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阔天空的云

我们在自己的世界里独自狂欢

0%

2022年度回顾

一月 月子和程序

宝宝在12月份出生,到了一月的时候,老婆仍然处在坐月子的阶段,我们也在十二月中旬回到了老家,我在这个阶段比较轻松,尚没有感觉到多少来自“看娃”方面的压力,回到老家以后,平时做饭都是丈母娘管,丈母娘平时就在我家里陪着老婆,一起看娃。丈母娘在这个阶段还是相当给力的,我们一开始在养娃的时候基本啥都不懂,丈母娘凭借自己的努力,总能够让娃不哭不闹,当然如果娃是想吃奶的时候,还是要靠老婆大人。由于丈母娘陪着老婆,我并不方便总和他们在同一个屋檐下,于是在休假期间,我就总是一个人跑到一间屋子里,自己去玩耍。这时候,开始想要写点程序,刚好当时对Telegram bot有些想法,觉得这个有些意思,于是就想做一个我称之为“树洞”的bot,我可以把我很多想法,或者是笔记都发送给这个bot,这个bot将这些想法笔记保存到Github的私有库中,做到信息知识由自己掌管。我有十天的陪产假,在这十天里,我做了这一件事,后来,这个bot就被我用了一年。

娃的满月宴是由我爸的名义举行的,我没有参与。家庭里的事情,我还是很少参与。老妈说收了别人的份子钱,如果办完满月宴还有剩余,就把剩余的钱给我们。后来应该的确有剩余,也的确给了,老婆推诿了半天,至于最后要没有,我就不记得了。

满月宴之后,我就又回公司上班了,在公司上了两个礼拜的班,我就又回老家了。现在想来,觉得当时的政策实在是太“宽松”了,来去两地非常方便,无需查验四十八小时核酸。然而实际上并不是那时候宽松,而是过去的几个月实在有些严苛。后来回忆这些事情,想来大概是当初深圳开了个头,常态化核酸,出入公共场所查验24/48小时核酸记录等。当正常生活成为奢望,回归正常也就变成了美好的愿望。

二月 两地分居和独处

二月没过几天,我就回京上班去了。老婆则带着孩子在娘家居住。坦白讲,我并不是个能够处理异地感情的人,我跟我老婆讲,我不喜欢打视频电话,也不喜欢打语音电话。老婆偶尔会发一些娃的照片给我,我也只是很冷淡地应对,没有很热情。我也觉得,与其见不到,摸不着,不如做点别的事情,于是这段时间,也放飞自我,找点别的乐子。我也并没有多么自律,在这段时间,就学习提升自己,更多地时间还是玩耍而已。有时候,我也很矛盾,有时候我希望有个人空间,但是却发现没有那么自律,还不如老婆天天守在身边呢!

我终于在二月中旬的时候,又去爬了一次香山。曾经去过很多次香山,大概每一次感受都不尽相同。这一次去的时候,正赶上香山下过雪,见到了所谓的“西山晴雪”,也是别有趣味。


不过,此次香山之行后,又是再也没有去过。因为后来孩子妈带着娃来到京城,我就也很难再有机会一个人去爬山了,我以前爬山的时候,时常看到有家长带着孩子爬山,一路上家长跟孩子天南海北地畅聊,希望这样的故事,不久之后也能发生在我和我的孩子身上。

本月末,由于和老婆分别时间比较久了,于是又想着回老家呆几天,老婆这个时候已经有了些情绪,嘴上说不让回,其实心里还是很想念我的。几番交谈之后,我就动身离京了,当时的防疫政策没有现在严苛,很多事情我也并未注意。我乘火车来到老家,结果在老家火车站出站的时候,就遇到了困难,原来现在回老家还需要48小时核酸,而当时还没有所谓的“常态化核酸”,如果想要做核酸,则需要去医院,如果不提前预约,你还不能当天做上核酸。现在想来,当时也并没有觉得这样的政策有多么不方便,只不过我当时对老家政策没有太多了解,所以没去搞那个核酸。而当时在出站口的我,面对着即将到来的查验,脑海中复现出来的是抗战片里八路军进鬼子县城的场景,同样有人查验,同样心里有鬼。我最终选择了蒙混过关,毕竟出站的人很多,我混在人群中,也把健康宝亮出来,显得很自信的样子。后来还真就给蒙混过去了,再后来的事情是,我出站之后,打车回家,还拿这件事去和司机炫耀,结果司机听说我没有核酸记录,反而觉得我这个人不靠谱,有危险,我又自感言多语失了。回想这件事,发现这只是我这一年来,与这“疫情”打交道的“变通手段“的第一招,此后,我又做过”不报备“回老家,不扫健康宝直接子查询进入商城等(还有别的可能不便透露)行为,有时候我也在想,曾经我是一个多么遵守纪律的人啊,可是为啥现在就这样了呢。我自己知道,这些规矩,都会有可能让我以后有麻烦,所以我就拒绝了。

三月 带娃不容易

前面说了,二月底的时候回了老家,这次回来,老婆就不再在丈母娘家居住了,结果突然发现我很难适应这种转变。最大的转变是,娃这个时候属于最难带的阶段,晚上睡觉前是一场硬仗,很难给哄睡着了,这个时候情况还好,有时候丈母娘和老妈都会过来看看娃,顺便就把娃给哄睡着了。但是最要命的是凌晨时分,娃由于肠胀气,总是会中途醒来,然后哇哇大哭,这个时候,我很难从这个睡梦中起来,老婆承担了很多,老婆也抱怨我不管孩子。孩子这个时候,两个多月,实在是难搞,抱着的手法都有讲究,这么抱就不哭,那么抱就哭了。肠胀气还需要拍嗝,拍打嗝也需要技巧,我为此还专门看了几期视频,但是也没有见到效果。老婆对我并不满意,觉得她在娘家住得好好的,有人照顾,回到家之后,我照顾地并不好,她需要承担的更多了。我们有过几次争吵,老婆也跟老妈提过,老妈表态说等娃再大点了,可以把娃交给她来带,让老婆去北京跟我一起生活。我并不同意这样的看法,我还是主张自己的娃自己带的,然而真正遇到问题了,才发现原来困难程度的确很高,而我自己又没有太多耐心,哄也哄不好,就越哄我自己越着急了。我难得回家一次,其实是很难从原来的一人独住状态切换到夜间看娃状态的,需要一点时间来适应,然而可能还没适应好,就又要为下一次分离做准备了,因而和老婆的争吵也是一个无解的问题,回顾这个月,带娃的过程只觉得并不容易。我后来大概

然而紧接着事情又有了变化,我在3月5日回京,很快老家那边就有了疫情,这个时候的毒株已经是Micron, 传播速度也很快,于是渐渐地听说村里要做全员核酸了,听说老家整个县已经变成了高风险地区,后来很快,我自己的健康宝也有了弹窗,之后的事情就是社区工作人员给我贴了封贴,我作为弹窗3人员开始居家隔离,这一部分内容我还发过一个vLOG。不过后面的事情是,反正已经居家了,就破罐破摔了,正好跟老家的几个朋友在微信上斗地主,如今想来,也是颇有趣味的。

这个月,还给娃办了疫苗接种迁入,所谓疫苗接种嵌入,就是针对我们这些外地人想在北京给娃打疫苗的。做完迁入之后,当地有了这号人,才能方便服务,以后固定在一个点打疫苗,这个过程本来很简单,但因为我们之前换租,原来的居住证现在需要改签地址,所以有些麻烦,但终究也是做完这个工作了,后面就是带着娃去打过好多次疫苗,去打疫苗的过程中,找个早餐店吃油条喝豆浆豆腐脑,慢慢悠悠的闲适生活。

四月,疫情

四月,老家的疫情还没有扑灭的迹象,老家对于疫情管控这件事,就是一个字”封”。很早就封城封村了,大概封了有一个多月的时间,一直延续到四月中旬。这期间也看到种种怪现象,此时正是春耕十分,结果不让人们下地,又比如有朋友在群里转发的视频,在村委会门口,有人被当众拉住,念着“不给政府添麻烦”之类的话。我也是大开眼界,那段时间,我那个三人小群里,亮亮同学总是会转发各种“有趣”的东西,我也深感不易。老婆说他们这段时间,就是在丈母娘家呆着,封村之后,也不出门了,以前全员核酸的时候,她也不出去做,后来又搞什么上门核酸,她就顺便做一个,反正闲着也是闲着,就当排查一下了。从一天天的全员核酸,再到上门核酸,从乱出家门就是给政府添蛮烦,再到没人敢出门,形势越来越严峻。不过其实那个时候,老家我们村的阳性病例应该就没有,联想起现如今的遍地开花,简直难以想象。

老家慢慢解封之后,又过了几天,老婆的健康宝信息终于不再弹窗了。老婆说要来北京,因为孩子越来越大了,没有以前那么难搞了。然而此时,北京的新一波疫情又马上起来,我开始还并不同意她过来,因为当时的形势,我们小区周围的两三个小区已经有了一些阳性病例,也已经封闭了小区,很可能马上就要轮到我们小区了。我们小区也开始做一轮轮的免费核酸,我当时发了条“树洞”:

小区又让做免费核酸,一直广播。我过去问小区门口的工作人员阿姨。
我:这是啥情况
阿姨:没啥情况
我:我要是出去了,一会进来好进吗
阿姨:你扫个码不就进了
我:我看现在又让做核酸,会不会明天不做核酸不让进了
阿姨:那你就做个核酸呗
我:这不是说自愿的嘛
阿姨:小伙子你可真逗,免费的核酸干嘛不做,在外面做要25块呢

我可真逗,哈哈

老婆最终还是选择了离开刚刚解封的老家,来到北京。过程也颇为曲折,他们先是要从家开车到检查站,然后老婆和娃下车进京,而岳父岳母则不能进京,因为没有接受单位,又或者是只能进京,不能从北京再返回廊坊了。我则也要去检查站和他们碰头,于是这样一场行动就开始了。当天还下了雨,我先到了检查站,然后在那里等了一个多小时,终于见到了我媳妇。阔别了一个多月,再次见到她,竟也觉得有些陌生,然而也来不及寒暄,她是自己一个人跑过来先和我碰面的,告诉我娃娃还在我丈母娘那里,让我想把出租车打好,接上孩子之后,我们马上就出发,不要让孩子淋到雨。我又去打了车,赶紧跟她去找孩子,丈母娘抱着孩子,来到进京方向的最前面,她被两个警察拦住,不能再往前走了,我们则来到那里,去和她接头,也顾不上寒暄,老婆把娃抱过来,就分别了。

这个场景,我认为颇有电影感。在时代的浪潮之下,那一天,在我焦急的等待孩子和她妈妈的时候,也看到很多年龄大一点的家长,他们的孩子是在河北上学,也是许久没有见面,之前被封锁在学校,这个时候,他们的孩子坐着大巴车来到北京的卡口,大巴车也是不让进京的,孩子们走路进入卡口,与家人们相见。

面试,我们组要招聘一名新的前端开发工程师和一个实习生,于是我和另外一个同事负责技术面试工作。其实面试的过程从3月份就开始了,到4月份有一个比较满意的结果。实习生最后我们没有招到,因为比较满意的几个人,由于疫情等原因都没有来。在招聘到这个正式HC之后,新同学入职时,我们组成员又一起吃了个饭,此后的2022年的剩余部分,我们组又组织了两次约饭,我去过一次,这也就意味着一直打交道的这些人,其实今年也只不过见过两三次而已(2,3,4月份的时候是要求一半员工到岗的,此后不再要求),另外一次因为岳母她们来家并没有去。而本来说10月份就计划的第四次TB,也由于北京这飘忽不定的疫情强行拖到了2023年。我后来把面试的一些感悟写在了技术面试那些事

五月,晚上睡觉都在想我的肘子。。。

五月份,北京的疫情仍然比较严重,我就住在更加严重的南城。开始小区没有封闭,后来开始升级为管控区,再后来升级为风控区,小区封闭。居民也从原来的能出小区,但是某个路口已经封死的状态,改成不能出小区,再到居家除了做核酸不下楼,再到直接不让下楼上门做核酸了。我跟老婆讲我最害怕的还是发生了,她安慰我说这样也好,一家人在一起比什么都好。

大概的确是这样吧,生活一贯是福祸相依的,自本轮疫情开始,我司也不再要求到岗率。我因此可以无理由地居家办公,也就可以更好地去服务她们娘俩儿了。也正是从这个时候开始,学着在晚上哄娃睡觉,学着给娃换尿布,学着给娃喂饭,嗯这个时候,娃已经开始添加辅食。这个时候的娃,也不像我上次回家那样淘气,简直是非常乖了,所以虽然我们都在隔离当中,但也并不觉得外面的世界多么必需,觉得这种福祸相依恰好给了我更多的时间精力来陪娃。值得一提的是,正是在这次居家隔离期间,觉得自己有些无聊,甚至还做了一道红烧肘子的菜,这个肘子肉,首先是处理皮毛的过程比较麻烦,另外便是肘子需要长时间炖煮,我那天下午炖了2个小时,结果发现没有足够软烂,后来当天晚上,又炖了两三个小时,第二天拿出来吃,才终于够软烂,够入味了,肘子肉味道其实不错,只是做起来实在有些麻烦,一大块肘子,我要放进一个小电饭锅里很不好放,拆分的过程也不容易。整体体验虽然不佳,但也算是一桩趣事,不知道下次炖肘子是啥时候了。

六月, 抱娃有点累

五月28号解封,我们当天就出去耍了一耍,后来的一个夏天,我们就开启了在京的溜娃之旅。当然,这个时候,也就遇到了一个很明显的问题。我们没有一个“溜娃神器”,所谓的溜娃神器,就是一个婴儿车,但是不同于一般的婴儿车,这个溜娃神器可以有正坐反坐模式,还可以有收纳模式,最重要的是重量比较轻,便于携带,老婆打五月份来京之后,就说要买这么个东西,然而后来就是我们被封锁,快递那边也进不来,不过最终我们是赶在618这个活动季买了一个溜娃神器,也就正式开启了溜娃之旅。在没有溜娃神器之前,我们抱着娃去过Shopping Mall,去过住处附近的麦当劳,,附近的超市,餐馆,楼下的小公园,在有了溜娃神器之后,我们活动的范围就更大了,这个夏天还去了什刹海,朝阳公园,龙潭公园,龙潭西湖公园等景区,不知道将来的娃,是否还存有这些记忆,我大概是会存在一些模糊的记忆的。

偶尔娃都已经睡醒了,但是老婆还没有起床的时候,我就把娃装扮起来,当然在此之前是要给她换个新的纸尿裤。给娃穿好新衣服之后,我就把她放到小车上,自己再简单收拾一下,然后就可以推着小车出发了。起初,我们刚买了这个小车的时候,我们还比较胆小,每次出去玩之前,还要给娃系好安全带,但是随着我们推小车的次数越来越多,技术越来越娴熟,慢慢地也就很少再给娃系安全带了,往往是把娃直接扔到小车上,就推着车上路了。早上推着娃出来玩,娃就静静地坐在小车上,时不时地看一看四周的环境,更多的时候两个眼睛就是直勾勾地看着前方,或者地下,我就推着车子往前走,大部分时候,我甚至都不会看看车里面的娃,我耳机里面放着播客或者音乐,呼吸着早晨的新鲜空气,也算是两不耽误。

老婆说要溜娃,说这个是科学,因为儿童包括婴儿,每天需要有一定时间的户外时间,哪怕她不运动,只是晒晒太阳也是好的。所以对娃有好处的事情,我们要多做呗。所以这个时候,我也开始关注宝宝的幼教,我们没有报什么幼教班,甚至老婆都不希望娃上幼儿园,就希望一直由她来自己带。我同意不能让宝宝过早地接触手机等电子设备,但是可以听听有声内容,这样也能起到学习的作用。于是也就有了我在《四郎探母》 里面的文字

我对于我女儿的感情,也从责任慢慢地转向于爱。最近将近两个月时间的朝夕相处,我时常使用声破天(Spotify)或者喜马拉雅给她播放音乐,包括但不限于流行音乐(中外),中国古曲,西洋交响曲,当然也会给她播放京剧,京剧也只是放过两个小段,反反复复地放,一个是《空城计》“我正在城楼观山景”选段,一个就是《四郎探母》的《坐宫》选段。《四郎探母》的《坐宫》放得最多,也觉得杨延辉和铁镜公主两个人斗嘴的场面十分有趣,我自己也很爱听。当然,另外一个理由是京剧的节奏感比较强,我经常是把她竖着抱在我的怀里,我用手跟随着戏曲的节奏,拍打着女儿的后背,这样反反复复听上几遍《坐宫》之后,女儿往往就能够欣然入睡了。坦白讲,我也在这个过程中,得到了一股成就感。

七月,娃生病了

七月初的时候, 带娃去了一次儿研所(也就是儿童医院),之所以来这里,是因为娃生病了。本身其实并没有太大的问题,起因是这个时候的娃,已经能够自己坐着了,也能自己到处爬,甚至还敢站起来,当然站是站不住的,随之而来的问题就是孩子越来越不好管了。

她有好几次没有坐稳,结果就后仰朝地了,有一次似乎比较严重,摔完之后就哇哇哭地很厉害。老婆因此怀疑是否娃摔坏了脑袋,之后就开始疑神疑鬼,紧接着没有多久,娃就开始时不时地用手去挠耳朵,差不多就是后脑勺那么个位置,这又与之前后仰朝地联系在一起,老婆怀疑娃是摔坏了那里,因为里面疼,所以要一直挠。

还有另外一个去医院的原因,也就是娃的屁股裂了。这是一个比较明显的问题,因此两个问题叠加在一起,我也觉得有必要去趟医院了。

结果到了医院,发现这个儿研所因为是儿科专科医院,里面都是孩子,准确地说是各种有问题的孩子,从他们的行动方式都能看出来几分,有的推着轮椅,有的打着点滴,也有的昏昏沉沉地睡在婴儿车里,我跟老婆开玩笑说,我家娃估计是这个医院最健康的一个娃了。后来也基本验证了我的猜想,娃并没有啥问题,挠耳朵去看了耳鼻喉科,挠耳朵并不是因为脑子有问题,而仅仅单纯是那里有些发炎,痒痒而已,医生开了个药膏,回家抹了几天就好了。至于屁股的问题,医生开了个生长因子的药,加速生长,也很快就愈合了。

娃这次生病,其实算不得啥问题。不过对于我,也体验了一把为人父母的担心和惦记。为了娃的事情,在医院里跑东跑西是操心,害怕出问题时担心。娃在还未满月的时候,其实我已经体验过几次了,然而这一次,带着娃再次来到医院,似乎情景又不尽相同。

我们在月中回了趟老家,公开原因是也想让娃再见见这些亲人,办一个所谓的生育体检。但是还有没有说的原因,便是我自己也想要歇一歇了。坦白来说,虽然我们夫妻带娃的过程,见证着娃的成长,充满了成就感,但是毕竟也有烦有累的时候。这个时候,我也大概有三个月的时间,没有再去过公司,每天面对的就是老婆和孩子,我是比较没有耐心的,虽然孩子很可爱,但是终究也会觉得想要休息休息,与孩子少些接触,毕竟哄娃的过程,其实并没有想象中那么甜美,娃哭起来的时候,就是很少有耐心。而老婆也总是在我手忙脚乱的时候,指出我种种问题,让我的挫败感很强,所以这一次回家,其实更像是在逃避。当然,正是因为很多问题没有解决,其实也就酿成了很面的更大问题,也就是下个月史上最惨烈的与老婆的打架。

前面说得所谓婚前体检,后来我也写了一段话:

正确的办理步骤是结婚之后,计划生孩子的时候,去体检,办理准生证,办完准生证之后,办理出生医学证明,可以给孩子上户口。我们并没有按照这样的步骤去走,我们也体检了,但是我们是在外面自己找的机构体检。当然这跟我们不了解政策有关。所以,当我们孩子已经快要出生的七八月份,我去办理准生证的时候,工作人员就没有立刻让我们去体检。当然,当时也是一波三折的,好像也去村委会开了证明。
一开始的时候,是一个女的工作人员给我打的电话。结果这个工作人员上来就很霸气,几乎是以命令的口吻让我去体检。我甚至感觉她自己也不是很明白这个政策是咋回事,她当时跟我说如果不去体检,小孩就上不了幼儿园,就要不了二胎,我说那我是不是做完体检还得回来给你开个准许上学证,结果对方回答了个嗯,把我整无语了。后来又一个男工作人员接电话,才向我解释得清楚了一些。需要生完孩子两个月以后,去体检,把信息补全到系统上。

后来我与那个男工作人员还打电话聊呢,他说是现在这个政务信息化跟不上时代,很多东西太过死板,当然能得到他十几分钟的耐心解释,是因为我给市长热线打了电话,市长热线把我的信息推给了这位乡里管计生工作的男同志。

八月, 史上最惨烈吵架

这个月发生了我和老婆之间的史上最惨烈的吵架,或者说打架。惨烈到什么程度呢,我自己有一点轻微脑震荡,我老婆身上也几处瘀伤,大概过了一周这个瘀伤才消失了。吵架的导火索是由于老婆让我吃娃不吃的饭,平时娃晚上吃饭很不确定,偶尔吃的多,大部分时候都吃得不算多,于是就会剩下一些东西,遇到这种情况,我和老婆都会把剩饭吃了。结果那一天,我大概是晚上本身就有些吃多了,结果老婆还让我吃,我就有些不高兴了。后来便开始很大声地告诉她我不想吃,她则一定要我吃,如此变杠上了。如此一来先是声音越来越大,后面又开始动起手来。她在我后背打了一下,我因为在气头上,也还手了,这一下,事态就又升级了。随着事态升级,老婆又要给老妈打电话告状,我不让她打电话,电话打通了之后,我也赶忙关闭电话。后来,就变得越来越焦头烂额了。

无论怎样,事情的结果如你所见,老婆用一个塑料桶在我头上砸过来,我有了轻微脑震荡,后来又吐了两次。当天夜里无话,第二天我就久违地去上班了,结果老婆把门锁换了,我下班回来进不去屋子,就一气之下,找了个酒店住下了。再后来,终于也算是双方都给对方下了个台阶,这场吵架才算终了。但是在下台阶之前,也是说过狠话的,比如说离婚。

这件事情,也有一些后续影响。最大的影响便是老婆和老妈之间的婆媳关系变得紧张了,老婆嫌老妈在这次事件中的做法十分不当,对我的偏袒极其严重。用她的话说,以前觉得老妈是个好婆婆,现在已经不再这么看了。她有一段时间,不再在微信上搭理老妈,我为了让她们婆媳关系缓和些,又安排了十月份的一次回老家之行,但是效果也不是很好。不过话说回来,虽然此次吵架吵得很凶,但是这次吵架之后,我和老婆倒没有那么剑拔弩张了,我很少再发火,老婆也很少凶人和指挥人了,即便偶尔凶人,也往往过后会很快给个甜枣吃。当然我也找到了一些应对危机的方法,比如我自己觉得有气的时候,我就会跟娃说“看你这个臭妈妈”,“臭妈妈”,我通过玩笑的方式去缓解当时紧张的气氛,后来也证实算是一个比较好的方式。夫妻之间沟通,有时候是很困难的,能够进行有效的沟通化解问题,其实是有很大的学问可做的,期待以后能够有更多分享。

既然说到了夫妻沟通,变再举出一例。老婆回京之后没多久,就向我吐槽,我之前用她的支付宝余额投的基金,在两人分离的时候,又亏了很多。这些我自然是看在眼里的,我也总是跟她讲,基金投资,贵在坚持。结果还是被她说我自己是“韭菜”,我们为了这件事讨论过好几次,后来有一次,她说要在不久后把账户里面的钱全部取出来,我有些觉得丧气,变整天表现得无精打采,后来她也让步了,我们经过讨论,终于达成一个协议,账户里面初始投入固定数额的钱,到达年底,根据是赔是赚来决定是继续投入还是从里面撤出部分。这样的协议做出之后,我们也终于不再为这样的话题而争吵了。

九月 表情包

经历过上个月的血雨腥风,这个月变得“岁月静好”。仍然是周中带娃,周末溜娃的常规生活。六月份的时候,给老婆买了个苹果手机,图的就是拍照摄像方便,能够留下更多有记忆的照片,录像。后来证实,这个手机在这方面的确发挥了比较大的作用。ios拍照有一个实况的功能,这个实况能够让照片动起来,老婆很喜欢这个功能,并且发掘出一些新的玩法,比如通过将实况转换成Gif图片来制作表情包,于是很长一段时间里,老婆乐于整理娃的照片,从这些图片中找到适合做表情包的素材。她搞了好多表情包,然后就在微信上根据合适的场景去发这些表情包,也算玩得不亦乐乎。当然,在“晒娃”这件事上其实我们比较低调,并不像某些人一天发好多条朋友圈,老婆的“晒娃”只限于一个小范围内,她知道她的表妹(叔叔家的孩子)以及她的姥姥最是喜爱我家的娃,于是经常会定期给他们发送娃的照片和表情包,这几次回家,也经常是去找她们玩耍。

这个月,另外一个值得说道的便是终于写了一篇技术文章,也就是pnpm初体验 ,伴随着这篇文章一起的,还有在公司内部的两个分享,第一个分享,我分享了两个话题,一个是想要实现一个公司内部的webpack cli,各个team都可以用这样的工具来快速地生成前端项目,以后升级webpack也会更加容易,另外的分享是伴随着整个私有库相关的一些思考,包括打包私有库的过程(用到了Father)这样一个开源工具,也谈到了可以使用gitlab的ci/cd来进行打包和eslint检查等工作,后来其实又做了其他的一些调查,发现pnpm在私有库方面也有很大的优势,花了很多的时间,将原来的一个私有库项目进行改造,也就有了这样一篇文字。这两个分享和这一篇文字其实是一脉相承的,在这个公司,我已经呆了三年多了,也见识到了一些开发过程中的痛点,难点。在刚刚来到现在这个组的时候,我就意识到如何复用代码是一个很大的问题,但是当时公司内部还没有开始使用私有库,后面慢慢地开始使用私有库,如何更好地利用私有库,如何在多个项目中使用同一份代码,如何在老的项目中复用同一份代码,就是摆在我面前的问题了。所以,其实经过了这些思考之后,终于做成了些自己期待的样子,内心还是很有些成就感的。那几个月,干劲还是很足的,相比之下,最近的干劲,还是差了一些的。

十月 刷刷刷

十一假期即将开始的时候,把笔记本电脑的屏幕给搞坏了。后来先是联系了公司里面的IT支持,他让我直接找厂家,我于是又找的厂家,厂家说可以上门维修,但是十一假期期间没有服务,于是十一假期过完,我们就从老家会到北京,要修电脑了。十一假期前前后后在老家呆了半个月的时间,像以往一样,大多数时间都是在外面吃吃喝喝,这些吃喝的过程,总还是有些温情的,让你觉得相比城市,乡村的亲情倍感温暖。无论怎么样,当我们后来回京之后,修电脑的人员来到家里,换了块屏幕,笔记本电脑就又可以继续战斗了。我从这件事中,如果有什么教训需要吸取,那便是,莫要激动,当时就是马上要开始十一假期了,结果一激动,关笔记本盖子的时候,忘记了键盘上还有耳机呢,直接把屏幕给拍脑震荡了。

另外,这个月开始了刷电影模式,通过折腾Emby,开始收集电影,观看电影。在过去与老婆的相处过程中,很长时间里,我们都是共同刷剧,刷电影,但是后来伴随着娃的到来,我们对这个出租屋重新做了布局的调整,把电视剧搬出了卧室,搬到了客厅,从此以后,电视机就像打了封印一样,再也没有打开过。在看电视的时代,我通常是使用电视盒子的Kodi去播放影片或者电视剧,但是现在我必须做出一些调整,所以后来调整之后,我开始使用手机或者iPad上的Emby应用老播放视频。我也不纠结不能和老婆一起看片这样一件事了,很多时候,娃睡下之后,我就戴上耳机,抱起手机或者iPad,把硬盘里面的电影找出来开始看电影,老婆因此还时不时地和我闹意见,说我总是在娃睡下后,就自己跑到小床上独自玩耍,也不知道搭理她,话说回来,这几个月,也并不是没有和她一起看过电影,还是看过两部的,一个是迪士尼的《Turning Red (青春变形记)》,另外一部就是沈腾的《独行月球》

十一月 疫情 世界杯

十一月疫情又起,其实并不在我的预料之外。之前就有点感觉,似乎这几年每年过完国庆假期之后都得来那么一波,不过就是时间早晚罢了,这次因为开了会,似乎推迟了一段时间,但是该来的,也总是逃不掉。大概北京马拉松也是一个很有标志性的事件,它应该是时隔三年再次举办,举办之前其实疫情就有些苗头了,然而最终这场赛事竟然还是举办了,这实在让当时的我有些吃惊。赛事在11.6举行,似乎刚刚举办完这项马拉松,第二天新增确诊的人数就上升了,之后我们就又开始关注疫情了。

我不想说宏大的叙事,从我个人来说,这个月,关于疫情的记忆的确是占了主流的。郑州富士康工人们的逃难式回乡,文安五中的学生们受冻隔离,石家庄人敢为人先地放松疫情管控,都让人印象深刻,那一段事件,刷到了很多的负面评论,具体到我个人而言,我眼瞅着小区里面有楼被封了,眼瞅着进出小区需要48小时核酸了,眼瞅着小区周边的餐馆陆续关门不营业了,这的确是很差的生活体验。后来出头了二十条,结果小区竟然被封锁了,我还和一些邻居去维权,随之而来的是,在邻居群里和邻居们展开了辩论,一部分人以老人孩子不能感染为由,认为物业和村委会也是为了大家着想,所以才封闭小区,是可以理解的,不光是可以理解的,而且是值得赞扬的,另外一部分人,包括我在内,则反对封闭小区。那几天,我总是很关注那个微信群,总是期盼能够战胜群里的管控派,总是期盼能够给大家宣传一些我认为“对”的思想和价值观,然而群里的环境其实并不允许这样做,群里的管控派邻居占了主流,我和另外两三个邻居总是被嘲讽,甚至恶语相向,不过谁又能相信,半个多月之后,一股更强大的力量也站到了我们这一边。无论怎样,这个月最有意思的,便是在邻居群的里的这些斗争,我见到了双方的激烈斗争,也看到了管控一派的邻居对维权者的恶语相向,他们觉得维权的人都是傻X,身上都有病毒,要离他们远一点。不过维权之后,小区就解封了,我也想到了罗永浩的那则故事:

“这个世界上,最无耻的就是这种人,不公平的事出现时,他忍着;有“刺头”站出来发声了,他拖后腿,说风凉话;最后维权成功了,他立马切换笑脸,感叹世界的美好:只要有耐心,该来的总会来的。”

除了疫情之外,这个月的另外一个重头戏便是世界杯了,然而这届世界杯,其实真的没有看几场球,也不过就是在小组赛的前两轮看过几场,后面就没有怎么看了。刚开始看球的时候,还会看看老梁的《体育评书》,结果看了几天以后,老梁因为身体原因,也不再播出这档节目了,于是气氛也下降了很多。说起来,看的最有意思的大概是沙特和阿根廷的那场比赛,沙特爆冷战胜了阿根廷,那一场比赛,正好是北京时间的六点钟开赛,也是话题慢慢,公司群里也是热烈地讨论这场比赛,看完这场比赛,大家似乎都不再看好阿根廷了,可是谁又能够想到最后夺得大力神杯的,就是梅西率领的阿根廷队呢?

十二月 初阳和初恋

前面已经提到过,北京的病例数越来越高,然而各个小区都在维权,二十条被执行得很好,奥密克戎越来越猖狂,我前面也提到过我自己也是支持放开的。在上月末的时候,娃突然发烧了,发烧的原因,大概是因为维权那天,我是带着娃一起出去的,可能外面天气比较冷,着凉了。后来去了儿研所,结果当天下午我们就被判定为密接,后来过了两天时间才得知,当天我们在儿研所与确诊病例有时空交集
,当时被判定为密接,我还有些恐慌,因为不太了解政策,以为会被拉去方舱或者酒店隔离,还跟给我们打电话的社区工作人员确认,得到的回复是,现在方舱确诊病例都不够用的呢,怎么可能拉你们去隔离呢!结果第二天并没有来人贴封条,直到第三天,也就是12月1日,才来人贴封条,曾经,我还以为没有人管了,大概是要贴封条的家数也太多了。

我们被贴封条之前,通过小区微信群,找到一个小区居家隔离服务群,进入群里之后,观察群里动向,却意外的发现,这个所谓的服务群完全没有任何的服务,群里的成员在群里找社区工作人员或者物业来帮忙,完全没有人理,根据他们的说法,理应在居家隔离的第一天和第七天第八天做的三次核酸,也没有人上门来做,理应居家做的抗原检测,也没有人过来发抗原试剂
还有的在群里抱怨说该解封的时候,也没有人来测核酸,最后还是自己把封条打开了,门禁报警卸下来了。我们看到了这些情况,自然也是胆肥了,于是虽然贴上了封条,我们也偶然出门扔下垃圾(把垃圾扔到门口)或者在楼道里活动活动,后来甚至自己就把封条揭了,直接在小区里面溜娃了。12月4日,我们在小区里溜娃,结果第二天,也就是12月5日,老婆身体就不舒服了,开始发烧了,我出去给老婆买退烧药,当时只买了很少的一点药,虽然说是少,但是也买了两盒布洛芬,从后面的结果看,两盒都已经太多了,眼看着前面的大哥买了一筐药,我还专门发了条朋友圈,感叹他买药买的太多了。说来也很奇怪,买完药回来,我就开始嗓子疼,不停地想要喝水,当天下午就开始有些低烧了,不过按照老婆的说法,低烧其实不需要吃退烧药,所以我也并没有吃布洛芬,只是吃了一粒感康。老婆继续发烧,发烧到39度,结果她吃了两粒布洛芬之后便好多了。 12月7日,老婆不怎么发烧了,我们开始怀疑她有可能是感染了新冠,毕竟我这个时候也有了症状,我也在微信群里看到有人在卖抗原了,不过还是想尽快地拿到抗原,于是又跑出去买药,这个时候,想得就比较多了,就想多买些药,之前也没有做太多准备,只是想到了之前在微信群里看到的一张图片

我是之前看过《睡前消息》节目的,对莲花清瘟并不感冒,于是只买了图片里面的蒲地黄,以及在朋友圈看的银翘片,当然还有抗原。回到家开始测抗原,结果发现老婆抗原已经出现两条杠,我还没有检测出来,后来我就简单记录下了这个过程:

12.6第一天没有T,发烧
12.7第二天没有两道杠,发烧
12.8不怎么发烧了,抗原两道杠,甚至还上班了,晚上还觉得冷,穿着睡衣睡,半夜衣服湿透。
12.9咳嗽,流鼻涕严重,睡眠正常。。老婆测抗原,一道杠了,她好像没啥事了
12.10再次抗原还有,这是第五天
12.11,夜里咳嗽。。老婆测抗原又两道杠。老婆也再次有了症状,有痰,嗓子疼

值得一提的是12.9老婆还出去给娃买药,因为这个时候,娃也出现了一些症状,也顺利地买到了退烧药。事后看来,我们感染新冠其实是很早的,12.7新十条公布,然而我们在12.5就已经开始陆续感染,因为毕竟早,所以能够买到药,后来很多人感染新冠的时候已经没有药可买了,甚至加价都买不到。等我们家在12.12全部退烧之后,老婆还在网上帮助过其他没有买到药的宝妈,把我们家多余的儿童退烧药平价转让给人家,她也感叹当一个宝妈和其不易。

12.7是娃的生日,之前本来我们是想给娃过农历生日,也就是更早的时候,但是那个时候我们正处于隔离状态,孩子的爷爷奶奶姥姥姥爷亦如是,因此改到了阳历生日,结果万万没有想到这个生日,我和孩子妈会在新冠中帮孩子度过,这个时候北京对河北不再弹窗(当天下午新闻发布会甚至表示全部取消弹窗,也就是新十条发布),本来孩子的姥姥姥爷已经启程来给孩子一起过这个周岁生日,我们便将老婆已经阳了的消息告诉了他们,他们还是毅然决然地过来了,这一点,现在看来,仍然很让人感动。当然,后来看来,就算不过来,他们早晚也是会阳的,据说老家的情况早在12.7的时候,就已经有一半人处于正在阳的状态,而后来我的最亲近的家人,除了奶奶,也无人幸免。

在感染新冠之后,我们开始成为新冠的鼓手,对年轻的朋友宣传新冠逃也逃不过去,尽快感染最好,不然到了过年再感染,连年都过不好。有的朋友在随后感染了新冠,我又分享我们的经历,告诉他该买什么药,各个阶段会有什么症状,什么时候测抗原才会检测出阳性来,什么时候能够恢复,虽然这些问题在随后都能看到相关的新闻报导在做科普,但是我还是觉得第一手的信息更有可信度和说服力。当然这个时候,我也开始担心奶奶,不过给奶奶打过几个电话,都没有打通,她的电话总有问题,这个情况我是知道的。后来听老爸说奶奶在他们那边住,我也就放心了,应该也不会自己孤孤单单地没人理。

整个感染新冠的过程其实比较平淡,它比我想象中要严重一些,发烧两天无精打采,后面是持续的咳嗽和嗓子疼,直到我现在即将完稿了,嗓子都还有些不舒服,不过我还是支持放开的,只是就像是某些人戏谑的那样,虽然是放开了,但是又放开地太突然了,我只是想要一扇窗,你却把整个屋顶都掀翻了。不过无论怎样,其实感染新冠对我几乎啥也没有耽误,除了女儿的周岁party,正好是发烧的那两天,有些无精打采。我请了两天假,请假的两天也是工作不太忙的时候。

好了不说初阳这个话题了。说个轻松的话题,也就是刷剧。其实整个2022年,并没有怎么看电视剧,和老婆分居的时候,看了TVB的《鉴证实录》以及日剧《金鱼妻》,《金鱼妻》这个剧甚至还没有看完就已经放弃了,之后回家的时候,用老家的大电视看了《神探狄仁杰》的前两部,后面很长的时间,都在刷电影,不过话说回来,即便如此,其实整个2022年,也刷了不到50部电影,作为对照,2021年看的影视剧数量接近70部了。前面说了很多废话,要说的其实就是这个12月,刷了奈飞的《初恋》这部剧,这部剧在我即将三十岁的时候再看,也能让我回忆起来一些少年时光,我也觉得很温暖,虽然这部剧的主要场景发生在日本的北海道地区。我经常会在冬季的时候,找来一两部日剧来刷,总体而言,我的确觉得日剧有一种温暖的感觉。不过再话说回来,我是自己一个人用了一个周末的时间看的这部剧,看完没多久,我还跟老婆简单地讲述这部剧的情节,后来我问老婆,她是否喜欢初恋那段时光,她回答喜欢。她后来又问我同样的问题,我说我的初恋就是你啊。她又问那你年少的时候,没有早恋,会不会觉得遗憾,我说我并不觉得遗憾啊,还有很多别的事情可以做。她继续追问,除了学习,还有什么事情可以做呢?我说可以打篮球啊,可以看篮球啊。后来这段对话长久地在我的心里徘徊,我开始回忆我那些少年时光,回忆打球的岁月,也开始找来曾经的NBA录像来看,试图去得到更多追忆。

总结

我记得之前在网上看到有人发帖,大概意思是说,在今年这样的大环境下,如果你的孩子居家上网课,不好好学或者情绪消沉,你就理解理解他吧,他也挺不容易的。这样的理解关怀,我觉得也可以套用到我们成年人身上,在今年这样的大环境下,活下去,就已经很不容易了。我们碌碌无为地继续生活,就是生活对我们的馈赠。今年也仍然是“防疫”,“抗疫”,与“疫情”相处的一年。在整个行文中,我多次提到疫情对我生活的影响,从隔离到阳性,真的是魔幻的一年。当然,对于我这个有娃的中年人,我今年最大的成就应该是养育娃的这一个过程。(这篇总结从月初开始写,写了将近一个月的时间,刚开始写的时候,还没有出台新十条,现在新十条出台了,疫情不再是我们碌碌无为的借口了)

我渴望拥有个人空间,在这样的个人空间里,我可以学习,看书,看电影,写日记,我可以有属于我的独立自由世界。我为此做了一些努力,所以我以往总是会早起,老婆八点起,我就六点起。后来,有了娃,我就做了些调整,原来十点多睡,现在就十二点睡,这样也能在娃睡觉之后,能有一些自己的时间。与这种渴望伴随而来的,是那种中年感。中年感啥时候强烈呢?大概就是娃在半夜啼哭的时候,她看似没有理由的哭泣,旁边妈妈的无奈与指责,总让我觉得我正处在一种上有老下有小无法抽身的无助之中。这个时候,我也知道,一旦发火,那后面就更有麻烦在等待着你,脑海中只能吟唱刘德华的《男人哭吧哭吧不是罪》

前面写了一些可能比较“消极”的话,但是畅想未来,也是要做的。我有过很多畅想,到底还要不要在这个公司继续工作,毕竟已经在这里三年多了(年会的时候,甚至看到有人在这里已经十年了),到底还要不要继续在这里租房,毕竟租金还是略贵,还面临娃上幼儿园的问题。这些问题,暂时都得不到答案,只能继续摸索,和老婆一起探讨,我也相信道理,总是越辩越清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