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读这本书
本书是由杨奎松在2013年出版的一本书,最早知道这本书是在看凤凰卫视的《锵锵三人行》的时候,请来的嘉宾正是杨奎松先生,当时讨论的话题正是中国的知识分子,而这样一个话题因为他们的讨论也引起了我的兴趣。
书中提到了1949年前后三个知识分子的故事,他们在政治面前为能够独善其身,最终都免不了一个并不太幸运的命运。
因为本人读的是此书的pdf版本,所以将笔记随想也记录在一边。以下为随想笔记内容
#笔记随想
##书的前言
1什么是知识分子:
读书多一点,独立精神,批判性思考能力,肯于公开表达自己思想的人。
2中国知识分子的特点:
中国知识分子受传统科举制度的影响,不能独立于政府之外。
3现实:
枪杆子比笔杆子更有效。
4
瞿秋白《多余的话》瞿秋白在死前感叹自己是个书生,为什么一定要参与政治呢!
书生与政治。。
为政府献计献策。
好象是两个流氓打架,一个书生来劝架,开始俩人给他面子,驾停了,后来一着急,俩人又动起手来。
##人物1 张东荪
他认为中国可以是经济上像苏联,政治上像英美的国家。。
中国这些年的对错。真假。。
民主人士好像都是知识分子。。
功绩:保全文物人民,但是很多还是在之后被毁灭了。。
评论:中国现在还有很多bug, bug就意味着机遇商机。。
正确的历史观,没有一个人是完全的好人,没有一个人是完全的坏人。。你看别了司徒雷登,以为司徒雷登是个坏人,其实也不尽然。
政治高压下软弱了。委屈自己。。开始说一些违心的话。。
知识分子的思想改造。。有些人是主动地接受改造,有些人被动的。在建党日,他们去歌功颂德,失去理性。。建国后几年内一直在进行着。
这个人的可恶之处在于四处逢缘,立场不坚定。可怜人必有可恨之处。。
评论:什么是识实务呢?抗美援朝,你怎么评价?跟着党走,支持国家就是正确,所以有常香玉等人的捐飞机,而有些人,像这位不捐的,坑死你。那个时候与美国接触就是通敌叛国,可以想见当年中美建交是有多不容易,你的动作可能就会引火烧身。
##第二个人物 王芸生
大公报 。。。维护反动统治?
以前在我的潜意识里一直认为报纸就是应该由政府来办的,后来才知道人们是有出版的自由的,但是还是很难看到中国私营的报纸,杂志倒是不少。这位的大公报,看看。
新闻出版服务于阶级斗争。。报纸没人看。。亏损。。报纸职员流失。。
重庆版 公私合营 重庆日报
中共对历史问题看得很重。。。
他其实也只是想要让大公报这个招牌能够挂着而已,建国之前无论怎样,蒋政府毕竟没有把大公报怎么样,但建国之后形势发生变化,共产主义讲究共产,他私营的东西很难运作了。要求合营。
文革之前还有反右。。
报纸是要讲究政治性的。
终于还是亲手把大公报埋葬了。
还有说法很有倾向性的,感觉还是觉得大公报的命运早在蒋政府退出大陆就结束了。
##第三个人物 潘光旦
里面提到的费孝通应该是写过乡土中国。。。
对知识分子的思想改造。。
儒家的修身之道自觉的转化成共产党员恩自我批评。。。
#结尾
本书的内容细细想来确实倒是映射了本书的题目《忍不住的关怀》,书生在面临政治中总会有一些忧国忧民之行动,最终倒像是一场赌注,赌输了,身败名裂,赌赢了,流芳千古。可是在建国之后真正赌赢了的知识分子,实际上又有几个呢?郭沫若算一个,艾青可能也算一个,也许还有很多,我孤陋寡闻吧。不过我觉得书中更有意义的反倒是前言部分,后面三个人物传记倒是未免有些枯燥无味,但确实也让我知道了这三个人也许正是当时那些知识分子的典型代表。
P.S 此博客右下角有本人的豆瓣地址,想要了解本人最新的读书,观影动态,请关注本人豆瓣。
再谈个人博客
自从有了我的个人博客,每当看到其他人的个人博客的好的东西时,总是想要拿为己用,问过几次,人家的答复往往是WordPress模板自带的,于是也就没有结果了。但是很多东西真的很吸引你,比如他们的站内搜索,他们的视频播放,音频播放,rss的站内显示,友情链接的随机显示等等,但往往很多都是强大的WordPress插件的功能,这让我对其有了兴趣。但是对于静态博客来说,静态博客还是可以变相地实现以上所说的很多功能的,比如站内搜索,视频音频播放,只是往往在ui上没人家的漂亮。人家可能用的是一个来源播放器,jplayer,你却只能用虾米用优酷。让人感觉很low。但是不管怎样,这终究也能凑合用。好多基于github pages的博客比我的还要简单呢!
解决的两个问题:
博客的搜索功能改用了swiftype,之前的谷歌自定义搜索取消了。原因当然是因为不翻墙基本上就是个废物。当然在我看来无所谓,但是普通用户呢?所以还是改了。之前曾经还尝试过用搜狗,百度的自定义搜索,因为都是基于他的网页收录的,所以试用效果并不太好,而这个swiftype用过以后,页面很全,加载速度也很快。只是在配置这个的时候稍微遇到了点麻烦。
第二件事是对于博客内的音乐播放器的设置,之前曾经尝试过使用虾米音乐的外链,外链到我的博客后就显示了虾米的框架,这个看起来略微有点low.看到很多人都有一个博客自带的mp 3播放器,大概是wp的插件吧。后来偶然得到了一个很小的网页播放器,经过配置以后才得出了那样的效果。结果一天之后那个播放器又再度不能实现在线播放了,我也懒得折腾了,于是又不了了之了。
Firefox问题之新标签页位置
#简述
如果你只是想知道「firefox怎么将放在标签页最左边的新建标签页按钮放到标签页的右边」(原谅我表达能力就到这儿了),请直接拉到下面#解决方法 。(也就是从图一的效果转化成图二的效果)
#经过
事情的大概经过是这样的:
时隔两个多月又重新用上了Firefox,之前两个多月实际上一直在用chrome,其实chrome的实际体验已经很好了,但是看久了总是会烦的。而且浏览器这东西,又往往是我电脑用的最频繁的软件。再者,因为十一这几天假期没有出去玩,也确实有那么点无聊,想折腾点东西,而你们懂得,Firefox素有「耐操」的特性,所以我就又回来了。
先是将Firefox更新到了32,我记得我上次频繁使用应该还是29吧,后来偶尔打开的时候看到有更新提示就也更新了。这次更新后,虽然没看到明显的变化,不过也有点新鲜感。
但是紧接着问题就来了,就像是下图这样,+号放到了标签页的最左边的位置。这个问题实际上两个多月以前就有过,当时还在firefox吧 发过帖子,不过问题并没有得到解决。这次既然时间很充足,于是当我安装好firefox的更新之后,就又想解决一下这个问题。就又发了两贴,但是仍然没有得到一个满意的解决方法。
其实问题也很明显,不外乎是「扩展」「脚本」「样式」「定制」里面的问题,我于是检查了一遍,「扩展」「脚本」「样式」这些只有1个mix tab扩展,我把他恢复默认设置,结果还是那个样子。
于是又来搞「定制」,在空白标签页右键选择「定制」,会有如下图的界面。在「更多工具和功能」里确实有新建标签页,但是这个只能被拖放到标签页的最左边,而不能放到打开的标签页的右边。
#解决方法
解决方法仍然是在「定制」里面做文章,打开定制后,点击那个「恢复默认设置」,这个时候并没有直接恢复默认设置,而是给你一次反悔的机会,你的Firefox的界面改成了最原始的那个样子,但是这个定制界面里还有一个「撤销」按钮,如果不满意的话,可以撤销。我就是在「恢复默认设置」这个预览里看到了新建标签页达到了我理想的效果。然后我选择了确认。当然这个界面上的其他部分你可能并不满意,所以再次点击「定制」,将你常用的东西放到搜索框的后面,于是基本上还是能够恢复你的习惯的。
实际效果图如下:
#结论
经过这次这个折腾,我的一个体会就是:
如果你不知道怎么改变,就恢复默认设置吧。手机可以恢复出厂设置,Firefox也可以改到默认设置。这是最笨的方法,也可能是最有效的方法。当然做这些的前提是你最好能够把重要的东西备份一下,防止出现不必要的麻烦。
#闲话
实际上我也试过修改Firefox的主题,修改成fxchrome主题,但是出来的效果还是和图一类似。我也试过下载了一个便携版Firefox来看看它的效果,就是从设置这个便携版的时候发现的恢复默认设置,因为以前一直不敢恢复设置,怕恢复之后就生效,然后你的东西就全没了。因为是便携版,所以不怕这个,也就试了试,结果才发现,原来Firefox是给你一次后悔的机会的。点击「恢复默认设置」后是先有一个预览界面的。
以上
九月简单回顾
九月简单回顾
1九月份有三十天,是开学的第一个月,在这一个月里面,学习上,应该算是一个学霸了。因为宿舍,因为前途方面等等的问题,使我最终成了一个每天在宿舍呆着不超过12个小时的人,其余的时候也大都是在教室,或者上课,或者上自习,尽管学校现在没有了自习,但是依然主动去上,甚至比大一大二的时候更加积极,我总是觉得没有人逼着你去做的事情做起来才是最舒服的,所以这一个月无所谓谁学习有多艰难,什么「学海无涯苦作舟」,其实真的没有什么。今天我这么说,将来我还会这么说。当然说半天,为什么要学习呢?前十五天大概是因为想学好专业课以找工作,后十五天大概是想到要考研,开始学习数学,英语了。
2 在生活上,一个宿舍凑齐了四个人,那天有同学跟我说「你们宿舍都是大神啊」,其实也无所谓了,在现在这个全民LOL的时代了,也无所谓了。只要不影响到别人也没什么关系。我无意说玩游戏不好,我觉得玩游戏作为一个大学生是一个很正常的事情,但是「度」其实很关键,每当我看到我这帮室友们的忘乎所以的时候,我都觉得我自己是TM多么的明智,都能够将我反衬得特别机智,未来大概会告诉我,我自己的选择有多机智。
去做了一次兼职,两天的时间,每天60元,一共120块的收入,当拿到这笔钱的时候还是很激动的。
因为guosheng的结婚问题,我自己思考了近一个月的时间来想找一个怎么样的借口来跟他说,我实在不想回家,参加那个我的位置可有可无的婚礼。
3体育方面,一个月里打了有数的几场篮球。曾经有同学告诉我,说我打球很认真,很喜欢和我打球,能够看到我拼搏的样子。然而现在,可能是打的时间长了,可能是对篮球的兴趣正在一点点地下降,可能是其他人的消沉,很多时候在场上采取的是一种无所谓的态度。所以现在会怀念起高中,初中时候打篮球,很激情,很卖力气。现在,倒像是一根老油条了。
4娱乐方面,基本上这一个月都宅在宿舍里面。在宿舍看了几部电影,大都是国产片,重温了《古惑仔》,看了《后会无期》还有一部《绣春刀》看了四分之一正在看。因为我只给自己办了一个每月60小时的上网套餐,所以逼着自己上网的时间少一点。能够用在更多正经事情上面。
5其他:因为发过的两条微博的缘故,让自己在一个多月的时间里涨了大概300粉丝,涨到了1160+,这300又几乎都是真粉丝,虽然因为我最近发布的内容都不对他们的胃口,他们一言不发。但是看到粉丝涨了,还是微微欢喜。在网络上也会遇到很多让您想不到的事情,比如当我说我要考研之时,第二天有网友会主动联想我给我学习资料。比如当我在网络上说我很怕见网友的时候,会有本地素未相识的网友提出来给我两张演出的票,虽然后来证实这些东西都是他们并不需要的,但是当别人不需要而能够想到你时,已经是很让人欢喜的了。所以最近的人品攒的还是很多的,可以准备去买彩票了。
总结 :我爱这个世界
是不是太俗了这个总结。Who care
最后一首歌《突然想到理想这个词》–郝云
那些年的那些包包
下午,好心的同学提醒我,我的双肩背包坏了,这个我是知道的,拉链下面开了道口子,因为我总是给它装的很满。因为她的提醒,刚才又注意了一下,口子比之前变大了。因此以后都不好意思背出去了。
回忆了一下我过去的上学经历,那种双肩背包只有过4个,前两个小学一年级时我妈给我在村里集市上买的,10块1个,那种书包不结实,没几天就坏了。后来我爸从县城给我买回来一个,50块,当时觉得很贵,因此很是珍惜,在旁人那里我似乎也有了炫耀的资本,因为此时其他的同学还背着之前我背的那种十块钱一个的书包,于是那个书包我几乎天天背着,背到小学五年级结束。小学的时候成绩一直不错,于是当时甚至迷信地觉得这个书包是我的保护符,成功符,好像背着它我就能够考高分一样。好像真的是这样,到了六年级,慢慢地成绩倒没有以前好了。
初中的时候没有再买书包,当时在乡里面的中学上学,在整个班里面也没有几个背双肩背包的。我往往是骑着自行车去上学,于是就找个袋子,把书放到袋子里面,然后有将袋子放到自行车的前筐里面,自行车骑到教室之后再把袋子拿出来,步行一段路去教室,于是就这样走了两年,初三住宿更是没有必要带什么书包了。
考上高中之后,我就让我妈为我买了一个双肩背包,也就是现在这一个,已经有了五六年的时间了。当时自己虽然是在乡里上的初中,但是还是能够在村子里看到很多去县城上学的人去或者回来的时候是背着一个双肩包的,虽然是双肩包,但他们往往是只将一个带子挎在肩上,当时我对这样的行为羡慕不已,总是希望自己有朝一日也能向他们那样,背着包去上学。当然,包并不只是装饰作用,每次它确实会装一些我的书本和换洗的衣服,它对我也算是一大功臣了。当然,所谓的成功符的作用,这个时候已经很可笑了。
于是这个包又让我用了三年,因为实际上作为住宿生的我,平时是用不到它的,而也像那些我曾经看着的在外上学的人那样,是只有在离开或者回到家的时候,才会背起这个包包!
再后来事情就比较简单了,这个包又跟着我一起来到了大学,又跟着我走过了两年多的岁月,如今它已经很破破烂烂了,只是我真的很舍不得它。我是一个念旧的人。而所谓的念旧,并不只是这个物,而是因为物而想到的很多往事,具体到这些双肩背包这里,大概就是我接近完整的上学经历,而这段经历,又几乎占据了我的少年和青年时代,它们弥足珍贵,常常因之使我怀念,在我这个容易忘事的人看来,确实是极好的睹物思事,睹物思人的好东西,当然其实这些包背后也并没有什么事,什么人,它们背后的是我的上学历程。因为我跟它们呆得太久了,有时候甚至迷信地认为它是我的所谓符之类的东西,它们于我同在,虽是迷信,却是我舍不得它们的有力证据。
无言感激
早上收到条来自前领导的短信,还是中秋节快乐这样的话,还不忘了提醒你给身边的朋友和父母打个电话发个短信问候一下。
当然她不说我也会给家里人打电话的,这次正好赶上自己有点小感冒,嗓子有点哑,怕他们听出来倒多出许多事情来,让他们担心。没想到,两个电话打过去,父母和我奶奶都没有听出来我的异样,倒也不知是该高兴还是#$##$
但是并没有说中秋节快乐之类的话,一句也没有,事实上,从来也没有过。我总是觉得那样太假,太假,不实在。或者这就是性格使然,家庭环境使然。
当然,我也依然记得当年高三的这天,同样是八月十五,熄灯之后的宿舍,我把手机放到被窝里,把被子蒙好,不让手机的光照出来防止被巡视宿舍的老师发现,就那样,犹豫着,还是给父母发了条短信,反复修改着措辞,尽管最终想要表达的意思还是中秋节快乐。
后来,有一次,在家里面吃饭的时候,我妈说起来我一个同学(她认识),给她的妈妈在母亲节当天买了一束康乃馨,忘了我爸回了句什么,我妈则说「你忘了那年,他给你发短信祝你中秋节快乐啊! 」 其实他们应该都记得,都记得。我那个时候突然意识到其实他们也像普通人一样,是喜欢听这类话的。
好了,如果你不小心看到这里,煽情已经结束,此处可点赞。
记于甲午年八月十五日中秋节
粉体实习笔记
本人在2014年9月9日到12日参与了校内的粉体实习,现将笔记整理如下,以备日后的可能的查看。
nexus4刷机精灵刷机及系统优化
刷机体验
在hexo博客中添加其他项目主页
对于hexo博客的进阶
我与我的父亲
我与我的父亲的那些事,写给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