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阔天空的云

我们在自己的世界里独自狂欢

0%

潘家园

在我的Todo List 里面有一条叫做「潘家园旧货市场」,说起来,之所以要列出来这样一条,也是很多原因的,其一确实有所需求,我自己高中毕业那年在县城金货店里买了一个玉猴挂饰,这块玉在我的脖子上挂了两三年,后来不知什么原因,这块玉缺了一个角,绳子也断了,但我却与这种挂饰有了感情,甚至有了「迷信」,总觉得应该找机会再买上一块这样的「护身符」,即便是这「护身符」只二三十块。其二的原因,则是受到了马未都先生的影响,我在过去的一年多里,长期的阅读马先生的博客和收听收看他的《嘟嘟》脱口秀节目,马先生在他的博客上就专门写过一篇《第1364篇•潘家园》 ,那个时候,正流传着北京去非首都职能搬迁潘家园的谣言,这多少让我对潘家园这块地更加好奇。而马先生也在他的《嘟嘟》里拿出一期又专门讲他近期去潘家园淘宝的事情,又让我觉得潘家园定是个很好玩的去除。

而要说去潘家园的时间,也并不是特意安排的,完全偶得之。周四那天下午正好有半天的时间,于是自己便一个人坐地铁来到潘家园,潘家园旧货市场就在潘家园地铁站A出口旁,非常之近,从地铁站一出来,便可见到卖核桃的商贩,瞬间便可感受到几分文玩气息,而走至写着「中国.潘家园」的门前,见出来一位老外同志,又让这地方在我看来多了几分洋气,早在来之前,就已然听说,如今的潘家园已经成为了一个旅游景点,今日见着从里面出来的老外,得知此言非虚了。

潘家园旧货市场不设安检,不设门票,随意进出,只有几个保安,来到里面,最先看到的就是我要找到各种玉,玛瑙,等,一排排商贩坐在马扎上,地上铺块布,布上面一辆平米内摆满了那些旧货,我于是就从第一排开始一家家地看,当时也真的是傻了眼了,本身也并不懂行,看见这各式各样的玉,各式各样的玛瑙,完全也分不清好坏优劣,过道上放着几张马扎,如果有意思的话,就坐在马扎上和商贩聊聊,我慢慢地进入了状态,慢慢地也开始跟商贩们聊起来。

我虽然此行是来买所谓玉饰的,但是来到潘家园也有一半原因是图了乐呵开开眼界,因此并没有一门心思放在寻找玉饰这一块上。我来到一家商贩摊位前,随手拿起来他摊位上的一枚袁大头,上面写着一圆的字样,然后问摊主价钱,那摊主会答650块一枚,我大概也清楚古玩市场这种地方不讲价是不可能的,没有人会明码标价,但我毕竟不是买东西的,也没有再与那摊主讲价。然而,此后,我又陆续在这旧货市场里面,分别问了几家摊主,他们的袁大头价格,令我觉得潘家园水深的是:一枚袁大头,有的说650,有的说500,有的说400,有的说100块一枚,有时候我也会跟摊主讲讲价,问如果多买能便宜多少,摊主又会继续发问,那你是要买几枚?我犹豫了一下,说买5枚呢,那摊主又是把主动权交到了我这边,告诉我让我来开价。而我又对这些价格完全没有概念,让我开价,让我也很没有安全感,于是转身就走,那摊主竟然不依不饶,我走,他竟然也追过来,跟我说可以好好商量,如何如何,我自己本身就是看个热闹,全然不想被人骚扰,那局面也很尴尬,于是只说没带够现金,只是看个热闹,终于才将那人摆脱。而我后来稍微做了做功课,这袁大头也分民国几年的版本,一般来说民国越早,价格越高,例如民国三年的一圆袁大头在淘宝上卖400RMB,而这,之前我在潘家园游览时却并未注意到这一点,只好下次涨记性了。

我当然还是要买我的玉饰的,也是在各个摊位面前游走,停留,查看,问询,倒又是涨了一些知识的,在一个摊位前停留,看他家卖的是透着黄色的各种形状的小石头,我问那摊主这是什么材质的。摊主尚未回答,我旁边坐着一位刚刚还在与摊主盘道的老兄抢先答复我,这叫做蜜蜡,正所谓「千年的琥珀,万年的蜜蜡」。于是,我也只好,虚心受教了。

蜜蜡

这蜜蜡虽是好看,但是我仍然全然不懂这行情,后来又与那摊贩聊起来,问她能不能自己区分天然蜜蜡和人工蜜蜡,给我的答复是她也不能区分开。我确实很喜欢蜜蜡这个颜色,但还是没有买。

玉饰吊坠,我在潘家园看了很多,贵的几百块,便宜的二十块软妹一大堆里面随便挑随便捡,就像是在卖土豆,我知道潘家园的水深,不敢买那几百块的东西,本来想着也只是买个玉饰做个装饰,也有「迷信」之作用,于是最终还是找了一家商贩,买了一个20块软妹的观音。而要说起来 ,本来我还是打算买弥勒佛的,后来一商贩跟我说,男生应该戴观音,他还没说下一句,我就接上了,「男戴观音女戴佛嘛,这个我知道」,说了这个话之后,便也打消了买「弥勒佛」的念头,只奔观音而去了。而当我买了这个小物件之后,又总觉得琥珀,蜜蜡等,即便是人工的,也更好看一点,这便是这山望着那山高了。

买完了东西,终于也可以像个游客一样游览一番了,那天在地摊上没有见着几件瓷器,见着的瓷器都非常新,来采购瓷器的也大多是新公司开业,需要装饰,并没有很多惊喜。也确实看到了从外地过来北京的游客,在一个摊位上买了一件瓷器,几百块钱的价格,刚刚付过钱,就拿手机给瓶子拍照,发朋友圈,刚刚发过朋友圈,就接到电话,说是要开董事会

潘家园旧货市场的字画部分,也都是些中国画,上面全部题字「丙申秋北京」,可见都是现画的,从我的审美来看,很多画还是很不错的,我自己其实偏爱这中国画里面的牡丹,我也在潘家园看到了非常多的牡丹作品,画上的字也无非是「艳冠群芳」,虽是俗了点,但是却又很讨我喜欢,毕竟我自己也是在洛阳上的大学,对洛阳,对牡丹也有很深的感情。看到这一幅幅的「艳冠群芳」,倒觉得以后倘若有了自己的家,也要在客厅里挂上一幅这样的「牡丹」。

我在潘家园浏览的最后一部分内容是旧书市场,旧书市场并没有前面那些配饰市场火爆,只有零星的几个人,年轻人更是几近于无了。旧书市场里,多是中国古典名著,除此之外,还有一大特色,就是文革时的书籍物件,在旧书市场里见着很多70年代的《红旗》杂志,本来还想着拍张照,刚要把手机从裤兜里拿出来,摊主就直接告诉我,50块一本,不能拍照。我在这旧书市场里,也见着了70年代北京市初中语文课本,课本里面内容也和以前看过的资料没有太多出入,无非是浓重的「红色」色彩。不过看了这课本之后,眼见为实了。

在潘家园旧货市场逛了三个小时,来之前听说这里要认真逛,能够逛上一天,此言非虚。尽管我一直强敌潘家园水很深,但是潘家园市场里面商贩们操着各式口音,来自全国各地,每天守着两平米的摊位与各色买家打交道,其实也是大不易的。所以才会出现年中的时候,摊主与市场两方面的冲突吧!总之,潘家园这地方,水虽然深,但是还是很有趣的,我想大概以后还会再来的。

于2016年10月15日记

#问题: git clone 之后才想提交代码怎么办?

我相信很多同学跟我一样有过这样类似的经历,在github上看到一个项目,觉得很感兴趣,想要研究一番,最开始也只是star一下,这样方便以后查找,但是这样还是不过瘾,看源码还是不方便,因此就想到了git clone,将项目仓库克隆到本地观看,但是看源码的过程中发现,源码很是巧妙,不时要做一番注解,以便帮助理解,尤其是看老外的代码更是如此,毕竟注解都是英文的(所以程序猿确实要学好英语啊)。有时候,又不满足于光阅读和添加注解,还想能够在功能上做一些改动。这时候,这个仓库与之前相比已经有很大的差别了。我们还不满足于这个项目仓库只存在于我们的本地,也希望这些改动能够放到github上,虽然这些改动和注解对项目本身不会有什么帮助,但是一来方便自己以后阅读二来也有可能帮助其他学习这个项目的人。

那么现在问题就来了,由于事先考虑不周,没有采取预防措施(听起来好怪啊这句话),我们是通过 git clone命令来将该仓库下载到本地的,这个时候的remote其实是原项目地址,我们当然是不能直接git push的,因为我们并没有这样的权限。那么怎么做呢?

git remote remove origin

通过刚才的分析,我们已经提到了,主要的问题来自于git remote的地址问题,那么我们要做的首先应该是将本地与当前远程remote切断联系,这里我参考了 git中本地与远程库的关联与取消 这篇文章中提到的方法。

fork 原项目,为本地仓库添加远程remote

到了这一步,思路就逐渐明朗了,我们刚刚切断了远程,那么现在就需要添加一个新的远程仓库,这个新的仓库从何而来呢?就需要我们对原仓库进行fork了,之后就是使用刚刚文章中提到的添加远程的方法。

git remote add origin [email protected]:git_username/repository_name.git

git push origin master

最后,我们就可以按照原来熟悉的套路来提交代码了。

git add -A
git commit -m 'what your comment is '
git push origin master

我们知道如果我们在clone代码库到本地的时候,采用SSH加密的方式的话,在git push的时候是无须输入远程仓库的github账户密码的,SSH的写法就像下面这样:

[email protected]:git_username/repository_name.git

但是由于我们的前提条件,并没有给我们那样的机会。因此到了git push的时候,自然还是需要我们老老实实输入账号密码的。

关注大选

这个世界变化很快,今年6月份的时候,英国进行了脱欧公投,并且顺利地脱离了欧盟,这件事着实把我惊着了,而要说起来,特朗普当选美国总统这件事,才是更令我surprise的。我更是觉得,如果年底评选2016年国际政治10件大事,特朗普当选美国总统,也会毫无疑问成为首位!

而说起来,虽然我并不姓赵,也跟老美扯不上关系,却也关注这届总统选举一年多了,最初的关注,也有大部分的原因是来自于特朗普的,他宣布竞选的时候频频发出狠话,吸引眼球,那时候我还很喜欢看新乡时报,经济学人这样的外媒,尽管这些媒体对特朗普并不褒扬,但是毕竟给他做了广告,给我留下了印象。简单地了解一下特朗普的历史,也会发现他是一个很有个性的人,这又让我很感兴趣。后来,因为看《晓松奇谈》,高晓松说希拉里会当选美国总统 ,他下这样的结论的时候,其实离总统大选还有一年半的时间,总觉得为时过早,于是,或者也是带着几分想要看他被打脸的心态,就一直在关注着这届总统大选。

锵锵三人行

在过去的一年 多的时间里,我几乎每天都会收听《锵锵三人行》的音频节目,我估计在过去的一年时间里,有关美国总统大选的话题,《锵锵三人行》至少聊过10期,可以说,我正是跟着《锵锵三人行》的节奏在看美国大选,从谈论美国总统大选与《纸牌屋》的关系,到谈论希拉里的邮件门,再到谈论特朗普的种族分子倾向,再到某教授声明如果特朗普当选裸奔,再到看到那位教授裸奔,再到前些天特朗普当选之后饶毅教授的白左态度,我基本上是全程看过来的。大概我们生活中都需要一点八卦吧,我从16年初渐渐停掉了几年的刷微博的习惯,因此收听《锵锵三人行》成了我获取娱乐八卦政治信息的一个途径。

美国梦

不得不说,美国总统大选真是个漫长的过程,先是党内竞选,然后是党内提名,最后是全国大选,于是就看着特朗普一路砍杀过来,媒体们一路给他们眼中的小丑泼冷水,特朗普的曝光度就越来越高,终于赢得了美国总统大选。很多人说,这是美国精英阶层的失败,是美国民粹的胜利,倒是很有道理的,太多这样的评论了,我也就不再赘述了。我想说的是,当他一路走来真正地赢得了美国总统大选的时候,我觉得这也是诠释了所谓的「美国梦」,这种诠释,甚至是比八年前「奥巴马」从一个黑人家庭走出来更加精彩,更加富有戏剧性,当我得知特朗普真正当选美国总统时,脑子里浮现出来的,也是「American dream」 ,其次则是深深的感叹「不是我不明白,这个世界变化快」

纸牌屋

在选举之前,特朗普并不被人看好,我也被媒体们欺骗了,我作为一个看热闹的吃瓜群众,当然是希望特朗普能够当选的,这样「美国政治」这出戏就能够更加精彩了。而说起来,我也一直觉得本届美国总统大选与美剧《纸牌屋》结合在一起看,效果更佳。我也确实早就在《锵锵三人行》里面看到过希拉里就是纸牌屋里面的总统夫人的说法,也大概正是由于对纸牌屋里政治的讨厌,我才从一开始就讨厌希拉里的。另外,我也确实发现,美国人拍电视剧真的是很专业,纸牌屋里面木下总统去各州做演讲,最初看到时候,由于不了解美国的这套选举政治,觉得戏中的场景很是浮夸,但是后来我在Youtube上面连连看了许多包括川普,希拉里在内的竞选人初选时的演讲,才发现《纸牌屋》这部剧拍得是有多好。可以说,纸牌屋让我对美国政治有了一定了解,而美国的这次大选又让我更加喜欢纸牌屋这部剧了。毕竟,要说起来,纸牌屋这部剧,的确是从大学一年级就一直在追,追到了大学毕业。

更加好玩的是,我也看到了《纸牌屋》里的角色对Trump的调侃,我看过一个Youtube视频,讲纸牌屋男猪脚木下总统扮演者凯文史派西对在谈话节目中谈及Trump,当时觉得这件事情也是有意思极了,因此我还专门在社交网络上发了一条动态

看纸牌屋男主角那谁参加脱口秀,问他到底是在跟谁说话呢,对着镜头说话,人家结果这位剧中的总统说 唐纳德.川普。。

伊万卡!

而要说起来,我在过去的一年里,对特朗普的关注的最高峰,应该就是在美国共和党全国代表大会召开的时候。那个时候,我刚刚毕业,也刚刚失业,有大量的时间,因此能够关注更多看似与我并没关系的事情,而Youtube那段时间又是在免费直播那次共和党的党代会,本着「学习英语,了解国际政治」的目的,我就点开了Youtube上一个直播频道,结果当时正在发表演讲的正是特朗普的大女孩,伊万卡.特朗普,当时的我,当然是没有中文字幕的,但是仅仅是靠我惨淡的听力水平,还是觉得这位候选人的女儿的演讲太有感染力了(也可能是因为颜值的原因)。听到这个演讲之后,很快我就在Youtube上面找到了视频的录播版本,这个时候想着反正闲着也是闲着,又专门把这个视频下载下来,我还想着能够自己做一个带中英文字幕的视频呢!(因为确实很喜欢这个演讲)

自己做字幕,才发现,原来自己能够大概听明白的句子,如果一句句看的话,自己的水平根本做不到,这个时候,突然想到,毕竟是共和党的党代会,应该会有新闻报道全文播发演讲内容的,这样我就不必要自己听译英文字幕了,而只需要把英文字幕翻译成对应的中文。但是即便如此,在翻译的过程中,也发现,一个小时没有翻译太多,我又迫不及待了,于是,便直接将只翻译了演讲开场白的带有全部英文字幕的视频(是的,我根据从外网上找到的演讲稿,自己制作了时间轴)上传到了B站,这个时候,实际上,也只是演讲当天的下午2点左右(北京时间),距离演讲结束可能也只有六七个小时的时间。

很意外的,这个半成品的视频,在B站上获取到了不错的评价,正是因为有这样的正反馈,于是我就继续翻译原来没有翻译的部分,每天我都会看看我上传的这个视频有没有新的弹幕和评价,每天,我也会由于B站上这些网友给了我动力,从而激发我继续翻译,我将翻译出来的中文字幕直接打在视频底部作为弹幕,就这样每天翻译一点点,花了一周的时间,终于将这个视频中文字幕制作完成。

所以,这个视频到底在哪里呢?地址在这里:
看特朗普女儿是怎么吹捧她老爸的!(忽悠美帝人民)

后来,随着特朗普很意外地成为了美利坚合众国下一任总统,我几个月前因缘际会上传到B站上的这个视频也迎来了爆发式的播放量增长,而这种播放量的增长速度从我的B站后台看的十分清楚。

播放量增加对我来说当然是好事,但是也遇到了烦恼。第一点就是我自己受到了质疑,B站的网友们说我那个视频的标题起的不好,在视频的评论里不止一位网友告诉我,不能用「吹捧」这个词。当时自己用「吹捧」这个词也是有深思熟虑的,当时确实觉得伊万卡演讲中对他父亲的描述可信度不高,但是由于颜值和演讲功底,我确实认可这个精彩的演讲。然而,当特朗普真正当选总统的时候,又好像我自己被打脸了。第二点则是我之前花了一周时间制作的中文字幕弹幕消失掉了,这让我觉得可惜,但我后来也想通了为什么会消失掉:视频底部的弹幕确实容易被举报,因为遮挡了同样位于视频底部的视频内嵌英文字幕,于是B站的网友们就把身为UP主制作的中文字幕弹幕举报了。我自己并不高兴,想到了所谓人红是非多这句话,现在我上传的这个视频已经有了10万+的播放量,弹幕也不止1000条了,但是我还是愿意看到我自己制作的中文字幕,可惜没有了。

以上说了很多关于制作伊万卡.特朗普演讲视频及其以后一系列的事情,这略微偏离主题了,毕竟今天还是谈的特朗普,但我想,的确又因为这件事情,让我对川普的当选又了新的期待。我还想看,这位声称要MAKE AMERICA GREAT AGAIN的家伙,究竟能够在自己的总统任期内有一番怎样的作为。

写在最后

然而,其实我虽然写了这么多,但是却没有太多谈及我认为的特朗普当选后的政策措施,对中国的影响等等,在我看来,那些我并没有资格谈,即便是说了,也不过是把别人的观点搬出来,重新再说一遍,并没有太多意思。相反,我倒是想通过特朗普当选这根线,把我过去一年里与之有关的故事串联在一起。总而言之,作为一个看热闹的吃瓜群众,我还是很喜欢这样一位敢于向「政治正确」说不的老顽童的,即便也许他的「说不」依然有很强烈的表演成分,政治本就是复杂的,我们作为吃瓜群众,看看就好。

序言

感觉还是有必要对我掉进前端这个大坑(调侃的说)的经历做一个回顾的。毕竟多年以后,可能我自己都会忘记了:**我一个自动化专业的本科生,怎么就跨行去做了前端呢?**而要说起来,真正打算学习前端还是在16年的四月份,而在此之前,我仍然处于犹豫不决的状态。

这个系列大概会分几篇写,这是第二章,姑且就叫他《把通向自动化的路的门关掉》

阅读全文 »

序言

感觉还是有必要对我掉进前端这个大坑(调侃的说)的经历做一个回顾的。毕竟多年以后,可能我自己都会忘记了:**我一个自动化专业的本科生,怎么就跨行去做了前端呢?**而要说起来,真正打算学习前端还是在16年的四月份,而在此之前,我仍然处于犹豫不决的状态。

友情提示:这个系列文章较长,整个系列共六篇,总计也有上万字了。推荐非985,211院校有志于投身IT行业的在校大学生在小黑屋里独自观看,当然如果您感兴趣的话,其他人也可以当小说看,我并不承担故事情节不精彩而产生的一切后果。

好吧,废话少说,这是第一章,姑且就叫他《关上一扇扇门》

阅读全文 »

缘起

马未都先生在他的博客上连载了一个叫做「旧物」的系列文章,提到了以前经常用到而今很少再用到的很多「旧物」。我的RSS上有订阅他的博客,因此这个「旧物」系列文章几乎全部看完,他在文章中提到的那些旧物,很多对我来说,也实在是再熟悉不过了,尽管我是一个90后,但我想,我自己毕竟从小生活在农村,农村的确滞后城市发展,因此很多同时期已经在城市淘汰的所谓旧物,在农村其实仍然很是流行。从一个角度来看,这又的确给我的童年留下了很多美好的回忆。

物其实是冰冷的 ,但是人情和过往是温暖的,我们怀念的不仅仅是物,也是对我们过去生活的一种感怀。然后我这次,其实并不是想谈那些已经在我的生活中消失的「旧物」,而是想说些物,以物作为一个引子,来回忆一下过往。我选择的第一件物,就是自行车。然而,我自知我无名无识,写这种文章,终究没有几个人看,所以便连博客的标题都起的这样朴素,只以「自行车」而名。

阅读全文 »

前端面试题

这道面试题内容是:

给定N个字符串,找出其中重复的字符串和它重复的次数。

阅读全文 »

纯属偶然

据说,几乎每一个孩子在上小学的时候,都会问自己这样一个问题:将来上大学,是去北大还是去清华。直到多年以后,才发现原来大学并不只有清华和北大,而你能上的也不可能是清华和北大。

我从初高中以来,我对清华北大其实并没有太多的那种所谓情怀。也没有将那里视为所谓圣地,只是隐隐约约地觉得这个学校挺不错。而此行,其实也完全是在我的计划之外,由于有几个小时的空余时间,又恰好是在海淀黄庄,便想着往附近的大学走走,海淀黄庄距离人大只有一站地,而距离北大东门则是两站,当初还在人大和北大之间犹豫,但最终还是去了距离两站地的北大东门。

阅读全文 »

图片来自网络

高中毕业,我身为河北人,要到洛阳去上大学。当时并没有将洛阳这个城市与河南这个省份太强烈地联系在一起,心中对洛阳这个城市充满好感,原因很多:每天早上《朝闻天下》的龙门石窟宣传片以及毕业之后看的《笑傲江湖》:令狐冲与任盈盈第一次相遇就是在洛阳,这些都让当时连河北省都没有踏出过一步的我心中充满了期待。

我被洛阳高校录取的消息被身边的很多亲戚朋友得知,有些人甚至连洛阳是在哪个省份也不晓得,于是我也就会经常向他们普及,洛阳在河南省。之后,很多时候又都会得到异样的表情。

阅读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