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阔天空的云

我们在自己的世界里独自狂欢

0%

2015.03.28更新:

试看将来的环球,必是云的世界

为什么要构建个人云端信息库

我总是试图构建一个个人云端信息库,把关于自己的一切可以放到云端的东西放到云端。而这一切,也不过就是写过的文字,做过的视频,照过的相片,看过的电影,图书,听过的音乐,记录的学习中学过的知识,遇到的问题。生活中的点滴。

当然你可能会问,为什么一定要放到云端呢,那么不安全!这里需要指出的是,云端的好处。云端的好处是可以随时同步你的那些信息,信息不容易丢失,搜索某个信息时相对比较方便。我曾经很羡慕蒋介石能够将毕生记录在他的日记中,但是对现在社会的我们来说,纸质的日记已经跟不上时代了,社会高速发展,我们的要求已不仅仅是文字方面的,还有影音方面的。而那些,我们又不能够仅仅靠电脑上的硬盘,这时候我们需要「云」。

具体来讲是这样的:

文字

闲言碎语

针对一些突然的想法,每天发生的改变,每天的有趣的事情,一些小的零碎的学习,将之记录在我的微博上面,比较隐私的记在朋友圈,以及推特上面。十分隐私的东西比如自己的月花销,银行卡密码等账户信息,可以记在evernote上面。

长篇宏论

一些大段的对自己的总结,自己关于学习的总结,自己的一些其他有趣的分享,别人遇到的问题我的解读(知乎答案),将他们记录在知乎上,简书中,自己的读书笔记记录在google keep上再存到evernote上面,适合公开的可以考虑转存到我的博客上,所有的这些最终(全部)归档在我的个人博客http://hktkdy.com 上面。

资料论文等

存储在google drive或者dropbox上面,这样方便查找。一个典型的例子是最近在找之前写的自动化的材料就没有看到合适的。这个时候千万不能放到百度云了,一个是不安全,一个是自己现在用的少了,而且文档资料放到google drive或者dropbox显然要比百度云要方便一些,google drive的文件编辑功能也很赞。

学术方向整理的资料(20150406更新)

把这些放到google docs上面,这样通过它强大的搜索功能(可以搜索文档内部的文字,方便查找想要的信息。)

图片

针对自己用手机拍摄的比较好的相片,可以上传到instagram上面,至于手机上的其他一些可能比较隐私或者效果不好的图片,利用谷歌图片的自动同步来同步到云端。每个月定期地对文件内容进行整理,以活动名称或者类型建立文件夹,方便找寻。

图书影音

1针对自己看过的书籍,电影,选择豆瓣来进行记录签到。以年份作为标签来告知这部电影,这本书是哪一年看过的。其实还应该有华语电影,美国电影,韩国电影之分,可以考虑加上国别的标签,也可以加上类型片的标签,方便整理。如果是看过的英文原版图书,也可以记录到gooodreads这个网站上,毕竟英文书籍的推荐,这个网站更加强大和准确一些。

2针对自己看过的电子书,采用google play books和多看阅读将之同步到云端,以期以后可能的第二次观看。这个好处是第二次观看时就已经有了自己在电子书上所勾画的重点。另外,将一些比较好的书的笔记导出到evernote并记录在博客中。
买了kindle后,可以是在kindle上做出标记,然后用工具上传标记的文本文档,整理,将笔记最后再整理到evernote或印象笔记。

每年年末的时候整理evernote读书笔记及blog文章,成册,自己弄出一本电子书,方便查看。

3针对自己拍摄,制作或者从youtobe上面下载的视频,可以将之上传到youku。

4针对自己喜欢的音乐,将之同步到网易云音乐。手机电脑都能用,而且歌单功能很赞啊!可以按照歌曲风格建立自己的歌单,根据喜好按照歌单听音乐。

健身情况

针对自己的锻炼情况(此处特指跑步了),用Endomando 来记录。

说明

当然,所有的这些都是在保护个人隐私和尽可能完善这些息息的平衡之下进行的。一定要保护好自己的信息,防止他们被其他人所利用。 当这个信息库初具规模的时候,你可以想一想,是不是很美好。

附:李敖读书方法

李敖说他看书只跳看一遍,“所谓跳看,是每页的重点让它跳出来给你看,而不是逐字逐句地死读,也不是所谓连读。连读的方法我看像小和尚念经——有口无心,是骗人的。 ”
这个方法可以加强读书效率,但却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到。我觉得“跳看”必须有两个基础:一是对相关问题已具备相当认识,才能有拨云见月之功,轻易找出重点;二是带有目的去读,知道该向哪个方向寻索重点。而且“跳看”只适用于查阅资料,不能用在文学欣赏。

> 李敖读书方法的第二个重点是眼到手到,“重点部分立即用色笔勾出,剪刀剪下或刀片割下。这样子随看随动手,再把‘分尸’下来的分类处理。这样一来,这本书就跑不掉了。它永远为你所用,并且拈之则来,不易忘记。”这确实是好办法,尤其对年事稍长者。


 >第三个重点是同步通读,同个主题串起来读。他说在跳读过程中,对重点有兴趣,会找来其他相关的书同步钻研。“这时候,不是每次只看一本书了,而是触类旁通,互相印证与补充。这样子折腾下来,书才真正为我所用。”这个层次的读书已经不是单纯读书,而是在做研究了。不过这个方法确实可以加强读书的深度与兴趣。 


#我没有去过上海,这20多年来都没有。
之所以想要写下这样一篇文字,很大的冲动是来源于在这个暑假以及上个寒假有很多的认识的朋友,生活中不认识的网友去了大上海。而为了印证我很关注「上海」,在我的微博上专门搜索了一下这个关键字,得到的结果是在我6000余条微博中确实有10条提到了「上海」这个关键字,于是试着变换关键字,「魔都」,这是所谓二次元世界里对其的称谓,我如今也习惯用了。微博上面还是一条都没有,但是在我的推特上面倒是有一条提到了魔都,是这样表述的:

微博上,我高二的时候开始关注的一个魔都男,三年了,今天我把他取关了。没有话题了,没有可说的了

只有这两句,很短很短。但是实际上意味深长的。因为那是一个我微博上关注的人,然后取消关注了(当年我们是互相关注的,后来他首先把我取消关注了),所以我便不会再微博上发这个内容,而选择了更加没有人知道我的推特。我对这个人印象很深,当年高二的时候看着他写他关于高三生活的博,也写过几条鼓励他的评论,他也很友好的评论了。我一直等着看他会有一个怎样的果实。后来的结果是他并不是学霸,去了海南上某某学,在那之后,虽然共同话题越来越少,但是我还依恋着当年的一点关怀,也想看看他的动态,于是就继续关注下去了。这样一下就是三年,至于后来为什么取消关注,因为想通了。

这20多年来我确实没有去过上海,但是那里好像离我并不太遥远。因为当你经常刷微博的时候,你会很自然的发现,你感兴趣的人很多都来自那里。不是只有大V,还有很多有趣的大牛们,很多平凡而有趣的人(其中就包括刚刚谈到的那个微博网友)这让我这对这座城市产生了强烈的好奇。而这种好奇感并不来源于影视剧中的上海滩的华美,而是来自于每天的切身感受。因为几乎每天都刷微博,所以每天都能够接触到与之相关的东西,但是这种接触是虚幻的,并不能触之掌心。如今静下心来想一想,觉得像是海市蜃楼。
*魔都初印象
要说对于上海的印象,最初自然是来自于影视剧中的关于上海的描写,比如著名的《上海滩》,以及一系列涉及到现代上海生活的都市剧,后来随着时间的推移,渐渐地对之有了更多的了解。
##微博
微博上确实关注了很多上海的用户。

##上海小男人
很长时间里我都认为上海人应当如「东方明珠」般巍峨魁梧,直到听到了周立波的海派清口,听到了他的脱口秀,最初的他在电视上露面,印象中好像还扎着一个小辫子,给我的直观感觉是「有点娘」,后来又看了很多相关的评论,基本的观点还是上海男人是小男人,烧得一手好菜,很顾家。然而这种「小男人」却还并不是那么惹人讨厌,是很温存的。天涯上有个帖子这样说「上海男人」:

上海男人不愧是世界上伟大的模范丈夫,最显著的家庭政绩就是天天洗刷马桶。可惜现在条件好了,卫生间的崛起,同时也埋没了上海男人上佳的表现机会。上海男人除了具备了女人的细心外,也兼备了女性的自私。
和上海男人交往,无利可图的事情杀了他们也不干。上海男人不重情义,只重钱财。
和上海小男人喝酒,从来感受不到北方男人的豪爽,他们要等吃饱了菜才和你喝酒。即使干杯也要分几次下肚,而且会讲出一通一通的辞令。这种饮酒方式往往会让你觉得上海小男人真特么娘!
上海小男人做事比较谨慎,精明。他们会把所有的问题都考虑周全了才会操作。一般上海男人工作比较有条理、章法。但也显得婆婆妈妈、瞻前顾后。患得患失、优郁寡断是所有上海男人的通病。上海男人一般不太喜欢做生意,因为他们怕输不起。

这个帖子将「上海小男人」的特点说的活灵活现。
##排斥外地人
这一点似乎很多大都市居民都有这种情结,我总能听说很多关于上海人排外,瞧不起外点人的事。当然我也觉得这种事是文化差别,地域差别等诸多方面的因素共同作用产生的。就好比你公然在上海的马路上吐痰,那么他们自然会「瞧不起」你。但是如果你是一个能够很好的融入到城市建设当中(这谈何容易)的人,那么别人也会对你产生应有的尊重。
##时代控
北上广和中国大陆其他地区大不相同
关于这一点,论述地比较好的是知乎上面的这个讨论:为什么现在很多年轻人愿意到北上广深打拼,即使过得异常艰苦,远离亲人,仍然义无反顾?,其中的观点我比较信服的是:
1北上广靠自己打拼
2北上广竞争激烈,有更多的发展动力和方向
3相比之下,家乡需要找门路,需要掩人鼻息。工作就是混日子。
当然我并不想提这些,我有另外的观点:
关于文化生活

中国还是一个财富分配十分不均的国家。财富主要集中在大城市,这个我并不想拿出数据来说话,因为很明显。与财富一同被分配的还有文化方面的东西,比如大城市有更多的更现代化的电影院,有大型的游乐场等,除此之外还有文化认同的扎堆。
一个简单的例子,某视频网站曾经做过一个统计,结果显示在中国在他们网站在线看美剧的人群中一半以上集中在北上广等一线城市。这就是一种文化认同的扎堆。
除此之外,依然谈回到「上海」这个话题上来,曾经有一个去过上海的同学告诉我,在上海的地铁上,人们手上拿的不是ipnone就是三星盖世,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在知乎上看到有人问问题,nexus系列手机怎么样,有人调侃:

朋友问我,你的是什么手机
nexus
nexus是什么?中兴的
LG
LG,啊,那种手机不太结实吧

这样的对话倒是稍微让我得到点安慰,能够看出来,其实即使是所谓高大上的魔都,帝都人们的关注点也并不总是前卫的,他们也许知道iPhone,知道盖世,但是很多其他的东西其实是差距不大的,但是仍然要说,那些人仍然在那些区域比较集中。一个典型的现象是,每次当我对某个微博中经常涉及到数码科技的人感兴趣的时候,看他的个人介绍,往往是来自上海,广州等城市。
##视野
关于视野这个问题,我以前经常说。
大都市的孩子的普遍的视野还是比较高的,我经常说视野,但是这里的视野并不是所谓的「素质」。视野是你怎样看这个世界,有着怎样的兴趣,爱好。有着怎样的发展愿望。可能人家在初中的时候就已经想到要出国留学了,并且为之精心做着准备。
这里具体说到上海人的视野,也会发现他们的视野普遍比较高。包括土著和外地人。
#具体事物
##文化—迷笛音乐节

刚才说了,在我6000余条的微博中仅仅有10条带有关键字「上海」的微博,这其中又有一半是关于上海迷笛音乐节的。我在去年的这个时候有幸与中国摇滚乐擦了一次火花。从此一发不可收拾,开始了解很多关于中国摇滚乐的东西,去听中国的摇滚乐,而归结到实处上就是这些音乐节。迷笛音乐节是中国最有影响力的音乐节,而上海迷笛也是其中规模比较大的。
在今年的5月份举行的上海迷笛,我通过网络直播观看了其中的部分演出。仍然能够感受到其中的激昂,所以说如果有一天,能够参加上海迷笛,那对我来说也是个很美妙的事情。
##大型盛会

魔都是个好地方,是个国际化的大都市。这一点,必须从是否举办过国际盛会来证明。而我眼中的国际盛会,其实也不外乎奥运会,世博会等。
插播:最近南京正在举行青奥会,这在国际上影响力并不够,虽然说国际奥委会的主席过来了,但是也就是个瞎热闹罢了。
世博会不一样,当年世博会有半年时间,在这半年时间里媒体们可劲宣传啊!当然能够举办世博会也不是吃素的,魔都的外国人随处可见就是最好的明证。


##体育—上海申花
再说说上海的一个标志,上海申花足球俱乐部。看体育看的比较多了,对申花这个名字再熟悉不过了。总是能够很自然地联想到上海这个城市,前不久因为申花自己内部的问题,出现了更名风波,但是索性最后还是保留了「申花」这两个字,只是其前面加上了「绿地」两个字,不过上海球迷们仍然习惯性地称之为申花队,可见上海球迷对其的感情有多么浓厚。犹记得当年出现更名风波的时候,看到有新闻,上海球迷协会联名上书请求保留「申花」名号,足见上海球迷性情之真啊!


南京路,外滩是我仅知的几个上海的风光景点,在我的印象中也是令人向往的,充满美好的。我觉得有机会也一定会去那里看一看,走一走。吹吹那里的风,看看那里的夜。
##文化—复旦大学

上图是google+上面一位网友摄于复旦大学的,我看到后很喜欢,经过他本人同意之后我将他转了过来。美丽的校园,一个读书的女子,旁边一排整齐的自行车,多么令人向往的校园生活啊!这样的校园,令人陶醉。当然,我也并不想将我的大学与之对比,只是借此来表达一下对上海,对所谓好大学的向往,这并不为过吧。

我是个农村人,这一点我承认,我也并不抱怨。我并不想因为我是一个农村娃,而这里很大一部分人是城里人而企图博得眼球,也不想让你们觉得这是一种自卑。我只是从立志的角度说,希望自己有出息,能够到达上海去闯一闯。经常看那些来自上海的土著的微博也好,博客文字也好,总觉得他们已然将这种生活看得理所应当了。我这里并不是怪他们,这是自然的。我想说,他们的行为可以理解诶,我们的行为应该受到尊重 。我时常幻想,自己毕业以后只身一人来到北上广那些一线城市,举目无亲,如果还得不到所谓的尊重,想来生活就更加苦楚了。高中的时候我在我的博客上转了这篇文章:《我奋斗了18年才和你坐在一起喝咖啡》,想想这20几年我连星巴克都还没有去过是不是有点冤呢?时常看到别人的博客上面写着:

buy me a coffee

说到博客,很多的博客作者,尤其是独立博客作者都是北上广地区的。所以这句「buy me a coffee」似乎也是理所应当。然而这时候又在想,我一个农村娃,开什么博客,现什么眼呢?当然随着我在网上的日子久了,你会发现其实无所谓农村娃,无所谓北上广,无所谓海外留学生,其实都是「中国人」嘛!很多的东西都是想通的。我过去经常想,尽管很多物质上的东西我还不太了解,比如星巴克的咖啡我还没有喝过,帝都的德云社相声我还没有实地听过,但是这并不影响我的思想的腾飞。
我在《某个今天(五)——关于爱好,兴趣,生活,探索的种种思考》中为自己写过这样一段话:

前些天,某位同学与我说,说他是农村出来的,见不得大世面,我打趣的说人胸怀要宽阔,视野要开阔。但是反思他的话,我也这样想,作为一个农村出来的大学生,考到了一个不知名的二本学校,是屌丝吧,以后的前程还未卜呢,而我似乎是在玩着城里孩子才玩的微博,看着城里孩子才看的美剧,假如有一天我到了工地上,工作。别人看的是东北大秧歌,而我,总不能在一台破旧的黑白电视机上面变出一个可以看美剧的频道吧
胡言乱语,胡言乱语了,不过,而这胡言乱语中所说的决不单单是兴趣爱好的问题,而是关于我们这代农村大学生的问题,而是我们不断探索未知世界的问题。

那篇博客写在去年的这个时候,此时彼时,情境变了很多,但是不变的是我依然有一颗探索未知的心。
类似地,我也曾经在《村子》中这样谈及农村娃这个问题:

当然操着河南方言的同学也总能给我留下一个很淳朴的印象,但是这种事又往往是相对的,当你淳朴的时候,可能你就缺少了某种品味。而我,最近接近两年的大学生活到底做了些什么呢,感觉好像也就是增加了点小资品味,尽管咱现在一穷二白吧,但是看看美国大片,看看美剧,听听Billboard排行榜的前几名的歌曲还是可以的。所谓的紧跟时代潮流?当然还是珍视传统的,曾经也给自己写过一段总结,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紧跟欧美流行文化,在我看来中国现在的这个文化,包括电影,音乐等等的确是很水的。这是我的态度,而反观我的这些同学们,你会发现,他们和我一样大都来自农村,但很多其实从未想过改变,他们认为最紧跟时代的也许就是玩玩剑灵玩玩lol吧。他们有的现在还听着凤凰传奇。。。当然这种俗雅之分有的时候很难界定,只能说从风格上似乎已经就将我们分开了。而且从一方面说,我也默默地排斥着。

以上的两段都是来自我的博客,如今平静下来。读这些东西,连我自己都能体会出一种所谓的优越感。
好了,通过以上的文字也基本上讲明了我对于农村,对于城市的一些基本看法。

问:我的狗前两天死了,我最近失业了,女朋友也和我分手了。我该怎么办!
A答:一个人去问禅师,“如何让一个最悲伤的人快乐起来,如何让最快乐的人悲伤起来”禅师想了想回答说“that too shall pass”.
B答:再养条狗,再换个工作,再找个女朋友。
理解:A的意思大概是一切都会过去,无论过去的是痛苦,是悲伤,是欢喜,都会过去。
B呢?把问题回到最初最简单的道理上,失败了,就再去做,在哪里跌倒的就在哪里爬起来。能够怎么办呢?也许不过是痛定思痛,咬咬牙,扛下去。你的目标明确,你就是没狗,没工作,没对象,那么,去找啊!天底下有多少人,是不知道自己的目标方向的!

#问题
问题其实很简单,就是在切换代理上很麻烦。
之前觉得也无所谓,不过就是在全局代理和直接代理上用鼠标切换一下,也没有什么他麻烦的。可是后来发现,并不是这样的。因为自己使用谷歌服务比较多的,用谷歌搜索,用blogger来看rss订阅(这个好像很少),用youtobe看视频等。而国内的微博,简书(写博客)又不需要代理,而这些往往还都是要一切用的。所以频繁地切换十分地麻烦了。而自动切换在不配置的情况下不鞥直接使用。(firefox的扩展是可以直接看到选项框有在线代理规则列表的),废话少说,下面是解决方案。
#解决
##在线规则

非要用在线规则的,这里有https://autoproxy-gfwlist.googlecode.com/svn/trunk/gfwlist.txt(在线的规则都不稳定,都慢慢会被墙的)
最好是手动规则+在线规则.

##添加规则
选择自动代理后,如果不能够打开一个网站的话,可以先用全局代理将之打开。打开之后点击扩展图标(全局代理下那个蓝色小地球,直接代理下为白色小地球)选择「新建规则」,然后看一看(不看也无所谓)。添加,添加规则完成。然后重新切换回自动代理。以后遇到类似情况,按照上面步骤做就好。

#写在前面
《The Book Of Basketball》这本书由Bill Simmomns所做,纽约时报推荐。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中文译本,只在虎扑论坛上有关于这本书几个章节的翻译,这次在知乎上看到一个问题:「如何评价Bill Simmons 」,恰好本人正在阅读这本书的英文版,知道这本书的前言中有部分内容介绍了Bill Simmons 这个人,于是用了近一个小时的时间将之翻译好。
()中的内容为本人翻译时候即兴所加
书的序由Malcolm Gladwell 作,关于这个人,这里有wikipedia的介绍:

Malcolm T. Gladwell, CM (born September 3, 1963) is a Canadian journalist, bestselling author, and speaker.[1] He has been a staff writer for The New Yorker since 1996. He has written five books, The Tipping Point: How Little Things Can Make a Big Difference (2000), Blink: The Power of Thinking Without Thinking (2005), Outliers: The Story of Success (2008), What the Dog Saw: And Other Adventures (2009), a collection of his journalism, and David and Goliath: Underdogs, Misfits, and the Art of Battling Giants (2013). All five books were on The New York Times Best Seller list.

简单的翻译成中文就是还是一个畅销书作家。

#序文开始:
不久之前,Bill simmons 决定竞选(lobby for)森林狼队总经理的职务,如果你经常读bill的文章,你会知道这个新闻,因为他会在他的专栏里反复提及这次竞选。但是即使你经常阅读他的文字,你也会对究竟是什么让他成为假定的候选人有一点不确定。bill有很强的幽默感,他喜欢和人们搞在一起,他用幽默的方式和Isiahthomas(维基百科:http://en.wikipedia.org/wiki/Isiah_%22Zeke%22_Thomas) 混的不错。 (以下几句是揣测他有着很好的交际圈,所以角逐这个职位是有竞争力的,略去)
以上这一段说明了bill有很强的沟通能力和幽默感。

下面这一句有意思:
Bill是一个记者吗?他只是一个粉丝而已。他仅仅知道你从电视直播中知道的那些。(he only knows what you know from watching games on TV),但是当你阅读这本非常棒的书的时候,我已经了解到我错了。Bill 懂篮球,他很认真(我不是为了输赢,我就是认真,像不像?)。
下面是重点:
what is Bill simmons like ?
bill是个怎么样的人呢?
很简短的回答是Bill就像是你我,他是一个粉丝,他是一个超级(obsessive)粉丝。我有一个朋友的儿子看着鼎盛时期的洋基队(美国职棒的一支球队)长大的,他作为一个球迷仅仅考虑等到秋天洋基队就能再得到一个world series ring。但是有一天球队错失冠军之后,孩子受不了了,他哭了。他几天都不说话,他所知道的这个世界已经倾塌了!这个孩子就是一个粉丝,而Bill也就是那个样子。
Bill与普通的粉丝的不同之处在于,普通的粉丝,像你我这样,我们会控制我们的痴迷程度。我们有我们的工作。我们有女朋友或者妻子。无论何时我请我的一个朋友Bruce来我家看美式足球,他总是借口说他要问问她女朋友是否他可以过去(插一句:你们是这样的吗?)我怀疑所有的成年人都有类似我这位朋友的情况。但是Bill不是这样的!
这又是为什么呢?因为看球就是他的工作这时候你可以停下来设身处地地把你自己放到他的位置上来。你对你的妻子说“亲爱的,我不得不工作到很晚了”这句话意味着湖人队的比赛进入了第三个加时赛!
在他的办公室里面有5个平板电视。因为你很难知道那一场比赛更加激动人心,所以他需要同时观看5场比赛。
作为一个普通粉丝,那么他总是一个outsider(局外人)。大多数的体育写作者却并不是这样。如果定义粉丝的话,那么他们把接近运动员看的十分重要。(可以想一想是不是!)他们可以和科比聊天,科比可以说他的手指快好了(不要忘了这是2009年的东西)。这并没有什么错,但是他有限制。而所谓的insider(圈内人)呢?这些圈内人写东西不敢批评得太狠了,因为要是科比不再接他电话怎么办?这本书不是一个圈内人的作品,它是一个「办公室」里面有5台电视的人的作品。他会看看1986年东部四分之一决赛的第六场,仅仅是因为他要确保他的记忆不会欺骗他。在去年的春天,在几个周二的早晨,他拿到那场比赛的录像带,然后重新看了三遍。而这种事情,你我都不可能做到。因为我们都没有空余时间。那也是为什么我们不是西蒙斯。
后面开始讲这本书的内容,略去。

#mp3toexe
mp3toexe可以将MP3或wav格式音频文件封装成exe文件,打开exe文件即可播放此mp3音频文件。
请google自行下载,软件为个人制作,请关闭杀毒软件,避免报毒。
可怜的作者的网站www.piluo.com 变成了网址大全,想联系他怎样把生成的exe文件中的音频文件提取出来都不能了。

#mp3tag
给MP3文件添加歌手,专辑等信息的软件,可以按住ctrl批量操作。可以拖动文件进入操作列表。
艾奇lrc歌词制作器
可以用音频文件加txt歌词来制作lrc歌词。
#time-mechine
时间机器,可以用于给视频添加字幕。人人影视专用。
#shadowsocks
可以自行去下载。
需要指出的是他的扫二维码来填写账户信息的功能。因为本人没有shadowsocks账号,所以到了免费分享shadowsocks账号的shadowsocks.net ,其中有二维码和邮件索取两种方式,但是由于本人起初并不知道如何扫码填写账户信息,采用的邮件索取的方式,通过填写本人的邮箱来等待其自动发送邮件到本人邮箱。
后来经过网友点拨,知道了shadowsocks手机版是可以通过扫码来填写账户信息的。具体的操作不再详述,如有疑问可以评论。

#everything
一个本地搜索文件的小巧程序,只有不到1M的体积,却能够发挥十分重要的作用。

#缘由
很多时候,很多人,包括我的很多同学,都是很乐于自称「宅男」,但是说到「宅男」,他们其实并不太适合。而在过去的一年多里,我曾经不太愿意承认自己是个「宅男」,可是随着在这一年多中通过社交网络遇到了很多宅男,使得我自己慢慢得觉得,自己像个「宅男」了。
维基百科对于「宅男」的定义是:
意为(喜欢)整天呆在家里、不愿出门的男人,是于2000年代在华语地区的互联网文化兴盛后产生的一个差别用语(歧视语)、脏话,根据日文“御宅族”一词里的“宅”字在中文里的意思,经过华人地区约定俗成,重新定义,结合,创新出的新名词,衍生的有“宅女”、“宅人”及“宅神”等用语,被社会各界广泛地使用,尤其华语地区年轻人族群当中的语言文化。
而「御宅族」的定义是这样的:
原指热衷及博精于动画、漫画及电脑游戏(ACG)的人群,而现在一般泛指热衷于次文化,并对该文化有极深入了解的人。“御宅族”的名称曾经在宫崎勤事件后带给人们负面印象,但目前于日本已普遍为各界人士使用而趋于中性,其中也有以自己身为御宅族为傲的人。而对于欧美地区的日本动漫迷来说,这词语的褒贬感觉因人而异。
如此说来,「宅男」其实和「御宅族」的关系其实是十分密切的,而且随着「宅男」在中国的发展,「宅男」也被赋予了一些其他的特征。而我之所以说我自己越来越像个「宅男」了,也正是因为这些我认为的「宅男」特征。
#宅男特征
1首先的特征肯定是宅男确实喜欢宅在家里面,但是他们的「宅」并不是单纯的不出屋,他们往往是「眼观六路耳听八方」的。他们在自己的世界里面怡然自得,他们在自己的世界里面享受着属于自己的兴趣和乐趣。
2第二个特征是他们的娱乐活动,既然是窝在家里面,所以宅男们往往会选择上网,而且他们喜欢动画,动漫,喜欢上A,B站,有的时候还会看看A片,这些都是他们的特征。
3.他们在网上很活跃,他们思想很活跃,但是他们在生活中往往会表现地比较木讷,以至于别人以为他们不太擅长与人相处。
4他们渐渐地喜欢上了日韩文化,对现在的中国文化(非传统文化)比较反感。
#我的变化
具体说书我的变化
木有女朋友,你可以认真地去找几个「属于」自己的女神。在过去的一年里,我先是对韩国的「少女时代」产生了兴趣,对其中的林允儿产生了兴趣,确实长相方面真的没话说。之后是对日本的AKB48产生了兴趣,最初只认识一个渡边麻友,最近看了一部《不求上进的玉子》,在看影评的时候知道了其中的女主角是AKB48的毕业生前田敦子。于是又重新燃起了对这个组合的兴趣。
##渡边麻友

渡边麻友,1994年3月26日出生于日本埼玉县,日本女子偶像团体AKB48 3期生,仓持Team B成员。所属演艺经纪公司为尾木制作。
2006年12月3日,在AKB48第三期中成功入选。2007年4月8日,渡边麻友在以第三期练习生为中心的新“TeamB”的公演中初次亮相。2008年6月,渡边麻友移籍至演艺经纪公司Production尾木。2009年发售第一张单曲《初恋ダッシュ/青い未来》。2010年,发售单曲《シングルアッカンベー桥》。2011年5月13日,发售第一本个人写真集《まゆゆ》。2012年初,solo出道,同年担任动画《AKB0048》的女有二号园智惠理的声优。2013年主演电视剧《So Long!第一夜》,7月10日凭借单曲《小号练习中》获得公信榜第三名。2014年6月7日,获得AKB48第六届总选举第一名 。

##林允儿

林允儿(Yoona),1990年5月30日出生于韩国首尔,韩国女歌手、演员。女子演唱团体少女时代成员之一。
2002年,林允儿参加韩国SM娱乐有限公司试镜会,进入该公司当练习生。2007年7月23日,林允儿出演连续剧《9局下2出局》;8月5日,她以女子团体少女时代出道。2008年2月2日,林允儿出演《天下绝色朴贞琴》 ;5月5日,她在KBS连续剧《你是我的命运》中担任剧中的女主角张晨曦。2009年,林允儿主演了连续剧《乞丐变王子》。2010年5月,她参与演唱了《Cabi Song》;8月30日,她独唱了《悦诗风吟的一日》。2011年11月18日,她参与演唱了歌曲《Green Christmas》;12月24日,她在KBS演艺大赏颁奖典礼中担任主持人 。2012年,她在《爱情雨》中担任剧中的女主角。2013年,林允儿在连续剧《总理和我》中担任剧中的女主角南多贞 。
##前田敦子

前田敦子(1991年7月10日-)是日本女演员、歌手,出生于千叶县市川市,经纪公司为太田制作。前田是女子偶像团体AKB48的前成员,也是该团创团元老之一。被昵称为“小敦”(あっちゃん)的她由于创团正式出道后在AKB48的作品或现场表演中一直担任中央(Center)位置的演出成员,因此得到“绝对的王牌”(絶対のエース)、“不动的Center”(不動のセンター)或“AKB之颜”(AKBの顏)等称号,并且其在AKB48的第一次与第三次单曲选拔总选举中都获得了票选第一名。在2012年8月27日于AKB48剧场举行的毕业公演后,正式从AKB48毕业。
##大岛优子

大岛优子(Oshima Yuko),昵称为ゆうこ、コリス、コリン,1988年10月17日出生于日本枥木县下都贺郡壬生町,隶属于演艺经纪公司太田Production。原日本女子偶像团体AKB48二期生,Team K成员,有「AKB的看板」之称。
2006年4月通过AKB48二期生甄选成为Team K成员。
2009年3月21日,首度主演电影《テケテケ》(半身死灵)。2011年10月出演日剧《我无法恋爱的理由》,饰演半泽真子。2012年7月12日,于美国纽约举行的日本电影节,凭在电影《暗金丑岛君》中饰演的“铃木未来”一角,夺得最佳新人奖。[1] 2013年10月出演日剧《安堂机器人》,饰演沫嶋七瀬。在2013年公开的电影《剧场版 SPEC〜结〜》中饰演青池润。
2013年12月31日大岛优子在第64回NHK红白歌合战中宣布将从AKB48毕业[2] ,并于2014年6月9日于秋叶原剧场进行最后的Team K毕业公演。
##AKB48小常识
1一生推:
因为akb48的团体人数众多,一生推的意思就是你始终支持的最喜欢的那一个女生,比如你说你是渡边麻友一生推,意思就是你一辈子最支持渡边麻友。
2应援:
所谓应援,就是在组合演唱过程中配合着唱,做一些动作。
3akb48的center
顾名思义
##关于这些所谓偶像组合
首先说我毕竟不是小女生。我希望从商业的角度看这些偶像组合。这些偶像组合确实有他们的一套,准确的说是他们的经济公司。这些经济公司能够合理地包装她们,能够造出明星来,同时能够造出大量的粉丝,所谓应援团对他们死心塌地。关于这个问题,阐述的比较好的是知乎上的张亮同学,他的说法确实很让人信服,也正是因为他的这个说法,让我对这些组合更加感兴趣了。一个东西一旦成为了一个系统,被人们接受之后就变得有趣多了。这也是我之前喜欢NBA,后来喜欢变形金刚系列电影的原因。像那个AKB48,她们其实也俨然成为了一个系统,有了属于自己的特征,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让他们总有新鲜的血液。
「宅男」在中国是个褒义词吗?是个贬义词吗?在现在的中国,五味杂陈,人们的看法不尽相同。所以对此的看法不尽相同,有些人并不能够接受宅男,有些人也曾经自诩「宅男」,相对而言,我此篇短文简单的介绍了我的宅男观,包括我认为宅男是什么样的,我的宅男喜好,有时候也觉得很不自然,因为总是能够看到狂热的粉丝是小女生,这让我很不适应,总觉得喜欢这些东西实在太,不过所幸我在网上确实看到很多宅男毫无保留的表达着他们对于某些女子偶像团体的喜好,这也让我略微安慰,我自己也有个理论,自己听摇滚乐,看NBA,足球,这不正是阴阳协调嘛!古人有云,「哪个少年不钟情,那个少女不怀春」,我想是的,是这样的。也没有什么好羞羞答答的吧!
最后

AKB48第一单。

当蜘蛛网无情地查封了我的炉台,

当灰烬的余烟叹息着贫困的悲哀,

我依然固执地铺平失望的灰烬,

用美丽的雪花写下:相信未来。

当我的紫葡萄化为深秋的露水,

当我的鲜花依偎在别人的情怀,

我依然固执地用凝霜的枯藤,

在凄凉的大地上写下:相信未来。

我要用手指那涌向天边的排浪,

我要用手掌那托住太阳的大海,

摇曳着曙光那枝温暖漂亮的笔杆,

用孩子的笔体写下:相信未来。

我之所以坚定地相信未来,

是我相信未来人们的眼睛——

她有拨开历史风尘的睫毛,

她有看透岁月篇章的瞳孔。

不管人们对于我们腐烂的皮肉,

那些迷途的惆怅,失败的苦痛,

是寄予感动的热泪,深切的同情,

还是给以轻蔑的微笑,辛辣的嘲讽。

我坚信人们对于我们的脊骨,

那无数次地探索、迷途、失败和成功,

一定会给予热情、客观、公正的评定,

是的,我焦急地等待着他们的评定。

朋友,坚定地相信未来吧,

相信不屈不挠的努力,

相信战胜死亡的年轻,

相信未来,热爱生命。

1968年

#缘起
在不久之前,我曾经说过:
仔细说说,郎咸平的财经图书,使我对经济有了一个提高,我自己对于财经方面的东西其实一直是不感兴趣的,直到最近三个月内看过一期《锵锵三人行》,请到了财经专家吴晓波,他讲的不错,从此开始让我对财经有了兴趣,之后是看到了『月光博客』上面的一篇关于大陆人如果投资美股理财的新闻,更是让我对这种所谓的投资感兴趣了。当然我自己知道自己现在还是一个『屌丝』,但是我觉得这丝毫不影响我有事先准备的想法。于是除了关注郎咸平的图书外,关注吴晓波的微博外,还有一个老雕的一本书,现在还在读,也是一本关于投资,关于成功的书籍。这本书,之前看到一个网友分享过,没有太在意,那天再度相逢,知道这是和它有缘,就下载下来读了。
回顾过去这些年,我的关注点,大概是从娱乐到政治再到军事体育到网络科技,但是好像就是从来也没有过财经,于是经过这样一个机缘巧合的安排,开始对财经有了兴趣。当然这所谓的机缘巧合,其实似乎也不过是因为越来越功利罢了。
#观点
郎咸平是一个大学教授,但是即使是他,也不免有很多错误包含在书中,这些错误包括他对于「气候变暖」的看法,包括他对于当时的时事财经的评论(因为我看的这两本书大致是他09,10年出版的书,所以过去四年足以改变很多东西,得到很多结论)。但是我仍然要说,作为一个「经济学家」,郎教授确实给了我们这些对财经几乎一无所知的人一个科普的平台,让我们对之有了兴趣。在他的书中,提到的那些名词诸如「高盛」,「国际进金融炒家」,「汇率操纵国」,「泡沫经济」,「虚拟经济」「石油美元」「碳美元」「三驾马车」等都给我很大的兴趣,迫使我去了解,去学习,渐渐地发现这里面的水确实是很深的,像《纸牌屋》一样深。你会发现政治也好,经济也好,其实都是有联系的,当然我并不太关心政治与大的经济,我更关系一些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的干货。仔细想了想,这两本书中那种能够让你看了就能去挣钱的干货还是很少的,大多数都是宏观的。但即便如此,仍然能够有很大的帮助。
以后如果可以买股票,对于现在的我算不算一个很神奇的事情呢?
以后如果可以投资,对于现在的我算不算一个很神奇的事情呢?
以后如果可以游刃于各种与钱有关的东西,对于现在的我算不算一个很神奇的事情呢?
如此说啦,这的确也算是我这个暑假的一个改变,一个进步 。人当然不能光盯着你眼前的这一亩三分地,人当然要有更大的视野,人当然要学会不断的进步。