丢东西的经历,过去了就忘记了,就像是只记得吃,不记得打一样。

坦白讲,这确实和人的性格有关吧。我还是那种平时比较毛手毛脚,大大咧咧的人,自从去年的这个时候把手机丢掉之后,有了一个强迫症,每次离开座位总是要环顾一下,看看是否有东西落下了。但是即便是这样,仍然在那之后丢过诸如身份证,充电宝这类东西。这次,是农行卡。

索性,现在这个年头,还没有什么东西,是丢了之后,不能弥补的。

写这样一篇对于别人而言没有多大意思的碎碎念,也是要再次地提醒自己,平时稳重严谨一点吧。毕竟丢东西,总不是什么好事,而且咱又不是什么土豪,以此警戒。

以下为我的历次丢东西的微博记录:

1.我发现我正在为以后的忙碌埋下伏笔,青联的文件我弄乱了,因为微盘的备份不太会用,当然还是我自己的 问题,可是现在这种情况是我以后还得整理新闻稿,还得整理图片 话说每次整理电脑上的东西的时候总能弄丢点东西,索性有时候还总能弥补,但是有时候就 真的弥补不了了新浪的微盘真的不好用啊 。。。

2.吓死我了,刚刚以为钱包丢了,这个一通好找啊!找完没找到还自觉是以前做了孽。。去自习,学不下去,回来继续找,才发现有个地漏了,。找到,这个扯啊!足足折腾我快俩小时

3.我tm太佩服自己了,总是忘记某某个密码,又总是tmd不长记性 ,这次又是,两个密码因为总 不用忘记了,然后就是今天花了近三个小时来找这两个账号的密码,一个是记得把密码发给了别人,然后找短信记录等,最后在飞信聊天记录里找到。另一个就是记得和那个很相似,但不一样,然后就改了改,竟然就对了,然后赶紧把密码改成一样的了(结果改的时候一着急,竟然改成了另外一个密码,于是乎就 又借着试,试了几次后才登陆,终于又再改,。(第二个是新浪微博的,可以从小黑点的数目知道密码是多少位的,而第一个是qq的,则是聪明可恶的很,明明十个小黑点,其实是八位的密码。尼玛。这让我一通好找,我tm涨不了记性啊,不过,说来说去,多亏电脑上总有一些关于这些的痕迹,比如聊天记录,尼玛。我受不了了,睡觉。

4.回家的路上把身份证丢在了火车上,于是今天来行政服务中心办身份证,效率很高,很快就结束了。我还能说什么呢?我爸跟我说这么年轻就这么丢三落四。我只好说,我几乎没丢过东西,就是不知道放到哪了,过着天就又找到了。、可是一旦遇到紧急的,就完了。反省!!!

5.还记得我昨天说的充电宝丢了吗?从床上掉下去卡在了桌子与墙之间,终于拿出来了 话说以前有本书也是半天没找到结果卡在那里

6.移动电源再次失踪,把包背回来后东西就没拿出来,刚翻了翻没找到,这次应该是丢在了某个教室了,话说这小东西跟了我这么个丢三落四的九十个月,也是难得。只好安慰自己,快回家了,总要备点年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