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阔天空的云

我们在自己的世界里独自狂欢

0%

博客加载速度太慢了
ping了一下自己的网站域名www.hktkdy.com,虽然ping之前就知道会很慢,因为自己打开网站有这个感觉。但是经过和baidu,sina的对比发现,这个加载速度差距是巨大的。
当然,毕竟自己用的是github的空间,毕竟github是国外网站,毕竟它没有被墙就已经是万幸了,就不要奢望它的加载速度能有多快了。不过也看到有人在用gitcafe来搭建博客,这个以后再说。
现在其实考虑用七牛云存储的cdn加速,不过网上能够找到的关于它加速的教程都是给wordpress博客提供的,这一点让我很郁闷,不过还是找到了用七牛云存储作为图床的方法,而地址嘛,就在七牛的新手导航里面。
以下图片为ping的结果。(图片以七牛为图床,顺便测试一下打开速度。之前自己都是用围脖图床,可是因为chrome的非商店应用不能使用在稳定版里面的稳定,使得用那个围脖是个好图床做图床也越来越费力了,我的做法已经成了到我的微博相册里面添加图片了,可是上传实在速度太慢,有的时候图片根本上传不了。)

ping  hktkdy.com

ping sina.com

ping baidu.com

#手机样式
NEXUS 4
16G ROM 2G RAM
系统:Android 4.4.4
已经root
#刷机过程
本来是想借助这个教程http://bbs.gfan.com/android-5482625-1-1.html 上面说的方法来手动刷机,由于手机已经root而且装了xposed,系统里面的东西好像已经被破坏了,导致手机连结usb线之后不能够被电脑识别(前提当然是已经开启了开发者模式调试),装个驱动就遇到了问题,于是一怒之下,直接将手机恢复出厂设置了(那个钛备份白备份了,之间内存清零了)。
恢复出厂设置之后,手机可以被电脑识别了,倒懒得手动刷机了,于是利用刷机精灵直接一键刷机了,(看了下,好像最新版的移植版N4 Android L 是beta4 ,而刷机精灵上面的是beta 2.但是当然没管太多,因为太懒?)
刷机精灵刷机真的很简单,自己几乎是一遍看着电影,一遍进行刷机的。全过程没有超过半个小时。(如果想用刷机精灵刷入android L的,可以自行google其方法)。
#刷机后问题
##开机
刷入Android L beta2之后,首先看到的是开机动画变得更加好看了,因为是第一次开机,这个动画过程也十分漫长,大概有十分钟。过了动画,接入wlan,然后是登入google帐号,鉴于天朝的网络状况,按照之前网友的作为跳过了这一步,开机过程虽然不太顺利,但是毕竟还是开机了。
##登录google帐号
之前就听说了刷入L 之后,翻墙是个大问题,甚至都不能用VPN翻墙,经过google搜索,找到了改hosts的方法,索性的是这个版本的移植版L 已经自带了root,所以下载了一个synchosts,改过hosts重启之后就能登录谷歌了。当然这也并不是说这个hosts有多好,twitter之类还是不能光靠改hosts上去的,play可以打开但是想要下载基本上就是拼人品了,很慢,很慢。我的play book里面有几本书还在读,结果一直到现在还有一本书没有下载成功,估计要重启才能停止。因为这个进程根本不能杀掉。(可能是我不会)
##联系人同步
这个问题我搞了半个小时,本来以为谷歌会自动同步联系人的,结果却并没有直接在联系人中显示我之前同步过的联系人,于是想到了我之前也在我的百度云里面备份过联系人,但是开启恢复同步之后竟然不能同步过来,我怀疑是对L 的支持问题。最后的解决还是手机的设置上了。同步联系人也是需要手动设置勾选滴。
#开启google now
还没有开启,哪天有必要开启的。这东西用习惯了,就真的习惯了。
最终还是开启了google now,如果说android 4.x时代开启google now还需要这样做的话,整个开启步骤长达十几步,熟练了也需要十几二十分钟,那么Android L(开发者预览版)开启google now仅仅是需要三分钟即可搞定,颤抖吧,少年。具体方法:
1系统语言改为英文
2退除google帐号
3将google play service设置为disabled,如果要求卸载,卸载之
4重新登录google帐号,这个时候就已经能够出现I’M IN了,点击之,即可成功开启。
5将google play service设置为enable
(此方法来自机锋论坛网友,感谢)

#其他
当然其实刷机之后的问题未必比刷机之前问题少,比如有大量的软件不能用,比如要重新安装好多app。比如翻墙的问题。当然毕竟这是一个新的系统,权重之下还是能够比较让我满意的,毕竟在家电脑翻一样的翻。手机快才是重要的。
#刷机后评价
这个Android L还是很有趣的,我在手机上装了大概20几个app之后还能保持特别顺滑的手感,与刷机之前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色调和之前的4.4反差特别大,material design还是很给力的,很美妙的是那些阴影,可以看出来是花了功夫的,真的很细腻。正常使用的话,对我而言基本上没什么问题,刚才也有提到,最常上的是社交类app,除了twitter,ins不能用有些遗憾之外,其他的都能够让你玩的很爽,比4.4的时候还要快。

Android L 的图片就不传了,大家在网上看到的还没有看够吗?
N4刷入Android L体验报告到此为止,一下为个人吐槽,可选看**

#刷机前吐槽
首先是手机的问题不少

1 xposed里面的instagram图片下载不能正常使用了,这个让我这个最近喜欢上玩ins的娃有点蛋疼,能刷不能玩,还总是强迫症似的想要下载,摆弄半天也没有用。
2最近手机反映特别慢,是我买来以后最慢的时候了。当然之前并没有刷过机,安卓机又一直有这样一个毛病,使用时间越长,用起来越卡。尤其是我那天尝试着用了钛备份把自己手机上七十多个自装app(xposed框架中的插件也算在内)备份之后,又浪费掉将近两个G的容量,致使手机的16G(当然,实际为12.x)ROM,最后只剩下了1G多一点(我觉得这也是手机变卡的原因)。
3 google play即使用fqrouter也不能打开,但是却可以下载应用。
4因为在家里,和学校里的网络状况不一样,不太清楚,但是很郁闷的是,最近向google+,微博带有图片的post都不能正常发送,根据我的流量监控软件显示,发送的时候几乎就没有网速。

5昨天晚上,把手机开着外放音乐睡着了(屋里面就我一个人,结果半夜十二点醒来发现手机显示没有信号,然后播放音乐没有声音,其他所有涉及声音的也都无效,重启之后依然无效当时没有无线网,直到早上连上wifi之后才能够恢复正常。
6就在前两天,电量还剩1%的时候我去充电,没去管他,等我一个小时后回来看手机,发现手机上显示红色的”download mode”下面还有一行小字,搜索解决方案后没有解决,最终是等电量全部放光之后再充电恢复正常的。
7 最近也确实看到很多网友在N4上面刷入Android L,这让我这个半小白也有了兴趣,虽然知道九月份就能等到更新,但是最近也确实没啥事,于是想了想,刷就刷呗。

#写在前面
之前看过几个对《纪念刘和珍君》的仿写,深深佩服这些人的才华。其中包括写小道消息的fenng和月光博客的博主,于是google了一下,将能够搜索到的几篇比较精彩的做了一下汇总。
#严肃类
##纪念dropbox君
中华民国九十九年五月十日,就是Dropbox君遇害的那一天,我独在墙外徘徊,遇见推友们,前来问我道,“先生可曾为Dropbox君写了一点什么没有?”我说“没有”。他们就正告我,“先生还是写一点罢;很多人都是听先生的推荐才知道Dropbox君的。”

  这是我知道的,凡我用过的网络存储服务,大概是因为功能和速度的缘故,甚少使用,更不会推荐给他人,直至遇到Dropbox君,在这样的生活中,毅然将Dropbox放入我电脑“启动”组里的软件,这几年来就只有她。我也早觉得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倘使我能够相信真有所谓“在天之灵”,那自然可以得到更大的安慰,——但是,现在,却只能如此而已。

  可是我实在无话可说。我只觉得所住的并非人间。放在Dropbox里数百兆的工作和学习文档都再也无法访问,使我艰于呼吸视听,那里还能有什么言语?长歌当哭,是必须在痛定之后的。而此后几个五毛的阴险的论调,尤使我觉得悲哀。我已经出离愤怒了。我将深味这非人间的浓黑的悲凉;以我的最大哀痛显示于非人间,使它们快意于我的苦痛,就将这作为后死者的菲薄的祭品,奉献于逝者的灵前。

  二

  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这是怎样的哀痛者和幸福者?然而造化又常常为庸人设计,以时间的流驶,来洗涤旧迹,仅使留下淡红的血色和微漠的悲哀。在这淡红的血色和微漠的悲哀中,又给人暂得偷生,维持着这似人非人的世界。我不知道这样的世界何时是一个尽头!

  我们还在这样的世上活着;我也早觉得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离2012还有两年,忘却的救主快要降临了罢,我正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

  三

  在无数被害网站之中,Dropbox是我的最爱。一个划时代的云存储服务,我向来是这样评价她。这样说,现在却觉得有些踌躇了,我应该对她奉献我的悲哀与尊敬。她不是“苟活到现在”的无良网站,而是一个无辜被封杀的深受网民喜爱的服务。

  Dropbox的名字第一次为我所见,是在去年Gmail的一封邮件里,我的一个好友发邮件推荐我注册这个服务,就是Dropbox;但是我注册后发现需要安装客户端,令我踌躇不前。直到后来,越来越多的朋友发来邮件邀请我注册,才令我感到诧异,这到底是个什么服务,居然有这么大的魅力,后来一个好友告诉我,说:这就是云存储服务。其时我才恍然大悟,原来这个服务能实现多台电脑上文件的自动同步和更新,心中却暗自诧异。我平素想,为了同步文件,无论如何也需要用U盘将文件拷贝粘贴,总有些麻烦,而使用Dropbox竟然可以自动完成这所有的更新操作,实在节省了我大量的时间,于是我使用Dropbox的时间就多了起来,直到将其加入“启动”组,成为我电脑必备的软件,虽然中途也见过微软的Mesh等同类软件,到总觉得速度和性能Dropbox最优,直到昨日Dropbox突然被害,才发现在我的记忆上,昨日的Dropbox就是永别了。

  四

  我在十日的早晨,还发文章向网友推荐Dropbox,并分享了阮一峰翻译的“Dropbox的创业经历”的PPT;下午便得到噩耗,说Dropbox居然被封杀,连https都无法访问,而客户端一经退出就再无法登录。但我对于这些传说,竟至于颇为怀疑。我向来是不惮以最坏的恶意,来推测中国的网络监管部门,然而我还不料,也不信竟会下劣凶残到这地步。况且始终没有任何意识形态的工具软件Dropbox,更何至于无端在屏幕前喋血呢?

  然而即日证明是事实了,作证的便是访问Dropbox出现的“连接被重置”的错误页面。而且又证明着这不但是封杀,简直是定点封杀,因为所有包含dropbox.com的链接都无法打开。
  原文链接:http://www.williamlong.info/archives/2174.html
 
##纪念乔布斯君

公元二零一一年十月六日,就是苹果公司为五日在家中病逝的乔布斯发讣告的那一天,我独在贴吧里游荡,看见好友,发来消息问道:“你可曾知道苹果前CEO乔布斯去世了吗?”我说“知道”。他感叹道,“唉,世界又失去了一位伟人”。

这是我知道的,凡我印象中的名人,大概是因为对他们没有什么崇敬之情罢,对他们的生平事迹一向不大清楚,然而在这样的心境中,能记得清楚的就只有乔布斯。我也觉得有记念他的必要的,这虽然对别人来说无关紧要,但对我,却大抵只能如此而已。倘使我能够相信真有所谓“在天之灵”,那自然可以得到更大的安慰,——但是,现在,却只能如此而已。

可是我实在低落。我只觉得世界对伟大太不公。乔布斯深邃的眼神,浮现在我的眼前,使我艰于呼吸,那里还有什么言语?长歌当哭,是必须在痛定之后的。而此后几篇悼念他的文章,尤使我觉得更加悲痛。我已经出离低落了。我将深味这世界对伟大的不公,以我的最大哀痛显示于这不公的世界,使它快意于我的悲伤,就将这作为对死者的菲薄的祭品,奉献于逝着的灵前。

真的伟大,敢于挣破传统的束缚,敢于承受病痛的折磨。这是怎样的创造者与不幸者?但是悲剧又常常为伟大设计,以时间的流驶,来抹去生命,仅使留下微漠的悲哀与零星的记忆。在这微漠的悲哀与零星的记忆中,又给人一丝念想,保持着似有非有的哀伤。我不知道这样的念想何时是一个尽头!

我们还有着这样的哀伤;我也觉得有记念乔布斯的必要了。离十月五日也有十天,但忘却的救主仍未降临,我确实有记念乔布斯的必要了。

在世界上这么多的卓有贡献者之中,乔布斯是为我敬仰的。敬仰者罢,我向来这样想,这样说,现在却觉得已不能用来形容他在我心中的地位,我应该对他奉献我的悲哀与尊敬。他不是“毫无创造力的我”的敬仰者,而是为了改变世界而创新的世界的伟人。

他的姓名第一次为我所见,是在二零零五年夏初美国斯坦福大学进行毕业典礼时,请来众多名人发表演讲的时候。画面上的一个就是他;但是我不认识。直到后来,也许是观看iphone发布会时,画外音才说台上那穿黑套头衫的人就是乔布斯。其时我才能将姓名和实体联合起来,心中却暗自诧异。我平素想,能够不为传统所束缚,改变人们生活方式的人,无论如何,总该是有些干练不羁的,但他却身形消瘦,动作笨拙。待到新产品相继被发明出来之后,他才频繁的出现在荧屏上,于是见他的回数就较多了,也还是身形消瘦,动作笨拙。待到今年年初请假,其他人以为他年岁已高,准备退休玩乐的时候,我才见他不曾赋闲,还与总统奥巴马会面。此后似乎就没有什么情况。总之,在我的记忆上,他一直很健康。

我在六日中午,便得到噩耗,说乔布斯在家中因病逝世。但我对于这消息,竟至于颇为怀疑。我向来是不惮以最深的怀疑,来推测消息的,然而我还不料,也不信生命竟会脆弱到如此地步。况且干练不羁的乔布斯,更何至于轻易的在家中病逝呢?

然而即日证明是事实了,作证的便是苹果公司发出的讣告。史蒂夫•乔布斯的才华、激情和精力是无尽创新的来源,丰富和改善了我们的生活。世界因他无限美好。

比尔盖茨就有致辞,说他是“伙伴、同事、竞争对手和朋友”。

接着就有人说,失去了一个无与伦比的科技潮流先驱与导演者。

事实,已使我心情沉重;致辞,尤使我无比悲痛。我还有什么话可说呢?我懂得伟人之所以要经历悲剧的缘由了。悲剧呵,悲剧呵!不在悲剧中成功,就在悲剧中陨落。

但是,我还有要说的话。

我没有亲见;听说,他,乔布斯,逝去前不久是欣然辞职的。自然,辞职而已,稍有心者,谁也不会料到意是去迎接死亡的。但竟在家中病逝了,胰腺癌,癌细胞扩散,已是绝症,但他却坚持了五年之久。

身形消瘦的、动作笨拙的乔布斯确是去世了,这是真的,有苹果公司的讣告为证;只有生前由他创造出的产品并没有一同随他而去。创新,改变世界。他的理念将继续改变世界,影响数代人。在过去的四十年中,乔布斯一次又一次预见了未来,并把它付诸实践。

他的热情,信念与才识,将永远激励着我们……

时间永是流驶,地球仍旧转动,有限的一个生命,在世界上是不算什么的,但,这是一个曾改变世界的人呢?人类的创新发明的历史,正如树的生长,先前落下许多枯叶,在地上腐化,而后树更加高大,乔布斯他的创造,也许只是一片枯叶。

但他给我们留下零星的记忆了,当然不觉要遗忘。至少,也浸渍我们所有人,纵使时光流驶,抹去记忆,也会在微漠中永存深邃的眼神。陶潜说过,“亲戚可余悲,他人亦已歌,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倘能如此,这也就够了。 

我已经说过:有限的一个生命,在世界上是不算什么的。但这次却很有几点出于我的意外。一是乔布斯对世界的影响竟会如此之大,二是他的创造对世界的影响也会如此之大。

乔布斯的逝世,世人知晓后必会继承他的遗志,发明创新之路永不会中断。倘要寻求这次他逝世对于将来的意义,意义就在此罢。

后继者在零星的记忆中,会想起身上的责任;人类用科技改造社会,将更奋然而前进。

呜呼,我说不出话,但以此记念乔布斯!

十月十五日
原文链接:
http://www.peng99.com/zuowen/Article/6407.shtml

#搞怪类
##记念武藤兰君
中华人民共和国五十七年六月二十三日,就是东瀛国小泉政府提倡下AV业杰出青年武藤兰去世的那一天,我独在生活版内外徘徊,遇见刘君,前来问我道,“先生可曾为武藤兰写了一点什么没有?”我说“没有”。他就正告我,“先生还是写一点罢;武藤兰生前就是生活版兄弟们的最爱。”
  
    这是我知道的,凡我所看过的小日本AV,大概是因为小日本av摄影视觉不好吧,销行曾一向就甚为寥落,然而在这样的艰难中,异军突起的日本AV就有她。我也早觉得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这虽然于死者毫不相干,但在生活在水源的兄弟,却大抵只能如此而已。倘使我能够相信真有所谓“在天之灵”,那自然可以得到更大的安慰,——但是,现在,却只能如此而已。
  
    可是我实在无话可说。我只觉得住所空前昏暗。一大堆的形形色色武君的作品,排放在我的周围,使我艰于呼吸,那里还能有什么言语?放声常叹,是必须在看过碟片之后的。而此后几个人能达到武君在生活版兄弟心中之地位,尤使我觉得担忧。我已经出离愤怒了。我将深味这AV行业的浓黑的悲凉;以我的最大哀痛显示于水源,使是水源兄弟理解我的痛,就将这作为后死者的菲薄的祭品,奉献于逝者的灵前。
    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这是怎样的的一个斗士,一个为千万单身(部分结婚)青年的性福而放弃自己高贵的身躯,或在床上、或在办工桌上、或在冰床上,一次又一次为了讨好的一次次呼喊。我不能理解武君当时的感受,但她那敬业的叫喊,让早已麻木灌水生活的自己知道还是个男性。
    我们还在这样的生活里活着,我也早觉得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离知道消息已有两小时,忘却的救主快要降临了罢,我正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
    众多的A片中,武藤兰是我的最爱。低级演员者,我向来这样想,这样说,现在却觉得有些踌躇了,我应该对她在事业中的奉献感到敬佩和景仰。她不是“岔开腿要钱”的妓女,是为了色情影业而死的杰出青年。
    她的姓名第一次为我所见,是在大学三年级的一个下午,不久后被开除的同学还没有被开除的时候,租回几张碟片。其中的一个就是她;但是我不认识。直到后来,也许已经是夜幕降临,乏味的几张西片看过后吧,才有人指着那个在手术台上呻吟的女性告诉我,说:这就是武藤兰。其时我才能将姓名和实体联合起来,心中却暗自诧异。我平素听人讲,为人不识武藤兰,阅尽A片也枉然。一个能在不登大雅之堂的A片事业有如此影响,无论如何,总该是有些特殊的,但她却常常微笑着,态度很温和。或坐、或躺,或是喊着*也还是始终微笑着,态度很温和。纵使在之后,也是带着特有的微笑。一次的穿帮,墙边排满猥琐的日本男人,我才知道武君是表演不如意的。总之,在我的记忆上,那一次就是永别了。
    对于武君的死因,我没有亲眼所见。听到这个噩耗,实事在生活版的一个水友的帖子里,众说纷纭,或说纵欲而死,奉献全部于事业,或是生病而死。但我对于这些传说,竟至于颇为怀疑。我向来对武君体型和体力放心,也向来对拍片者的卫生条件放心。更甚者对武君选择的器材放心。但事实说明,武君就死了。
    但接着就留言,说再看她的片子。遐想作品,已使我沉迷无视了;流言蜚语,尤使我耳不忍闻。我还有什么话可说呢?我只得珍藏武君作品留给后人,默默收起前最后再欣赏。沉默呵,沉默呵!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但是,我还有要说的话。
    时间永是流驶,街市依旧太平,A片事业仍旧发展,在东瀛过是不算什么的,至多,再出来几个更大胸肥臀者,或者给加一些特写和同志。至于此外的观者感受,考虑者寥寥,因为这实在不是大家所愿接受。为考虑观者感受,逝去武君,尽摆风情取悦者,逝去武君。大小长短尽接受者,逝去武君,器材实弹不惧者,逝去武君。
  
   呜呼,我说不出话,但以此记念武藤兰君!
   原文链接:
   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1830168581520067180.html
  
  
  
  
  
  
  
  
##纪念萨达姆君
作者:北 冥


公元二零零三年四月十六日,就是美英联军驾驶着装甲车于九日在巴格达市心的广场上唆使一小撮人推倒萨达姆像的后一星期,我独在御花园内徘徊,遇见总管太监,前来问我道,“陛下可曾为萨达姆写了一点什么没有?”我说“没有”。他就正告我,“陛下还是写一点罢;萨达姆垮台后就只有亲美派的文章”

这是我知道的,凡我志同道合的暴君,大概是因为往往不得善终之故罢,行情近来就甚为寥落,然而在这样的形势艰难中,毅然树起了反美大旗的只有他。我也早觉得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这虽然于垮台者毫不相干,但在苟延残喘者,却大抵只能如此而已。倘使我能够相信真有所谓“绝地反击”,那自然可以得到更大的安慰,–但是,现在,却只能如此而已。

可是我实在无话可说。我只觉得所住的并非人间。美国人的狂轰烂炸,惊惧在我的噩梦,使我艰于呼吸视听,那里还能有什么言语?长歌当哭,是必须在痛定之后的。而此后几个所谓民主人士的阴险的论调,尤使我觉得绝望。我已经出离愤怒了。我将深味这独裁者的最后的疯狂;以我的最大哀痛显示于非人间,使它们快意于我的苦痛,就将这作为苟活者的菲薄的祭品,奉献于垮台者的灵前。


真的暴君,敢于直面良心的谴责,敢于让妇女儿童流血。这是怎样的独裁者和疯狂者?然而造化又常常为敌人设计,以叛民的欢呼,来美化侵略,仅使留下淡红的血色和无耻的背叛。在这淡红的血色和无耻的背叛中,又给我暂得偷生,苟活在这似人非人的世界。我不知道这样的世界何时是一个尽头!

我们还在这样的世上活着;我也早觉得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离四月九日也已有一星期,背主的叛民快要安定了罢,我正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


在被美国痛恨的暴君之中,萨达姆君是我的偶像。偶像云者,我向来这样想,这样说,现在却觉得更为景仰了,我应该对他奉献我的悲哀与尊敬。他不仅是“苟活到现在的我”的偶像,是为了抵制美国式民主而垮台的暴君的旗手。

他的姓名第一次为我所关注,是在那年夏天伊拉克军队趁着东欧巨变的时机,出兵收复科威特为自己一省的时候。耀武扬威的一个就是他;但是我不认识。直到后来,也许已经是美英率领多国部队,强轰出科威特之后了,才有人偷偷通过秘密途径介绍我,说:这就是萨达姆。其时我才能将姓名和实体联合起来,心中却暗自诧异。我平素想,能够不为势利所屈,反抗一广有羽翼的超级大国的暴君,无论如何,总该是有些桀骜锋利的,但他却常常微笑着,态度很温和。待到联合国开始核查,百般刁难之后,他才始来和我的勾结,于是联络的回数就较多了,也还是始终微笑着,态度很温和。待到美英威胁动武,安理会的法德俄已经黔驴计穷,美英大兵压境的时候,我才见他虑及暴政前途,黯然至于泣下。此后似乎就不相见。总之,在我的记忆上,那一次就是永别了。


我在八日早晨,才知道前一天有美军向巴格达挺进的事;后来便得到噩耗,说共和国卫队居然溃散,死伤至数千人,而萨达姆像即在被推倒之列。但我对于这些传说,竟至于颇为怀疑。我向来是不惮以最坏的恶意,来推测美国人的,然而我还不料,也不信竟会干净利落到这地步。况且始终微笑着的英雄般的萨达姆君,更何至于无抵抗的在家门前潜逃呢?

然而即日证明是事实了,作证的便是他那被推倒的雕像。还有证据,是那些无耻的叛民。竟然又证明着叛民不但不抵抗,简直是帮凶,因为首先抡起大捶在那塑像的是巴格达市民。

但美国佬就宣传,说他们是“解放者”!

但接着就有新闻,说他们是受人民欢迎的。

惨象,已使我目不忍视了;新闻,尤使我耳不忍闻。我还有什么话可说呢?我懂得变心臣民之所以默无声息的缘由了。沉默呵,沉默呵!不在适当的时机,不会剧烈的爆发。


但是,我还有要说的话。

我没有亲见;听说,他,萨达姆君,那时是众叛亲离的。叛民,无赖而已,稍有人心者,谁也不会料到会这样的下场。但竟在巴格达市内发生了,欢呼雀跃,迎接美军,已是致命的创伤,真是令人泣血。少数的敢死队员想捍卫他,寡不敌众,被美军炮轰,溃散;一起的共和国卫队又想去帮助他,也被轰,炮弹铺天盖地,炸的一片狼迹,也溃散。但有人还敢去拼命,美国兵凭借坦克和装甲车猛烈打击,于是死掉了。

始终微笑的和蔼的萨达姆君确是垮台了,这是真的,有他自己的逃跑为证;狂热而忠诚的敢死队员也死掉了,有他们自己的尸骸为证;还有一样狂热而忠诚的共和国卫队也纷纷做鸟兽散了。当一个暴政无奈地覆灭于来自民主世界的强大的打击中的时候,这是怎样的一个惊心动魄的伟大呵!锦衣卫们的逮捕屠杀的伟绩,宣传部门的愚弄臣民的文章,不幸全被这几棵导弹打垮了。

但是全球的独裁者却只能低下头来,不知道个个明天命运何如……。


时间永是流驶,街市依旧太平,有限的几个生命,在君主是不算什么的,至多,不过供鼓吹民主的人士以作文的素材,或者给有企图的敌人作“政治”的炮弹。至于此外的深的意义,我总觉得很寥寥,因为这实在不能让暴君们醒悟。人类的统治前行的历史,正如茅坑的石头,当时用大量的牺牲,也不能摇动一点点,但我们是不为所动的,更何况美军还没来。

然而既然有了先例了,当然不觉要扩大。至少,也当鼓舞了敌人,帮闲,叛民的心,随着时光流驶,形成潮流,也会在其他的国度里产生反叛的抗议的斗

争。诗人说过,“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倘若如此,这也就坏了。


我已经说过:我向来是不惮以最坏的恶意来推测美国人的。但这回却很有几点出于我的意外。一是美英联军竟会绕开联合国,一是反战力量竟至如此之苍白,一是伊拉克的臣民临难竟能如是之背主。

我目睹伊拉克叛民的办事,是始于这次的,竟然是多数,但看那手舞足蹈,欢呼雀跃的气氛,曾经屡次为之感叹。至于这一回在联军到来后积极响应,虽背叛君主不恤的事实,则更足为我国锦衣卫的警钟,虽遭洗脑灌输,压抑至数十年,而终于没有消亡的明证了。倘要寻求这一次垮台者对于将来的意义,意义就在此罢。

苟活者在淡红的血色中,会依稀数清残喘的时日;真的暴君,将坚持到最后一刻。

呜呼,我说不出话,但以此记念萨达姆君!
原文链接:
http://bbs.tiexue.net/post_2945291_1.html?s=data

#体育类
  
##纪念多梅内克君
纪念多梅内克君(仿纪念刘和珍君)

  文/王大力

  一

  中华人民共和国六月二十二日,就是法国男子国家足球队在南非世界杯A组遇害的那一天,我独在学生宿舍外徘徊,遇见某君,前来问我道,“先生可曾为多梅内克写了一点什么没有?”我说“没有”。他就正告我,“先生还是写一点罢;多梅内克世界杯前向来是先生最大动力的。”

  这是我知道的,凡我所写的足球评论,大概是因为往往没有技术含量的原因吧,文章点击一向就甚为寥落,然而在这样的生活艰难中,毅然每天给我写下去动力的就有他。我也早觉得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这虽然于多梅内克毫不相干,但在我,却大抵只能如此而已。倘使我能够相信真有所谓“在天之灵”,那自然可以得到更大的安慰,——但是,现在,却只能如此而已。

  可是我实在无话可说。我只觉得所住的并非人间。几十个法国球员的鲜血,洋溢在我的周围,使我难于呼吸视听,那里还能有什么言语?长歌当哭,是必须在痛定之后的。而此后几个所谓足球评论员的阴险的论调,尤使我觉得悲哀。我已经出离愤怒了。我将深味这非人间的浓黑的悲凉;以我的最大哀痛显示于非人间,使它们快意于我的苦痛,就将这作为出局者的菲薄的祭品,奉献于逝者的灵前。

  二

  真的猛士,敢于直面球队出不了线的人生,敢于正视球队内讧的鲜血。这是怎样的哀痛者和不幸者?然而造化又常常为庸人设计,以时间的流驶,来洗涤旧迹,仅使留下淡红的血色和微漠的悲哀。在这淡红的血色和微漠的悲哀中,又给人暂得偷生,维持着这似人非人的世界。我不知道这样的世界何时是一个尽头!

  我们还在这样的世上活着;我也早觉得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离六月二十二日也只有几个小时,忘却的救主快要降临了罢,我正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

  三

  在几十个出局的法国男足所组成的集体中,多梅内克君是我所崇拜的教练。教练云者,我向来这样想,这样说,现在却觉得有些踌躇了,我应该对他奉献我的悲哀与尊敬。他不是“苟活到现在的我”一个人所尊敬的教练,是为了法国队而死的所有人都该尊重的教练。

  他的姓名第一次为我所见,是在06年德国世界杯上,法国队获得亚军的时候。其中的一个就是他;但是我不认识。直到后来,也许已经是很久时间了,法国队再次集结之后了,才有人指着一个教练告诉我,说:这就是多梅内克。其时我才能将姓名和实体联合起来,心中却暗自诧异。我平素想,能够不为压力所屈,反抗一广有羽翼的法国球迷,无论如何,总该是有些桀骜锋利的,但他却常常眉头紧锁着,态度很温和。待到偏安于渤海大学,进入象牙塔之后,他才始被我所牢记,于是电视上见面的回数就较多了,也还是始终眉头紧锁着,态度很温和。待到法国队与中国队热身时,往日的法国球员以为责任已尽,陆续退役的时候,我才见他虑及法国队前途,黯然至于泣下。此后似乎就很少相见。总之,在我的记忆上,那一次就该算是永别了。

  四

  我在二十一日早晨,才知道有球员骂主教练的事儿;随后便得到噩耗,说法国居然有人离队了,还有人罢训了,而多梅内克即在被骂者之列。但我对于这些传说,竟至于颇为怀疑。我向来是不惮以最坏的恶意,来推测法国人的,然而我还不料,也不信竟会下劣凶残到这地步。况且始终眉头紧锁着的和蔼的多梅内克君,更何至于无端在队中被球员怒骂呢?

  然而即日证明是事实了,作证的便是法国队的体能教练。还有一个,是法国队领队。而且又证明着这不但是怒骂,简直是侮辱。

  惨象,已使我目不忍视了;流言,尤使我耳不忍闻。我还有什么话可说呢?我懂得衰亡法国队之所以默无声息的缘由了。沉默呵,沉默呵!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

  五

  但是,我还有要说的话。

  我没有亲见;听说他,多梅内克君,那时是非常老实的。自然,谩骂而已,稍有人心者,谁也不会料到有这样的罗网。但竟在法国队中发生了,无端的谩骂,已是致命的创伤,只是没有反抗。一起的一些工作人员想去劝他,但最终也一起被骂了。

  始终眉头紧锁的和蔼的多梅内克君确是出局了,这是真的,有他自己的球队为证;沉勇而友爱的东道主南非也出局了,有他自己的球队为证;只有一样沉勇而友爱的墨西哥和乌拉圭还在冠军的路上呻吟……

  六

  时间永是流驶,街市依旧太平,有限的1个进球,在法国是不算什么的,至多,不过供无恶意的闲人以饭后的谈资,或者给有恶意的闲人作“流言”的种子。至于此外的深的意义,我总觉得很寥寥,因为这实在不过是法国队的悲哀。人类的血战前行的历史,正如煤的形成,当时用大量的木材,结果却只是一小块,但输球是不在其中的,更何况是出局。

  然而既然有了裂痕了,当然不觉要扩大。至少,也当浸渍了亲族;球员,球迷的心,纵使时光流驶,洗成绯红,也会在微漠的悲哀中永存眉头紧锁的和蔼的旧影。陶潜说过,“亲戚或余悲,他人亦已歌,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倘能如此,这也就够了。

  七

  我已经说过:我向来是不惮以最坏的恶意来推测法国人的。但这回却很有几点出于我的意外。一是法国队员这样地凶残,一是A组其它国家足球队竟如此之下劣,一是多梅内克君输球后竟能如是之从容。

  我目睹多梅内克的办事,是始于06年的,虽然已经很远,但看那干练坚决,百折不回的气概,曾经屡次为之感叹。至于这一回在南非倒下,虽小组出局的事实,则更足为法国人的悲哀,虽遭阴谋秘计,压抑至数年,而终于没有消亡的明证了。倘要寻求这一次出局者对于将来的意义,意义就在此罢。

  苟活者在淡红的血色中,会依稀看见微茫的希望;真的猛士,将更奋然而前行。

  呜呼,我说不出话,但以此记念多梅内克君!

原文链接:
http://bbs.sports.163.com/bbs/zuqiu/180738553.html

#最后
感谢伟大的鲁迅先生在遥远的几十年前写出那样一篇伟大的作品来,如此,后人才能模仿出那么多或有趣或精彩的文章!

Written with StackEdit.

#点评
这首歌最早的时候是看《维多利亚的秘密2010》的时候听到的,当时并没有太大的印象,只是觉得好听,后来很偶然的看了一遍这首歌的歌词,觉得歌词真的很棒,然后就又一遍一遍地听,结合歌词越听越有味道了。之后又接连听了几首jewel的歌,总体感觉都不错,一个四十岁的女人到现在依然有那样的声音,简直是惊艳。
#音乐欣赏

#歌词
What You Are
jewel
I’m driving around town
Kinda bored with the windows rolled down
See a girl on the bus stop bench
Dressed to draw attention
Hoping everyone will stare
If she don’t stand out she thinks she’ll disappear
Wish I could hold her, tell her, show her
What she wants is already there
A star is a star
It doesn’t have to try to shine
Water will fall
A bird just knows how to fly
You don’t have to tell a flower how to bloom
Or light how to fill up a room
You already are what you are
And what you are is beautiful
Heard a story the other day
Took place at the local VA
A father talking to his dying son
This was his conversation
“It’s not supposed to be like this
You can’t go first I can’t handle it”
The boy said “Dad now don’t you cry,
Remember when I was a child what you used to tell me when I’d ask why?”
(You’d say) Gravity is gravity
It doesn’t try to pull you down
Stone is stone
It can’t help but hold its ground
The wind just blows, though you can’t see
It’s everywhere like I’ll always be
You already are what you are
And what you are is strong enough
Look in the mirror
Now that’s another story to tell
I give love to others
But I give myself hell
I’d have to tell myself
“In every scene there’s a perfect plan”
Everything I hoped to be
I already am
A flower is a flower
It doesn’t have to try to bloom
And light is light
Just knows how to fill a room
And dark is dark
So the stars have a place to shine
The tide goes out
So it can come back another time
Goodbye makes a love so sweet
And love is love so it can teach us
We already are what we are
And what we are is beautiful
And strong enough
And good enough
And bright enough

jewel

#本期无话
看到一篇文章,感觉写得特别好,推荐给大家。
以下为节选:

#白衣飘飘的年代

1988年,高晓松考入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无线电专业,住宿被分配在26号楼614室的一个下铺。两年后,他从清华退学,在校外和分别来自各个高校的蒋涛、戴涛、赵伟、老狼等人组建“青铜器”乐队

当时的乐队主唱老狼回忆说:“高晓松那会儿刚刚从清华退学,然后组织了一个大学生的摇滚乐队。当时他们乐队缺主唱,我也是通过朋友介绍,参加了这个乐队。我俩第一次见面约在南礼士路那边的一个建筑设计院的门口。印象当中他不拘小节,留着那时候比较文艺气质的长发,挺帅挺能说话的那种。”

这是个典型的“地下乐队”,吉他和贝斯都不超过一百块钱,鼓槌用刷子把替代,音箱是用红灯牌电子管收音机改装而成,整个乐队最值钱的资产是键盘手赵伟从家里偷拿出来的一台3万块钱的合成器。“都不用效果器,直接就是失真的。”高晓松回忆起当时的窘境。后来主音吉他手戴涛在北京邮电大学的女朋友发动宿舍全体女生捐助了乐队400块钱,这才买了第一台音箱。高晓松至今觉得那400块钱对乐队的意义重大,他和戴涛从西单买了个硕大的音箱,一人推着自行车,一人扶着音箱,从西单驮回清华大学。“下午四五点钟一直推到夜里,中间快到中关村的时候,都已经累得不行了,音箱从后座上掉了下来。戴涛拿自个儿脚去垫了一下,给砸得都那样了,但还是觉得特幸福。”

鼓手蒋涛说,“现在回过身来看,可能有很多当时的一些因素促成我们的相识与合作,但肯定没有任何的功利主义,就是那种青年的激情。”

随后的日子里,高晓松和老狼去了一趟南方。在海南的海口演出完之后,高晓松不想再回去,老狼只好独自一人回京继续完成学业。高晓松则“流浪”在南方,去广州,跑厦门,他在厦门大学住了很长一段时间,期间写出了歌曲《同桌的你》。

“他在厦门写的这些歌,我觉得可能跟他离开学校的那个经历也有关系,就是他可能多多少少对学校生活有一些怀念吧,然后就有这些歌。”作为高晓松歌曲的主要演唱者,老狼见证了他许多歌曲的创作过程。

1993年夏天,清华大学88级无线电专业毕业(当时学制5年)。高晓松同寝室上铺的兄弟钟卫东给他打了个电话。“他说明天咱们班毕业,所以全家,就得全家福似的,全得到场。”彼时的高晓松已经离开校园两年多了。接完电话他跑进厕所,出来后对着屋里的老狼说,我写一歌,就是刚才那个,“睡在我上铺的兄弟”。

这些歌曲后来被时任大地唱片公司制作人黄小茂选中,录制成专辑《校园民谣》。

在唱片发行后的一年多时间里,高晓松和老狼都没有意识到自己火了。有一次,他俩去看球赛,突然间发现观众都不看球而是盯着老狼看,然后抓着签名。随后,唱片公司开始安排演出和出席颁奖典礼,“演出特别火,颁奖全是第一。”老狼回忆,这也是他大丰收的一年,先是以歌手的身份签约了当时最好的唱片公司大地唱片,并在同年登上了中央台94大学生毕业晚会。当时晚会的主持人是杨澜与程前,而何炅等一批优秀大学毕业生也在那晚涌现,从此脱颖而出。高晓松因为歌曲《同桌的你》一夜成名。

1994年,也是内地流行音乐新人爆发的一年,后来被称为流行音乐史上的94新生代。这一年出现了老狼、郑钧、潘劲东、黄格选、林依伦、谢东等等。毕业于南开大学的詹华正是在这一年入行成为了歌手郑钧的企宣。也正是在这一年,他认识了高晓松。“第一次见他是在北工大的演出现场,老狼去唱歌,他弹吉他伴奏。”校园民谣红了之后,因为工作的关系,两人多有交集。那个年代唱片公司的工作人员和艺人关系平等,互为朋友。郑钧、詹华、高晓松和老狼们经常厮混在一起,去酒吧或是吃饭。

“那时候大家比较单纯,又都年轻,精力旺盛,没有那么多事情牵绊,经常聚一起,一高兴就拿琴一起唱歌。”詹华觉得那个时代和现在完全不一样,没有生存和钱带来的压力,每天都活得很开心。

1995年,老狼发行了新的专辑《恋恋风尘》,高晓松因为对新专辑的意见不同而与好友老狼决裂。“在西便门的一个酒馆里,掀桌子,砸椅子,自那之后就不说话了,那会儿膨胀得容不下任何人跟你说你不对。”

随后,清华校友宋柯从美国留学归来,拎着一箱子银首饰四处推销。在赛特的店没开多久,就被高晓松撺掇着成立了麦田音乐。公司第一批的签约艺人里有高晓松早就发现却在其他唱片公司怀才不遇的“天才”朴树,还有好友叶蓓。同年,高晓松的音乐作品集《青春无悔》出版,其中《模范情书》、《青春无悔》、《白衣飘飘的年代》等歌曲在各大校园内被反复传唱,他再次成为街头巷议的高光人物。詹华至今仍念念不忘这张专辑,他认为那是高晓松巅峰时期的作品,是内地流行音乐史上的经典。

1998年,高晓松一整年没有工作,他背着行囊在世界各地旅行。“第一次经历了很不一样的生活,最大的感受是去看了很多海,觉得哪怕所有的钱都花光了也没关系。”这段经历被他记录在随笔《处处是海洋》当中,却并没有发表出来。年底,在北京一家叫“不插电”的酒吧里,高晓松陪同一个澳大利亚乐队时遇到已经两年没有说过话的老狼。当澳洲乐队问高晓松年轻时有没有做过乐队时,他回答:原来也做过乐队,有个主唱很好,后来一起成名,再后来又因为很多事情不说话了,就是坐在我背后那桌的那个人。听见对话的老狼随即举起酒杯走向高晓松,俩人一笑泯恩仇。

次年,高晓松拍摄了他人生中的第一部电影《那时花开》,周迅、夏雨和朴树成为他电影的主角。这部直到2002年才通过审查的电影和他的音乐一样记述了青春岁月的故事。“实际上并没有那么多人看到过周迅二十几岁最年轻时候的样子,因为她那时演的电影全没通过,《苏州河》什么的。她最年轻的时候、最好的时候反正都没通过。”2014年4月,高晓松编剧且监制的电影《同桌的你》上映,制片方承诺票房过3亿就重新放《那时花开》。“我觉得重新放也行,搁着也行。”最终,《同桌的你》总票房4.8亿。

周迅的表演时隔多年依旧深深地印刻在高晓松的脑海里。他说:“导演在监视器后面看这个演员,通常都是爱上这个灵魂,明知道她是演的,你真爱她。你看到的是真实的,而不是看她演的。周迅能演空气,空气是找不到原型的。那个镜头,周迅演得特简单。夏雨在后面,她替夏雨写信给女朋友。夏雨说了一句她就写一句,我说夏雨会在你背后说一句我爱你,当然这句话明显是对你说的,当然你也可以理解成他对他女朋友说,让你写在那个信里。我说这个时候你要是感觉到你听懂了,就抬头看镜头,就像看着自己曾经拥有过的美好或伤感的爱情一样。周迅表现得特别沉着,说什么她写什么,夏雨停顿了以后,突然说,我爱你。说得特别快,演出了那种少年的不沉着。然而周迅就特别沉着地写,“我爱你”,笑着写的。突然一抬头,盯着镜头,盯着镜头看就是盯着我看,一下子就看穿我内心最柔软的地方。可能未来很多年,都会回头看这个时刻,看少年时候最美好的时刻。我试过很多次让演员看镜头,周迅表现得是最好的,她的温度最高。”

高晓松正在筹划中的新电影《林徽因》(暂名),准备再次与周迅合作。“我一直跟她有聊,因为她演过林徽因,大家也比较认同。”

白衣飘飘的年代终究一去不复返。大家各自奔忙,不再一起玩乐,更多的时候是工作上的交集。高晓松在那个年代成名、成功,也构成他的自信和特立独行。他开始越来越多地表现自己的“不在乎”,他负担着盛名,也为这个盛名所捆绑。意识到自己“肥胖”后,高晓松开始减肥。

原文链接: http://news.ifeng.com/a/20140708/41065908_0.shtml?tp=1405180800000#_share=sina
下面是歌曲《白衣飘飘的年代》视频

之前在用github结合hexo建立个人博客的几点注意及参考资料里面说过,我自己是用的github加hexo来建立博客站点写博客的,不过最近两天出了问题,一个小小的问题,让我费了5,6个小时来解决它,不过还好,终于还是让我把最近写的三篇博客上传上来了。

当我按照原来的步骤上次自己的本地代码到远程的时候,

hexo d

结果却发现出现了错误,不能上传上去,显示的是

your branch is ahead of 'origin/master' by 2 commits

然后不理它,输入帐号密码之后,显示了:

fatal result=56.http=200

于是google了一下,结果按照查到的方法都试了个遍也没有把博文传上去,看到有个网友说是github本身的问题,但是我可以clone其他的仓库,为什么就不能上传呢?于是又上了github来查看账户安全性,显示的是login failed。显然是因为这个原因,不能上传,于是只好继续google这个内容,结果找到的内容还是不足以解决这个问题,让我很苦恼,于是就开始了漫漫的寻找。
最后想到的方法是推到了重新装,把原来的关于用github pages作为博客站点的教程拿出来重新看,说实话,两个月了,好多都已经忘记了,但是相比之下还是比最早的时候要快一点的。就这样在笔记本上仍然没有解决这个问题,还是原来的错误提示。
最终选择了在家里的pc上面新装一次,结果只花了不到半个小时的时间就完成了,并且上传了博客。说到在另外一台电脑上重新配置博客后台,其实也很简单,只需要安装了git 以及node的客户端之后,cmd下安装hexo,但是要注意装完了hexo之后还需要npm几个常用的项目,渲染网页的ejs以及sitemap和feed,然后把几个文件或文件夹进行覆盖即可,source文件夹,配置文件,主题文件夹。
而想想最近,goagent因为出了点问题,于是我又把它更新到最新版本3.1.18,终于又让他能用了,这种稍微带点技术性的东西,稍微除了点问题都让我很蛋疼啊!

最后,我觉得大概是笔记本的网速实在是太慢了,不能够达到git上传的要求吧。确实笔记本连接上家里面用某度wifi建立的无线网,尽管可以连上,但是真的,很慢,很慢。

最后的最后

解决办法

在cmd中输入一下代码:

git config –global http.postBuffer 524288000

当然我还是很怀疑是家里网速的问题,因为即使修改了这个配置,依然花了很长的时间才把本地代码上传到远程仓库中。

后来又发生了一次不能上传的问题,想起来之前教程上有看到当不能上传的时候,可以试着删除.deploy文件夹,然后再次hexo d,经过测试果然如此,所以本次得到的学习就是遇到不能上传的时候尝试删除那个文件夹,当然其他的学习更多的是对这个利用hexo建立博客的过程的熟悉。

想来像我们这种业余玩电脑的,非计算机相关专业的人们,真要是碰上点问题,真是又费时又费事啊!以后如果有机会能够系统的学习一下相关的东西可能会更好一些吧!比如,goagent出了问题,学习python。如果github方面出了问题呢,就系统的学习git。这样还是比较好的解决问题吧!
参考资料:http://www.shuiqingliu.com/archives/305

之前曾经在《大二上学期自我总结白话版》总结了点关于学习方法的东西。
期末以怎样的方式复习
这个问题咋说呢,肯定是要上自习的,问题是在哪上自习,什么时候上自习,15,16周精工实习,然后晚上就利用上呗。估计晚上上自习,不出意外还是会去自习室,环境还是比较好的,如果宿舍没啥人呢,可以考虑在宿舍。
现在再次对其整理一下:
1复习的时候用的东西不要只用一张纸,以后找不到了,要先一个本子最好。我觉得一个很重要的问题是不能迎难而进,做题或者看书的时候越是难懂的问题越是选择性忽略,然后到了考试会的也就会了,不会的也就完了,所以应该找好自己不会的点,明白自己的弱点。概率论就是最好的例子。
2还有就是对于知识的理解系统性的问题,只是刻意地去记公式,但是过去的好多年里我的习惯并不是这样,更何况我其实是一个只有知道了为什么才会乐于去做的人,所以我不能忍受驾校,所以我这么多科目凭借着记公式都只是刚及格,还是老师拉了把。如果我能够看懂一本书,我相信我会突飞猛进。
3不要只是简单地看题,也要自己做一做,看看哪里不明白。
4还有的原因,因为觉得学完了到头来也是要忘记的,所以就不想学得太深入,但是最后的结果是应付考试有的时候都有困难。
在系统和做题间左右摇摆。我觉得我现在学习的几个大问题,一个是不能对一个学习方法坚持,一方面很想系统地学习,一方面又知道老师说了只考这些题目类型,只需要看课后题就可以了,这样一来,左右摇摆,一会多看书,一会多看题。但是说到底,系统地学习总是最有好处的。梁海勤就是个例子
在过去的一年里,数学的东西用的不多。
5可以试着做出一些系统性的东西来,比如思维导图,比如keep里面这些颜色各代表某种分类,比如书上的笔记颜色笔分类,勾勒等。
6思维导图系统性学习和复习知识,对于题目集中只看某个知识点。
7题目永远是检验学习效果最好的方式,最好不要看有答案的题目,有可能的话把题目抄下来。分析清楚之前忽略或者没掌握的知识点。
一个很大的问题是不能持之以恒,开始的时候规划的比较好,但是之后就不是这样了,所以总会出现前面好,后面坏的情况。

之前曾经在别了家驹廿一载中说过,大一的时候对billboard有了些许的了解,知道了所谓的top100。今天很偶然的机会,因为想了解一下coldplay的发展情况(其实也是闲得无聊),于是就打开了billboard的官网,其中有两个rank,一个是hot100,一个是billboard200

经过了解明白了hot100指的是单曲的排名,即我们经常在各大音乐下载网站所见到的billboard排行榜,而billboard200则是对于在美国销售的专辑的排名。这个详细的可以自己wiki。

经过我的一点点调查,发现billboard200里面有很多有趣的东西,比如The Beatles的地位从这里就可以看出来无可取代,比如你能够在各项记录中发现很多熟悉的名字,比如pink 弗洛伊德,比如迈克尔杰克逊,比如linkin park,u2等等,所以再次反证明了这个榜单的权威性。而让我有点困惑的是coldplay的专辑ghost story在billboard200中排名很靠前,上一周是12,这一周略微下滑到了14,而他们的单曲在hot100中只有a sky of full star排在了大概五十名的位置,最高的时候a sky of full star 也不过只有第十名的位置,而ghost story则是最高的时候能够排到第一名,专辑好卖而歌曲排名不够,虽然我知道专辑是纯靠销量的,而单曲则统计的比较广泛,但觉得很多top10的歌曲没法跟ghost 专辑中的某些歌曲比较。

所以,尽管如此,最终的收获是了解了billboard200.

Written with StackEdi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