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阔天空的云

我们在自己的世界里独自狂欢

0%

两日穷游广州记

#第一站:黄埔军校

黄埔军校在广州的郊区,位置很是偏僻,我们是先坐地铁,再坐优步来到黄埔军校的。在优步车上,和司机师傅闲聊,说到我们要去黄埔军校,司机是个土生土长的广州人,给我们泼了一盆冷水,说黄埔军校不好玩。我们却也只好回答,既然来到广州,总是要去看看黄埔军校的。后来,车子从宽大的马路开到了狭窄的巷子,马路两边也看到各种写着拥军字样的标语,才明白,时至今日,这里仍然还有驻军,只是从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变成了中共的海军。

来黄埔军校之前特地查过门票,不出所料,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怎么会收取门票呢!于是,很方便地走进黄埔军校旧址内部,朋友一直在找黄埔军校那个「陆军军官学校」的大门,找了一圈终于见到了。大门显得很新,毫无历史沧桑之感,而且在我看来,也可以将那个大字去掉,只能算作一个门。

整个黄埔军校本部的旧址,更像是一个仿古的二层小楼。可以很明显地看出来,黄埔军校旧址并不旧,显得很新,游览之中,我和朋友一直在吐槽为什么要安装那些空调,实在与整个建筑群格格不入。游览之中,发现国民党的痕迹几近于无,本来就不大的黄埔军校旧址开辟了一个区域纪念周恩来。军校中,每个房间都只是布置地如像当年,却并没有当年之人,当年之事,旁边的文字说明看着还很生动,不过还是需要导游解说。

黄埔军校旧址旁,是孙中山纪念碑和铜像,根据碑文显示,此碑立于1930年代左右,铜像也是那个年代所铸,此碑和铜像都在山上,显得蔚为壮观,这个时候我跟朋友玩笑说,整个黄埔军校旧址,只有这里是真的!于是登山拜谒孙先生,山上有亲爱精诚四个大字,碑上有黄埔军校的校训,国民政府建国纲领,孙中山铜人显得很高大。这一切本来都很和谐,但是旁边就是新中国的国旗飘扬,军队哨所,这些放在一起总觉得十分怪异。

毕竟是社会主义的广州,容不下一个资本主义的黄埔军校。不过,黄埔军校附近的卖纪念品的小贩所卖的纪念品不光有黄埔军校54将军扑克牌,写着天下为公四个大字的纸扇,也还有画着蒋凯申总统的仿台湾邮票,也增加了几分民国味道。

#第二站:中山大学

坐地铁坐到中大站,走不了多远便可来到中山大学,一直想去见识一下中山大学的牌坊,那只在照片上见过的牌坊,以为会是中大的正门,按着地图走到了中大正门却也只见到了一个简陋的门,上写着中山大学几个大字,于是网上搜索,才知道正门是南门,有牌坊的是北门。又在中大内看到标识,南门北门之间是一条笔直的马路,于是沿着这马路边走边逛。

中山大学正门

我对中大的印象很好,其一是它的环境优美,的确很美,总让我觉得「这才是大学」。绿化得很好,还有很多老树,可见学校的历史。建筑也不似今天的现代建筑,仍有几分沧桑之感;其二是中大不经意间流露出的孙文元素,是它的校名,校训,是他的建筑命名,马路命名(至今还记得那条横贯南北的主路叫做逸仙路),是永芳堂前的十八铜人。是临近北门的孙中山雕像;其三是中大的浪漫,走在中大路上,看到一对情侣正在拍摄外景婚纱照,我心中却在想象这背后的故事,猜想这对情侣说不定就是在中大认识并一直保持关系到现在的,中大或许就是他们爱情的见证,这样想着,对中大的好感大增。而对比之中,也略微惆怅自己没有考入一个那样的学校,没有过那样的浪漫。但,路还是要走的,于是继续前行,来到北门。

中山大学校园

终于来到了北门,一切似乎都在情理之中。见到了那个我想见到的牌坊,白色的牌坊,上写「国立中山大学」几个大字,也将我的思绪牵回到了高三,高三那年有一次班主任开班会,便是找出了全国最好的十几所大学的资料,这些资料很是简单,一个大门的图片配上简单的两三行字。他的目的是让我们有动力来学习,而我却只顾着看这些大门了,印象最深的还是武汉大学的校门和中山大学的校门。然而,虽是印象深刻,却从来也不敢奢望能够进入那样的学府。如今,真的来了,却也是游客的身份。大概当时,看到牌坊的时候,就是那样的心情。但是总不该惆怅吧,于是心想,毕竟我还来到这里,便拍照留念,稍作停留。期间,还帮助几个游客拍照,同样也是站在牌坊前,微笑,游客年纪不大,和我上下几岁,猜想,大概当年也是有过中大情节的。

中山大学牌坊

牌坊旁边便是码头,可见珠江风光,当年中大选址也真是好。于是乘船而上,游览珠江。

坐船

#第三站: 北京路

书店

我在广州呆了两天,北京路是我在广州呆的时间最长的地方,在这里住,在这里逛街,在这里吃饭,留下了还算不错的回忆。

住的地方是七天在北京路的二店,当时的考虑是夜游珠江,距离天字码头非常之近。到了酒店附近,才发现酒店附近环境很差,索性酒店内部环境还不错。晚上游览北京路风光,从并不繁华的街道走到商业气息十足的北京路步行街,从马路两旁是电焊店,五金店到马路对面是服装商品,各色小吃。我很喜欢那种逐渐过渡的感觉,让人回味。

走在北京路上,和朋友扯淡,说广州的北京路,就是上海的南京路,深圳的老街,就是北京的王府井,朋友恰好也去过西安,跟我讲,那就还是西安的回民街咯,我点点头。北京路的确如此,整条街道,各种吃喝玩乐,而且价格都并不算贵,然而我与朋友也并没有买啥衣服鞋子之类,只是偶尔嘴馋了,买杯奶茶,买碗汤水。

北京路上有家很文艺范的书店,进去之后,扫了一个遍,店里一楼所列的畅想书绝大部分都听说过,好几本倒好读过呢!朋友并不打算买书,却看中了书店里面的画有广州地标的明信片,起先犹豫不决,觉得价格略贵,后来我告诉他,明信片虽说到哪里都能买,淘宝上面甚至更便宜,但是这东西,往往要的就是此时此地此种心情。被我这么一忽悠,朋友后来又专门跑回那家书店买了一盒明信片,当然,我还是没有买。

书店

那天下着雨,我们打着伞,走在北京路上,街上行人并不算多,但也不算稀少。在这样的雨夜里,夜游广州,也是别有趣味。

雨中北京路

两天里,在北京路附近吃了三顿饭,两顿是广东风味,一顿则是兰州拉面馆的红烧牛肉面。说起那顿红烧牛肉面倒还有点故事,第一天从中大感到酒店,在酒店修整了一个小时,便出来找饭吃,没出酒店多久,朋友看见个拉面馆,说,这里有家拉面馆。我毫不犹豫地说,拉面有啥好吃的。后来觉得这样说话多少有点冒失,又找补了句,要不咱就吃拉面了?他爽快地说,好啊!! 于是,好吧,我去,来到广州吃了顿拉面馆的红烧牛肉面。后来走在北京路上,看见北京路两旁随处可见的美食,还跟朋友喷,怪你没沉住气吧,现在肚子这么饱,还怎么吃其他的?不过,晚上从广州塔回来之后,又在北京路上吃了个鱼饺面,倒还是味道不错的。

广州路小吃

#第四站:广州塔

早先有几个同学已经去过广州塔,并在朋友圈晒过一把,我因此反倒有了很多抵触的情绪,觉得来广州就要去别人没去的地方,然而同游的朋友执意要见识一把小蛮腰,我也不想违背,况且游过北京路之后时间还早,就又坐地铁去广州塔了。

来到广州塔,依然下着雨。出了地铁便能够看到广州塔就在头上。于是打着雨伞,仰着头看天上的广州塔塔顶,雨水又将自己的眼睛迷到,又擦掉雨水,抬头仰望。

或许是之前对广州塔的坏印象,让我还是喜欢不上来头上这建筑,觉得它妖娆地太假了。这小蛮腰并不可爱,倒让人觉得不舒服。朋友却很喜欢,忙着自拍,即便是头上有一把雨伞,也没有浇灭他的热情。

然而这是我

广州塔不远有个码头,不得不说广州毗邻珠江实在是得天独厚。于是沿着广州塔珠江岸边行走,也算是夜游珠江了。从这岸边望向那边,可以分明地看清楚写着IFC字样的摩天大楼,试着根据这样的缩写猜了一下,大概是International fiance center 即国际金融中心了。后来走在广州市内,看到宣传广告,便证实了我的猜想,心里暗自叫着自己好生机智。珠江上几艘游船缓慢地游动,游船灯光璀璨,据说夜游珠江的船票票价几十元到百元以上不等,还有包括情侣游等套餐,也是花样不穷。游船缓慢移动,前面便是一座大桥,之前查看旅游攻略,知道跨过珠江的有座海珠大桥,也知道那就在北京路附近,于是看到那闪闪发光的大桥,便很自然地想到是海珠大桥了,朋友并不确信,手机上简单搜索之后告诉我,此桥名叫猎德大桥,于是也只好承认自己的错误了。

渣手机相机

广州塔看过了,便打算回去。来到广州塔的门票收费站附近,才知道一个小小的广州塔,登塔的价格也并不便宜,又让我对这座小蛮腰好感减了三分,广州塔正门前边有个蜡像馆,看样子倒还蛮有趣,只是仍然觉得票价略贵,并没有进去。

蜡像馆

#第五站:海珠大桥

海珠桥

前面已经提到过,我把猎德大桥误认作海珠大桥了。结果广州之行的第二天,我终于还是来到了这里。最初想要来看这座大桥,仅仅是因为在旅游攻略上有不少网友推荐,然而总觉得一座大桥并没有好逛的。结果,来到海珠大桥,还是改变了我的想法的。

自拍

其实海珠大桥,无论是长度还是建筑风格,可能都不算很有特点,但是他的特点是很有故事。。而且,海珠桥的故事刻成了石碑供人浏览。海珠桥由美国人设计建造,又在中日战争中被毁,在国民党撤退时完全被毁,在建国之后几度扩建,直至今日繁华,一座桥,还是承载了很多历史的。
海珠桥上碑

从海珠桥往珠江边上望去,可以一眼望见天字码头,即使你和我一样是个近视眼也没有关系。当时因为知道石室圣心大教堂就在桥附近,从桥上望过去,看见一处尖顶的建筑,还以为就是那教堂,然而却也不是,只是空欢喜了一场。

#第六站:石室圣心大教堂

虽然不是个基督徒,但是总还是对这样的宗教建筑有些兴趣,于是就来到了石室圣心大教堂。沿着一德路一直走,便可来到大教堂。只是因为疏忽,去教堂的时候,偏偏赶上教堂中午休息,大门紧锁,遗憾之余,也只好在大门之外,照两张相片,离开了。

关门的大教堂

石室圣心大教堂并没有去,但是这个一德路我倒觉得有些趣味。走在一德路上,一股年味扑面而来。路上灯笼挂着,彩旗飘着。马路两侧商铺卖的是瓜果梨桃,干货海货,真可谓一应俱全,把我这个吃货的馋虫都勾起了,抵制不住诱惑,只买了一包鸡蛋仔来吃,却发现味道一般。沿一德路走下去,就到了一德路地铁站,于是顺势而下,来到下一站。

#第七站:孙中山纪念堂

孙中山纪念堂

中山纪念堂本来不在此次广州之行的计划之列,毕竟之前已然去过黄埔军校,中山大学这样的具有浓厚中山元素的景点,但是因为此次广州之行,正事是要去大学毕业生信息采集中心,而那里离中山纪念堂非常之近,不去得话,倒觉得说不过去了。

中山纪念堂就在广东省人民政府旁边,当时见到这样的位置设置,就跟朋友讲,广州还是很开明的嘛,这个地铁站叫做纪念堂站而不是叫做省政府站。只是我刚刚说完这个话没几分钟,因为见到了省政府,看到省政府朴素庄严,便拿出手机,准备对着大门拍照。然而只是刚刚把手机举起来,就听见大门口立着的警卫向我大声吆喝,干嘛,去!我吓得只好离开了,可怜我这个人民被当作间谍一般看待,然而你哪里见过我这样明目张胆的间谍,只好套用最近很流行的那句话,赵家连看都看不得了。

来到中山纪念堂,先进了院子。院子里面有孙中山反腐败的故事,好像是借作古的孙中山来提醒今日之人,看了几条,印象很深的有个展板上的大概内容是,孙中山成为临时大总统之后,他村子里的同乡华侨去找他,想要求个一官半职,然而却被孙中山委婉地拒绝了。这件事情,后来被那位华侨写在遗书上面,展板上便配了他的遗书照片。

中山纪念堂票价十元,学生票半价,只需要五元。我和朋友买了两张票进入中山纪念堂里面。里面倒也没有什么特别之处,不过是个类似大剧院的结构,一楼的两侧有关于孙中山的相关介绍,也大致地看了看。印象很深的是,孙中山蒙难那部分,倒让我觉得孙中山更像是个耶稣那样的人物了。

孙中山纪念堂

纪念堂舞台前,有总理遗嘱。也就是那句著名的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的出处。认真的看了全文,确实能够感受几分中山先生对待革命的志诚!看到这遗书,不免又跟朋友夸耀自己学识渊博,说这遗书是当年汪精卫所写,孙中山临终之前,身边亲近之人就是汪精卫了,汪精卫别看是个大汉奸,也是个大才子,那毛笔字写得也是没谁了。后来又看纪念堂内的展板,才知道原来当年,连战来访大陆的时候,也曾经专门来到过此地,还曾经与那遗嘱合影。
纪念堂内景

#第八站:陈家祠
陈家祠外

我对陈家祠的印象非常好, 可能也是因为我是一个比较喜欢中国传统文化的人吧。陈家祠票价仍然不贵,只有每人十元,学生票价五元。我们在里面完了两个小时,想来也是赚翻了。

走进陈家祠,没过多久,就看到有个导游带着一帮游客,于是假装成他们一伙的,听导游的免费解说,不得不说,有了导游确实更容易看出一些门道。导游讲解了陈家祠前的石狮子如何区分公母,讲解了陈家祠内部院落的三进六院的说法,导游讲解了这雕砌,导游讲解了陈家祠如何在文化大革命期间保存下来,倒还真是蛮专业的。这导游讲解了十分钟左右,然后说了句,20分钟后咱们在这里集合,当时我在暗自庆幸,看来报团旅游确实是不自由啊。一个陈家祠,他们只给了半个小时时间游玩,相比之下,我们则在这里玩了2个小时。

陈家祠让我对之前中国的宗祠文化有了更深的理解,宗祠文化实际上是构成了一种良性循环,同族的后人来到祠堂祭拜,感受祖先的荣光,以此受到激励,后人们在进入仕途之后,又很自然地回馈宗祠,希望自己的名字能够留在宗祠之内,得到新的后人们的拜祭。宗祠成了团结整个家族的纽带,成了积极向上的源泉。不过,文化大革命把这一切切断了,索性还有丝连着。
陈家祠内文物

在陈家祠还遇到一个老外中国通,当时是在陈家祠的后院里,看见那个女老外正在全神贯注地看一块碑,她离开那块碑之后,我对朋友讲,那老外看了那么久,真的能看懂吗。因为碑上只了两个英文单词,telling story,汉语的话是说书,旁边就是说书人的雕像。然而,没过多久,我就被打脸了,老外请求一个年轻人拿她的索尼相机拍照,然而年轻人并不会用这相机,老外走过来,教年轻人用这相机,我们听老外说话,竟然说的是普通话,还十分标准。我朋友更是积极,本着帮助国际友人的心情,主动接过相机,和老外用普通话交流了几句,是的,普通话。然后,替老外拍照。拍照结束,我们又注意过老外两次,她手里拿着本书,不知道在看什么,喜欢中国传统文化的外国人很可爱嘛!

朋友帮老外照相

#第九站:沙面
shamian
沙面在黄沙地铁站附近,并没有多远。

来沙面之前,就看过网上的图片和相关介绍,但是来到沙面之后,略显失望。并没有我想象中那么好,建筑没有我想象中那么美,街道也没有我想象中那么静,倒让我觉得这里不过是个高档小区罢了。因为下着小雨,刮着小风,反而觉得有一股阴气。

沙面是当年的广州租界,或者说是「华人与狗禁止入内」的地方。一百多年以前,华人不能入内,一百年后,我们这些普通老百姓也可以大大方方地走进去了。然而,却发现,不过如此。因为是当年的租借,所以广州还延续着当年的传统,一些对外机构仍然在此地办公。这里的建筑大都是欧式风格,看多了,倒也没啥意思,如果能够在里面住上一两晚,或许能够改变我对它的印象。

在沙面想找个拉面馆就更难了。游沙面的时候正是饭点,于是跑到711里面要了两碗车仔面,当然是每个人一碗喽,倒觉得还算不错。说到711便利店,不得不说,感觉广州相比于深圳来说,711的数量更多。在广州所到之处总是能够看到711便利店,地铁站内更是普遍,相比之下,深圳则只是某些地铁站,某些繁华地带有711了。猜想的话,毕竟深圳也算是华润的大本营了,华润万家的便利店也很普遍,更有竞争力吧。

#实际行程
第一天
7:30-8:20公交 早饭
8:20-9:00 深圳大学西门附近
9:00-10:30 大巴 到华师地铁站
10:30-11:30华师到大学城北地铁
11:30-12:00优步 黄埔军校
12:00-2:00黄埔军校
2:00-2:20黄埔码头到某码头到万盛围到中大
2:20-3:30 中山大学 午饭
3:40-4:20 中大码头到天字码头
4:40-6:00 七天酒店休息 晚饭
6:20—8:30 北京路
8:40-9:10 地铁去广州塔
9:10-10:00广州塔
10:00-10:30回北京路
10:30-11:00北京路夜宵
第二天
10:30起床
11:00—11:30北京路潮州饭
11:30-12:00海珠广场
12:00-12:20海珠大桥
12:20-1:00 石室圣心大教堂 未进入
1:00-1:30 去新华社信息采集
1:30-2:20信息采集
2:30-3:20 孙中山纪念堂
3:40-5:30陈家祠
5:40-7:00沙面 晚饭
7:00-7:30去公园前退羊城通 没退成 711
7:30-8:00去广州站 发现去南站最终到住处更近
8:00-8:40去广州南站
8:40—9:26等高铁
9:26-10:00高铁
10:00-10:30深圳北到兴东
10:30—11:00 打的回住处。

#总结:

整个广州之行,历时两天。之前做了很多计划,但还是有很多计划之外的事情发生,带来了很多的惊喜和意外。惊喜呢是,没有预料到的猎德大桥,没有想到的一德路风光,而意外呢,则是中午闭馆的石室圣心大教堂,是晚上七点之后不能退卡的羊城通,是需要从广州南站会深圳才是最佳的回程选择。这些意外和惊喜虽然是计划之外,却给了我这次广州之行更多的故事。

虽然只是浮光掠影地看了广州这座城市,但是还是能够感受到广州这座城市的形象和素质。短短两天,我很喜欢广州,虽然天公不作美,让我在雨中游了大部分景点,但还是好开心。希望,有机会,再来广州吧!

2016.1.14 生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